(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为了提高儿童用药安全,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修改了多份药品说明书。家长们通常是通过新闻,看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所以,我们邀请到知名科普作者朱剑笛老师重新梳理了一份,家长们提问度最高的儿童禁用或慎用药品清单,建议家长收藏! 每年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造成耳聋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造成耳聋。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在用药时,一旦有一个小小的误差,都可能造成孩子的终身遗憾(来源:央视报道) 为了孩子的健康,请牢牢记住下面这些药名,为孩子把好用药关! 退烧类药名常见药名: 赖氨匹林、安乃近、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氨基比林、阿司匹林。 危险在哪儿:
复方感冒药常见药名: 小快克、惠菲宁、艾舒、澳特斯、纳尔平、臣功再欣、康裕登通、瑞可、时美百服咛、祺尔百服咛、泰诺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复方氨酚愈敏口服溶液、联邦菲迪乐。 对6岁以下的儿童是无效的 很多研究表明,复方感冒药对6岁以下的儿童是无效的,却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不建议给未满6岁的孩子吃复方感冒药。普通感冒通常不用吃药也可以在1-2周内自愈。 非处方咳嗽药常见药名: 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 会导致孩子行为障碍和呼吸抑制 非处方咳嗽药在6岁以下儿童中的疗效没有得到证实,而且有副作用,比如最常见的咳嗽药成分右美沙芬会导致行为障碍和呼吸抑制。咳嗽是孩子身体清除下呼吸道黏液的一种自然机制,一般来说没必要去抑制它。咳嗽是一种症状,应该针对引起咳嗽的病因来治疗,而不是“镇”住咳嗽本身。 含可待因感冒咳嗽药常见药名: 奥亭、新泰洛其、西可奇。 18岁以下禁用 2018年9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决定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进行修订,把“禁忌症”中相关内容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家长去日本旅游时热衷于购买日本的药品,而一些日本感冒药含有可待因,如果家长不懂日语或不注意看成分的话,就容易让孩子误服。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常见药名: 利巴韦林注射液(口服溶液、颗粒、泡腾颗粒、片、分散片、含片、胶囊、滴鼻液、滴眼液、喷剂、喷雾剂、气雾剂)。 可能导致贫血、危及生命的心脏病发作 在美国,利巴韦林只用于治疗丙肝和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其他国家,利巴韦林有时也用于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拉沙热和其他出血热。利巴韦林可能导致贫血、危及生命的心脏病发作、对胎儿造成伤害或死亡。 非甾体抗炎药尼美舒利常见药名: 尼美舒利片(分散片、胶囊、缓释胶囊、颗粒、干混悬剂)。 在美国,尼美舒利在儿童中的使用从未得到过批准 我国有些尼美舒利颗粒和尼美舒利片的说明书说,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有些尼美舒利片的说明书说,儿童的安全性尚未建立,故不推荐用于儿童。但在2017年,还有家长在微博晒出,医生给12岁以下孩子开尼美舒利颗粒用来退烧的药单。 “化痰药”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常见药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盐酸氨溴氯化钠索注射液。 导致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 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69例,居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国外没有权威指南推荐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美国连氨溴索的口服剂型都没批准上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见药名: 庆大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 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 耳毒性:是包括对前庭神经功能的损害和对耳蜗神经的损害,而且耳毒性导致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脏毒性反应,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等。所以在使用之前要衡量利弊,利大于弊且没有更安全的药物时才使用。 可能有严重副作用的“中国特色”注射剂常见药名: 炎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穿琥宁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 可能有严重副作用 这些注射剂在国际上没有得到认可,没必要用而且可能有严重副作用(包括急性肾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 “免疫刺激剂”匹多莫德常见药名: 匹多莫德颗粒剂(片、散、分散片、口服溶液、口服液、胶囊、颗粒)。 禁止用于3岁以下儿童 2018年3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匹多莫德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修订。适应症被改为“用于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的辅助治疗”,禁止用于3岁以下儿童和妊娠3个月内妇女。注意匹多莫德的作用只是“辅助治疗”,国外并没有权威指南推荐使用匹多莫德来辅助治疗这些问题。而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2018年3月16日才要求对匹多莫德制剂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并于3年内上报评价结果,就是说,匹多莫德的临床有效性其实并没有得到证实。 参考资料 1. 央视新闻客户端. 警惕儿童用药误区!我国每年约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失聪. http://m.news.cctv.com/2018/04/04/ARTI0LARZ37JkRczkssrmapb180404.shtml 2. 总局关于修订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11号).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15/286712.html 3. 东方网-文汇报. 尼美舒利使用调查:医生用此药有级别权限限制. http://news.sina.com.cn/h/d/2011-02-24/080022006043.shtml 4. 总局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30号).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15/286717.html 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63号).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15/330140.html 6.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49期) 警惕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http://www./xxtb_255/ypblfyxxtb/201209/t20120906_512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