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展八十讲28、邮政起源(8):中国邮政的开办-从海关邮政到国家邮政

 过往邮客 2019-04-19

邮政起源(8):

中国邮政的开办-

从海关邮政到国家邮政

中国国家邮政的萌芽和开办,始于晚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反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后,根据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及其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英、法等各国公使有在中国境内自由来往、收发信件的权利,清政府则负有保护之责。当时,各国驻华使臣的信函,主要经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驿站代为递送。

同治五年(1866年),收寄外国使臣文件事务,改由海关总税务司署兼办。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英国人)在海关总税务司署内设邮务办事处,开始兼办邮递。但仅为各使馆和海关寄递往来文件,地域也只限北京与上海之间。

北京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署

光绪四年(1878年)3月,在清政府和李鸿章的支持下,赫德委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德国人)以天津为中心,仿照欧洲办法,首先在天津、北京、烟台、牛庄(今营口)、上海五处试办邮政,陆续开始收寄中外民众邮件。同年7月,开始发行我国第一套邮票——海关大龙邮票,成为中国近代邮政开端的标志。

海关大龙邮票

为独揽中国境内的所有华洋邮政业务,邮政代理机构——华洋书信馆于1878年7月成立,总馆设在天津。因赫德与华洋书信馆主持人之间的矛盾,海关邮政借故断绝与华洋书信馆之间的关系。1880年,成立“海关拨驷达局”(即海关邮局)。直至1896年总理衙门奏准设立国家邮政时,全国24处设有海关的地方基本都开办了海关邮局。

慈禧寿辰纪念邮票

清末,驿站制度废弛,公文传递迟缓。1885年,台湾从法国殖民者手中光复后,清政府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由刘铭传出任。为改进台湾邮传、充裕财政收入、便利民众寄递邮件,刘铭传改革驿站、筹划成立大清台湾邮政总局,不仅传递公文,还收寄民间信件。各地原有的驿站改为邮站,设立总站、分站、腰站、旁站四种,全岛共43站。

台湾“邮政商票”

台湾邮政总局改称大清台湾邮政局以后,向英国订印了一批“龙马图”邮票,但未正式发行(曾一度改作火车票使用)。台湾一扫邮驿积弊,邮政业务日见成效。但由于在甲午战争中失利,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使这一新生事物中途夭折。

大清台湾“龙马图”邮票(未正式发行)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救亡图存思潮。清政府最终下决心批准开办国家邮政。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标志着中国国家邮政正式开办。

光绪皇帝御批开办国家邮政的总理衙门奏折片段

大清邮政官局成立之初,力量还相当薄弱,在“客邮”、民信局和国家邮驿系统的夹缝中求生存。国家邮政依靠其固有的科学性,在行政力量的支持下,实行积极稳妥的发展方针,终于获得了长足发展。到1911年,大清邮局和代办所发展到6000余处,邮路达30余万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通信网络。

1908年《湖北省邮政舆图》

供稿:《集邮》杂志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