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孩子两头误?对不起,我给职场妈妈拖后腿了

 朝华读书 2019-04-19

文|朝华Frida

最近上下班路上都习惯在喜马拉雅上听一些英文演讲,一来是锻炼自己的听力,二来不至于对这门语言完全生疏了,三来这些演讲真的能振奋人的士气,让人充满了力量。

可无意间再次听到的一个演讲,却让我倒吸一口凉气。其中一段原文如下:

“At my father’s company, there are more female than male executives. Women are paid equally for the work that we do and when a woman becomes a mother, she is supported, not shut out.Women represent 46 percent of the total US labor force and 40 percent of American households have females primary breadwinners. In 2014, women made 83 cents for every dollar earned by a man. Single women without children earned 94 cents for each dollar earned by a man, whereas married mothers only made 77 cents. As researchers have noted, gender is no longer the factor creating the biggest wage discrepancy in this country, motherhood is.”


译文如下:在我父亲的公司高管中女性比男性更多。妇女也是同工同酬。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她会得到支持,而不是被拒之门外。妇女占美国总劳动力的46%,而40%的家庭中,女性是主要的经济支柱。2014年女性员工的工资只是同样工作男性的83%。没有孩子的单身女性能挣到男人所挣的94%,然而已婚的母亲只挣到77%。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性别不再是导致这个国家最大工资差距的因素——母亲身份才是。

以这段演讲里的两点却让我感觉非常不舒服:一是男女同工同酬这个本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竟成了女人们感恩戴德的事情,这真是够讽刺了!二是母亲身份竟成了一向追求平等民主的美国男女工资差异的头号因素,恐怕在咱们国家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也是一个职场妈妈,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才欢欢喜喜迎接回了我的宝贝。我在手术台上一边忍受着麻醉药带来的麻木感,一边忍住急切的心情,耐心配合医生,就为了宝贝能够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她终于出来了,忍着刚刚手术完的剧痛给她喂奶,换尿不湿。她不喝奶粉,担心自己的奶水不足就拼命吃猪脚,被油腻得要吐,就用蔬菜包着吃。渐渐地她长大一些了,看着她哭,看着她笑,陪着她走,陪着她跳,拥抱她,亲吻她生怕她有一点磕着碰着,生怕自己做了失职的妈妈。

记忆最深刻的是修完产假刚刚恢复上班的头两个星期,我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完全清醒的。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那种累,只有职场妈妈们才能体会到。可是我们依然累并快乐着,戏称我们的宝贝是“甜蜜的负担”。

可我那么骄傲的“母亲身份”怎么莫名其妙就变成了我的短板,甚至成了男女工资差距的最大因素?我也曾为了见客户清晨四点就起床赶去客户的酒店,我也曾刚刚下手术台就开始回复邮件,我也曾拼命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啊!

我也曾一度拼命想要在职场里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家里做个尽职尽责的好妈妈。有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情,让我深深体会到“上班如上坟,回家如进鬼门”!

工作孩子两头误,我想我真的给职场妈妈们拖后腿了。

看到姚晨主演的《找到你》,她这样说:“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了,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觉得,这不算是一个职业。”

终于我选择放弃职场孩子两头抓!我投降了!我承认我就是很懦弱,我就想缩回壳里舔伤口。

总听到有人说:“不就生个孩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前那些女人可以生十几个,到生的时候很可能还在干农活呢!”或者“你不就带个孩子上个班吗?能有多累?”“你不就上个班吗?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冬暖夏凉能有多操心?”那感觉就跟生个孩子就像是去菜市场转悠一圈买个土豆回家一样轻松。

每次送女儿去学舞蹈,就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们聊着聊着就会问:“你还生二胎吗?”几乎所有的妈妈们都会异口同声地摇头并斩钉截铁地说“不”,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却会说“还是多一个好啊!”说实话我也多次被明示和暗示要生个二胎。可是我知道,如果我生了二胎我的职业生涯算是完了,再一想到养孩子这几年的那些心酸就害怕。

我不是那种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但我一直认为女人至少要经济独立,能养活自己,有自己的圈子,也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如今我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平衡好“母亲”和“职员”这两个角色。要真正做好绝对平衡,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已至此,我们仍然可以努力一下。

目前我的状态是下班就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周末的时间全部用于陪伴她。上班的时间就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工作之余拓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争取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用到极致。目前也有了一些心得,分享给职场妈妈们。

1学会拒绝

著名诗人汪国真写过一篇题为《拒绝》的散文,当中有这么一段话:“一味的拒绝,会失去朋友。一味的顺从,会失去自我。就人生而言,一方面应该懂得有容乃大,另一方面也应该明晓,不能总是来者不拒。”

学会拒绝,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有艺术地拒绝,我们可以:

第一,推却得留有余地,别一口回绝,拒一半,做一半;

第二,回绝得有理有据,给个说的过去的理由,也是给对方一个台阶;

第三,能不能之后再议,所谓“缓兵之计”,他不认真,你别着急。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我们没必要有求必应,毕竟我们自己都已经很忙很忙了。

2学会协调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比较优势的概念。大意是:甲和乙相比较,甲有什么优势,而乙又有什么优势,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分工合作,那么我们的整体效率就提高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就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人也是如此。但这里还有一个机会成本在里面。我们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之后,事情就又换了一种模式。

比如很多领导做一件事情会很快,这就是他的比较优势。如果他教下属的话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长期下来,领导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忙死了,员工却很可能无所事事。

领导虽然有比较优势,但是他的机会成本更高。比如领导如果能善用他的时间去谈业务的话对于公司来说收益就更大。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领导先教会下属,然后把事情分配给合适的人选做。事情应该尽可能交给机会成本最低的人。

运用比较优势,我们可以:

第一、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主动出让;

第二、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事情上,果断进入;

第三、不断降低自己在琐事上的比较优势。

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可以遵循这些原则来协调。

3学会放松

虽说“为母则刚”,但毕竟我们不是钢铁。卸下一切身份,我们只是个女人,我们也需要被爱被呵护。但被爱的前提是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学会放松。

我通常让自己放松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享受独处时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都很不错。

第二、运动和舞蹈。一小时瑜伽或是一节爵士舞课下来酣畅淋漓,什么压力和焦虑都可以有效缓解。

第三、约闺蜜逛街聊天吃大餐。女人们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心情不好了吐槽一下,吃一顿美食,或者买买买,压力也就在“逛吃逛吃”和买买买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啦。

完美就等于完蛋。我们无须事事做到完美,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我们自己就足够了!

朝华读书,明天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