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才看清了这两种感觉。感觉,它不是饥饿,也不是冷暖,更不是快乐和痛苦,它是生命的感觉。 我敢肯定的是,如果我的如今不是我过去的如今,我就不会有这两种感觉,更无以看清它们。我不愿去推测别的人,或者说推测我之外的所有人,但我知道,我的不愿推测,不只对自己有寓意,也是对所有人的寓意。 然而,第一种感觉确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所有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有自己拥有的欲望:一个玩具,一幅眼镜,一件衣服,一双鞋,一根皮带,一只手表,一款水杯,一个手串...... 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发现我对诸如此类的东西有一种偏好,它们让我奇怪的是,时间不能磨灭我对它们的一种欲望,想拥有它们。为此,我会寻找很多的理由或借口说服我自己。这种说服,从最终看,不过是在欲望和条件之间的一个审判,败诉的永远是条件。就是说,条件只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满足欲望。 但真正的败诉不一定就是条件,因为,每次在欲望满足之后,我的满足感很快就会跌落到一种绝望的低谷,那些象征着欲望的物件,只是我绝望痛苦的证明。 所幸的是,我发现,那些象征欲望的物件,只是一些具体的事物,我的眼光始终不去追逐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说名誉和权力,甚至包括富有。 大概因为了这个原因,我知道,我的欲望并没有陷入到偏执顽固和罔视一切的境地。我知道,这并非因为我不会,而是因为我根本不会。 于是,我知道了,为什么会有那种绝望的痛苦。 作为人的我,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在人的路上探寻的不过是这样的一种感觉。这是人的感觉。 我于是想到了所有的每一个人,他们和我在如此感觉的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欲望和条件之间的矛盾。在这个世界上,条件永远都不能满足欲望,所以,人的追逐,从最终看,只有绝望的痛苦。 但人只能承受这样的痛苦,却永远看不见这痛苦。 人所能看到了的感觉只是满足感(或者负满足感)。 但我的满足之后何以会有绝望的痛苦。我用了大半生的时间,看清了这绝望的痛苦原来是生命的感觉,满足是人的感觉,或者叫人欲的感觉,绝望的痛苦是生命的感觉。 生命用这样的感觉召唤着人,召唤着人向生命的回归。可人听不到生命的如此召唤,因为人只生存在满足感里,所有的痛苦感不过是负满足的感觉。为了减轻人的如此痛苦,人类根据自己的历史总结了无数的方法论,并把不能满足的一面作为教训记录示众。 绝望的痛苦不是这样,不是对不满足的抱怨,所以,它是绝望的,因为生命给我的启示,作为人的我,恐怕一辈子只能如此了,生命的这种绝望化成了一种痛苦,显示于我。 |
|
来自: 人也昔兮 > 《我的笔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