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奉平(格菲科创板研究院创始人):关于“扩张”与“协同”——大义觉迷录(十七)

 科创板名人赛 2019-04-19

中国的企业家,从来都是雄公司更是如此。

市场的眼球、政府的注意力、资本的视角,也更是都聚焦于那些做得很“大”的企业。

于是,企业家们往往都是急于“做大”、“先做大再说”。

怎么“做大”?

单单依靠“内生增长”太慢,

一百年太晚,只争朝夕,

那就扩张、并购、多元化……

就如同一个崇尚多子多福的大地主一样,等不及指望正房夫人“两年一胎、三年两胎”的节奏,就娶偏房、纳小妾,同时开辟多个“生产线”。

也就是“产能扩张”。

效果怎么样呢?

整体看,不尽人意。

特别是通过并购、多元化实现的“产能扩张”,不理想者居多。

我们可以看几个案例:

案例1:大家还记得“春都火腿肠”吗?春都曾以“会跳舞的火腿肠”这句经典的广告词红遍大半个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0%以上,资产达29亿元人民币。

在火腿肠成功后,公司开始多元化扩张,发展了以肉制品加工、低温肉制品、生化制药、饮品制造、包装材料、饲料加工以及养殖业为核心的六大支持产业,公司成为工业、商业、贸易、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一时间企业经营项目繁杂、相互间关联度低,与原主业之间也无任何关联,自1998年起,公司的经营走向恶化:公司的主营业务春都牌火腿肠从市场占有率极盛时的70%下降到20%左右,最终淹没在市场中,其他的所谓支柱产业也全面陷入困境。

时至2009年,春都上百条生产线全线停产,企业亏损高达67亿元,并且欠下13亿元的巨额债务,濒临破产,再无回天之力,直至今日。

案例2:60后、70后大都知道“太阳神”这个保健品品牌,最辉煌的时候,其旗下的“广州太阳神足球俱乐部”曾是粤派足球的扛把子。

太阳神企业战略本来一直是很稳健的,一直是“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即保健品发展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企业的发展也很顺遂。1993年,太阳神的营业额高达13亿元,市场份额最高时达63%,红火一时,风头无两。

(企业最辉煌的时刻或者是最困顿的时刻,都是最危险的时刻!

这种危险更多情况下并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企业家自己、来自于企业家在成功时的“膨胀”或者是困顿时的“迷失”!)

但是,就在这个最顺遂的时候,太阳神老总怀汉新开启了扩张战略,接连上马了包括房地产、石油、边贸、酒店业、化妆品、电脑等在内的20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活动。

但不幸的是,这些几乎属于“风马牛”关系的项目之间毫无“协同性”可言,更没有一个成为新的“太阳神”,34亿元全部血本无归。

1995年底,太阳神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直跌,一度跌至港币9分左右。

此时,怀汉新不得不从总裁位置上引退,请来哈佛MBA工商管理硕士王哲担任企业总裁,但不了解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王哲并没有能挽救太阳神,并导致企业人才外流、市场销售继续下滑,企业自此一蹶不振,“太阳神”也就成了夕阳入海,再无转机。  

这两个扩张失败的案例的共性的症结就是:

产能扩张”后,各个产业单元之间协同性不足,甚至协同性缺失。

三九集团在辉煌时也是大肆扩张、特别是并购,在三九集团的几十个并购案例中:在医药行业内的并购成功率高达70%,而非医药行业则绝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这就是“协同性”的效能。

任何企业,在初创期后,其营业规模的扩大、经营成本的控制、毛利率的提高、效益水平的保证,都要通过一个关键词来解决:

这个词就是:协同性(即“协同效应”)。

企业在准备实施扩张(产品、地域、客户群)战略时,需要考量的最主要的维度(也是先决条件)更是这个关键词:

协同性。

什么是“协同性”?

为便于理解和应用,笔者给大家采用多种表述方式进行解读:

协同性”表述方式之一:

协同性”就是企业的的资源(人力、管理、广宣、产能、资产等)在不同的生产元素(产品、客户群、分支机构)之间的“关联度、共享度、互动性”。

协同性”表述方式之二:

协同性”也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程度。

协同性”表述方式之三:

协同性”就是资源的“关联度、共享度、互动性”;

协同性”表述方式之四:

协同性”就是资源的共享效率。

通过这四种关于“协同性”的表述,应该基本上可以将“协同性”的内涵和外延阐述清楚了。

协同性”的具体体现为:

产品协同、客户协同、广宣协同、人力资源协同、总部资源协同等等……

协同性”既是企业的复利之源;

协同性”更是企业的健康之本。

协同性”是企业在进行战略变革时最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

协同性”是企业扩张(地域扩张、产品扩张、用户群扩张)的先决条件:

无协同,勿扩张。

如何判断是否“协同”的程度?或者说如何评估“协同性”的高低?

主要考量指标:“关联度、共享度、互动性”。

核心就是看对“资源”的共享效率。

什么“资源”?

客户资源、场地资源、广宣资源、人力资源、总部资源……

这些“资源”的“共享效率”高,“协同性”就好,企业健康度就高、效益水平就高、可持续经营能力就强;

这些“资源”的“共享效率”低,“协同性”就差,企业健康度就低、效益水平就低、可持续经营能力就弱。

那么,“协同性”的优劣,有没有更直观的量化标准呢?

有。

协同性量化评估方法

① “协同效应”的量化评判标准: 1+1>2

即:

扩张(并购、或拓建新产能)后竞争力增强,导致净现金流量超过两家各自独立时的现金流(或营业收入、利润额度)之和。

更严格的标准是:

拓建新产能(地域、产品线、客户群)后,原有的产能的业绩(现金流、营业额、利润额)是否比以前更好了?

请看仔细了:

拓建新产能(地域、产品线、客户群)后,原有的产能的业绩(现金流、营业额、利润额)是否比以前更好了?

如是,即行;

如否,则止。

划重点:

协同性”是企业扩张(地域扩张、产品扩张、用户群扩张)的先决条件之一!

这个“协同性”,就是新开发的产能与现有产能的协同性:

新区域与已有区域的协同性

新产品与现有产品的协同性

新客户群与原有客户群的协同性

具体到“产能扩张”后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或者说对EPS(每股收益)的影响,也要看“协同性”: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产能扩张”在资金渠道上,都是通过“资本扩张”来实现。

在资本市场上,这个“资本扩张”往往是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实施。

也就是说,“产能扩张”一般情况下,都是伴随着“资本扩张”

所以,在“产能扩张”增厚企业总体收益的同时,“资本扩张”也同时在稀释EPS(每股收益),属于“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属性。

按照本文的论述:

协同性”好的,新旧产能1+1>2,EPS(每股收益)就会提高,对股价当然会有正向的影响;

协同性”差的,新旧产能1+1<2,EPS(每股收益)就会摊薄,对股价当然会有负向的影响。

以往,A股的上市公司凡是有并购、重组、多元化等“产能扩张”,都会被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成为炒作的噱头,股价也都是先来几个涨停板再说;但是,等到扩张的实效显现、特别是出现1+1<2后,股价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下跌许多。

伴随着市场的成熟,现如今在A股,上市公司在信披“产能扩张”的预案后,市场也在趋向理性,不再良莠不分地先涨几天再说,甚至有预案公布后连续跌停的情况。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上市公司并购、多元化等“产能扩张”的“良莠”呢?

本文上述的“协同性量化评估方法”就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论。

划重点:

① “协同性”定义:就是管理者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程度;

② “协同性”体现:资源的“关联度、共享度、互动性”;

③ “协同性”核心:资源的共享效率(“协同性”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资源的共享效率);

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产品协同、客户协同、广宣协同、人力资源协同、总部资源协同等等……

企业在实施扩张战略时,首先要考量的,就是:协同性!

⑥ “协同效应”的量化评判标准:1+1>2;拓建新产能(区域、产品线、客户群)后,原有的产能的业绩(现金流、营业收入、利润额)是否比以前更好了?

⑦ “产能扩张”一般情况下,都是伴随着“资本扩张”;

在“产能扩张”增厚企业收益的同时,“资本扩张”也同时在稀释EPS(每股收益)。

核心词:

无协同,勿扩张!

主创:景奉平

格菲科创板研究院

2018年11月5日

注:

关于“格菲科创板研究院”

格菲科创板研究院,专注科创板的投资者都在这里。科创板研究院以强大的细分行业研究团队,为专注科创板的投资者提供多维度的公司剖析,包含估值定价、主营优势、核心技术、成长预期、财报解析等,并集新股询价、实时资讯、估值分析、社区交流为一体的科创板专业服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