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系列讲座

 藍天追雲 2019-04-19

7

秋江独钓  笑傲江湖

——格律诗《题秋江独钓图》欣赏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读着这首诗,你会感觉是在欣赏一幅画。画如诗易,诗如画难。而这首《题秋江独钓图》虽说是为画作题的诗,却可以令读者不必看画,便能从这寥寥二十八个字中体会到画的意境:一个人孤独地在江边垂钓,钓的是一江的秋意。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鱼杆,渔人一面唱歌,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这是一首绝句,作者是清代诗人王士祯。他是顺治朝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后被罢官,闲居乡野,许多佳作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诗的体裁则是格律诗。格律诗成熟于唐代,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格律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严格,讲究二、四、六、八押韵;一首诗的句数也有限定: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这首诗被看作是对古典琴曲《渔樵问答》的诗化阐释。《渔樵问答》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书中记录了屈原的故事。屈原被放逐后,游于江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问屈原为何流落于此。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因而被放逐到这里。渔父劝屈原该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举”。而这首《题秋江独钓图》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对渔夫的处世思想做了形象的白描。
中国自古以来有渔樵耕读的说法。民间的屏风上常画有渔樵耕读四幅图。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这四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如果说耕读面对的是现实,蕴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渔樵的深层意象则是出世问玄,充满了超脱的意味。
   格律诗通常忌重字。但这首诗中一连用了九个“一”字,占全诗三分之一,却并不令读者感到絮繁,这也表明作者遣词用字的高超能力。
本期编辑:清漪荷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