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风雅,以物观心 古人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生活:余尝净一室,置一几,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 如此生活场景,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真正风雅羡人的绝非斋室之精雅,而是这般形同冷云、心飘事外的闲淡。 一间屋,六尺地, 虽没庄严,却也精致。 日里可坐,夜间可睡。 石磬数声,木鱼几击。 纸帐梅花, 休惊他三春清梦。 可了我半日浮生。 得趣不在多, 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 会景不在远, 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不以奢为尚, 只因趣移情, 闲淡则自在往来。 心与竹俱空, 貌偕松共瘦, 此生则不枉人间。 拳石寸草,罗罗清疏, 片景在案,却心游泉壑。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带雨有时种竹, 关门无事锄花, 拈笔闲删旧句, 汲泉几试新茶。 艺花可以邀蝶; 垒石可以邀云; 栽松可以邀风; 贮水可以邀萍; 种蕉可以邀雨; 植柳可以邀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