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俗语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些俗语,在现代人眼里有些陈旧,但是其中的道理却还是要牢记。“孙卖爷田不心疼”就是这样的一个俗语。 在旧时代,农村的生产方式以单户为单位,衡量一个家庭的成功标准是人口是否兴旺,家里有多少房子,有多少耕地;人口多,房子多,田地多,就是一个家庭成功的标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多家庭会努力几辈子;为了维护家族的兴旺不断的延续下去,这个家族的长辈会制定一些规则,规定家族成员的行为规范。这也是中国家庭重视家风的原因。 在旧时代,一个家族的兴旺不是偶然的,都是先祖付出无数的艰辛,才一点点积聚起财富,让家庭逐渐兴旺起来;这些家族的后代有的牢记祖辈的教诲,依然不断的努力,让家族保持兴旺;而有的后辈,生活在祖辈积累的财富上,不知道创业的艰辛,肆意妄为,或者贪图享受,挥霍无度,不但不能继续保持家庭的兴旺,反而入不敷出,不断的消耗祖辈创下的家产,让家族走上下坡路。 由于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生活中,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毛病,只知道享受,却不肯为了财富付出艰辛的努力,便会变卖祖辈遗留下的房子,田地;他们不知道这些财富都是靠祖辈吃尽了苦,流尽汗换来的,往往低价变卖,毫不心不心痛。便有了“孙卖爷田不心疼”的俗语。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先辈创下的基业,到了孙子辈,家业常会没落。这也是俗语“富不过三代”的由来。 “孙卖爷地不心疼”放在现在,看似很土,很陈旧,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容忽视,因为它里面蕴含着如何教育子孙后代的问题;现在许多家庭的小孩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自私贪婪,蛮横无理;就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 |
|
来自: 昵称39636210 > 《休闲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