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籽料只有全白的才好?

 NGC1952 2019-04-18

昨天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好看的和田玉坠子推荐, 我立马发了一个最近看到比较好看的籽料过去,结果她看了以后就说:这个玉怎么还有黄色的东西,一点也不白,是不是次品啊?

我当时就是一个呵呵,好像还是有朋友不清楚带皮的籽料可塑性更好,价值也会更高的事呢!

今天迷妹就略微总结一下,籽料带皮和不带皮的区别吧!

从外观上来看

和田玉并不全是统一色调的,比如纯白、纯绿,有些也会带着颜色,比如皮色,比如沁色。许多人第一感官就是玉石都是洁白温润的,毕竟我们印象中总是觉得像羊脂玉一样的白色价值肯定会高一些。

所以,会造成对于带皮籽料的误解,其实,带皮色的籽料更具有特色和可塑性。对于雕刻也能够更大的发挥创意。

从价值上来看

籽料有皮色和没皮色,皮色有多少,价值就会相差很多。比如光白籽,光白籽的价值也很高,但在同等玉质的情况下,光白籽就显得低了一些。

其次,皮色聚不聚也对价值的影响很大,有些皮色很多,但很松散,那么它就不如一块聚皮的价值来的更高。

从皮色大小和深浅来看

籽料都是纯天然的,其皮色肯定有区别的,除了大小,就是颜色的深浅。

皮色由深到浅大概可以分为这些:薄皮→油皮→沁皮→半沁→全沁。

薄皮:多见于洒皮类,比如洒金皮、洒红皮这些,此外像油库皮也是这种。

油皮相对较厚一些:油皮相对薄皮来说看起来相对较厚一些。油性好,颜色一般也更浓一些。

半沁皮:皮色可能沁到玉质的三分之一以上,皮色很厚,这就是我们说的沁料了。

全沁:切开后它可能依然是黄色。

那为什么皮色越厚价值越高呢?因为它的风险相对就会越大。比如薄皮的料子一般皮色下不会有脏,皮色很干净。如果再厚一些,那么切开后很可能皮色会压脏,对雕刻来说有一定的影响。

而对沁料来说,它的风险就会更大,所以一般不切。当然厚到一定程度就不一样了,比如全沁的籽料,价格其实很高。

总的来说,皮色相对薄一些的价值就会更明确一些,皮色越厚里面的风险就会越大。

皮色有很多种,而不同的皮色,价值相差巨大比如一个秋梨皮的籽料价值可能是中五,那么一个红皮就得是5万和9万的差别。

按照皮色的欢迎程度,大概可以是这样的等级:红皮最贵,洒金皮、黑皮其次,再然后就是秋梨皮这些,一些脏皮最后。

一个红皮白肉的价值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动不动克价过万,但其它皮色却相对少了很多。

皮色的价值除了上面几种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那就是皮色也有好与差。

比如皮色的油性。有些皮色比较干,有些皮色很油,那么价格就会差很多。有些皮色很聚,有些皮色很散,也会有不小的差距。有些皮色是活皮,有些皮色是死皮,价值也会有很大不同。

其次皮色最大的差距是它长在哪里,是长在肉上的活皮,还是沁皮,又或者是长在僵上的僵皮,三者差距巨大。

这就是皮色的差距,现在带皮的籽料都感觉不便宜,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皮色料都那么贵,也不是所有的皮色都是好的,在为皮色买单之前,还是要看清它的价值!

对于籽料来说,决定最后价值的还是看玉质,玉质是基础,皮色是附加值。以后看到带色的籽料可别再说是次品了,人家说不定可是高价值的藏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