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手段也是走马观灯似的不断更换,朱元璋"诛杀功臣″,同样熟为人知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过赵匡胤算是生在一个好时代,因被周世宗重用得到了军权。
不过周世宗驾崩之后,赵匡胤就发动兵变自己做了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常常被后世称赞,不论是善待开国将领还是以文治武,这项举措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偏偏漏掉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最终夺了他的天下。
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在收回兵权之后,赵匡胤将其交给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侍卫,步军都指挥司三司管理,解决了外姓将军手握兵权的问题,但对于跟自己征战沙场的弟弟不属于外姓,不仅不解除兵权,反而不停的加强,先是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后又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地位更是在宰相之上,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对亲弟弟的信任达到了极点,便同时埋下了祸根,十五年后,在赵匡胤讨伐契丹的途中,有天夜里邀请弟弟赵光义一起喝酒,喝到深夜赵匡胤就突然暴毙了,并且皇位也仓促的传给了赵光义,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蹊跷,虽然并没有确切的说赵光义弑兄,但是他夺取了赵匡胤的江山却是事实。
历史上还有类似的李建成,也是被弟弟夺取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由此可见在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就连亲情都是靠不住的,借用曹植的一句诗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