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易,有一个误区。 赚钱了开心,亏钱了沮丧,这很正常,情绪就是这样。亏钱还开心那真的是深井冰。 不过,界定自己是不是在做“错误的交易”,不可以用这笔交易是浮亏或浮盈来区分,甚至盈利结束或亏损结束也不可以用来区分。 为什么呢? 因为并不是因为“你做正确的事就会赚钱”,稀里糊涂赚钱也是常有的事,很难去准确界定。 所以我下面要讲的几句话,大家要能够听“准确” 1.持续盈利是建立在对于交易经验的“可复制”; 2.亏钱的经验与赚钱的经验同等重要; 3.赚钱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亏大钱的原因你要能控制成“一个”; 由于单次交易具有随机性,和丢硬币一样,不存在绝对的把握。那么,你试图在这个游戏中取胜,必须借助概率优势和经验积累。 简单说,如果输了你就会滚蛋的局,肯定是被排除掉的,哪怕预期可以赢很多。所谓一把定输赢,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不参与”。输不起就赢不了,或者说,输不起就不玩。 这是主观选择,更是清楚自己底线的情况下做的选择。人和人不一样,底线肯定不同,所以“自知才重要”。不要以为面对同一市场,你和别人就是在一条起跑线。起跑线根本不一样。 强行选择不适合自己风偏的局,根本不在事前考虑底线问题,或者算不清这个局所带来的风险自己能否承受,那么,只要一直玩下去,你肯定是输家,结果是注定的。因为好运气总会用完的。 所以,建立一个规则系统,就是要能够通过简单方式来挑选出适合自己参与的标的和参与方式。没有谁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并且你曾经吃过的亏,曾经赚过钱的钱,能够帮助你建立这一套规则系统。 为什么说初学者根本不可能建立适合自己的系统?因为他不清楚哪些钱是自己能赚的,不清楚自己的盲区在哪里。这就好比你预期“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很难和真实的你吻合。所以,你建立的系统,有很多地方需要实战来磨合,需要时间经历足够多的变化来考验。 初学者很容易倾向于总结自己最得意的那几次交易,试图“复制成功”。这是个误区。很多人因此而永远走不出来。这就是好比看着k线做纯价格形态比对,由于视角单一,你并不能完全清楚把握胜率。也就是你的总结很多时候并不能导致高胜率,特别是在样本不足的情况下,这也不符合统计学原理。 如果盈亏都随机,这就是纯靠运气的游戏。如果一味总结成功的经验,你会发现“实在太多”,似乎都是对的,但也都是错的,只要有一个细节不吻合,你的总结就会导致一次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窍不通的时候还能靠运气赚钱,学到一定程度,懂了一些东西,反而开始持续稳定亏钱。因为他在刻意追求确定性,而这种“人为”确定性其实是想象出来的,并不符合客观世界的基本原则。 如果你能看懂老湿前面的话,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思维方式就被颠覆了。 正确做法是“反过来做控制”。既然没有办法去总结“如何大赢”,但你可以做到控制”如何大亏“。 把可能导致你出现“大幅亏损”的漏洞都堵上,注意不是“不允许亏损”,而是“不允许亏出底线”。 这样的硬约束,会让你之前看似很多的选择变得相对有限,也更加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撞大运,是带着保险绳撞大运。 总结一下: 在这个市场里待得时间越久,你就会明白“赚大钱的经历往往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有历史烙印”,能总结的往往只是一些心法,而不是具体如何做。“赚大钱和效率”肯定是矛盾的。很多时候是复利效应。 赢的随机,输却不可以随机。这是唯一能让你持久待在这个市场的秘诀。随机输,你就肯定完蛋了。每次都有新的理由,甚至一个坑你掉几次还不总结。这都是死很快的原因。 所以,不断画边界,不断试探出安全区,最终把“大亏”控制在你的底线范围内,这就是合理做法。 换句话说,错误的交易,就是你不按照规矩来,走到安全区外去碰运气而导致了突破底线的大亏,这就是要好好检讨的,也是不可容忍的。 在规则范围内亏点钱,底线范围内亏点钱,这都是“合理的输”,也是你可以承受的输。这没什么好纠结的,下注看结果,不是赢就是输,很正常。如果手软,说明你算账算的不好,错误估计了自己的承受力。这就要修改磨合规则。 --------------------------------- 一个“很小”的误区,老湿竟然写了这么多,太可怕了。 可怕的并不是这篇文字,可怕的是你根本读不懂,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你眼里的“小”,这一点差异,其实决定了你思考成败的方式,也就决定了你的人生命运将会走哪条路 有些事是注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