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 21、汉都市,副首都,中央直辖市,以原武汉市,孝感市,麻城市和红安县所辖区域合并成立,因其为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将其命名为“汉都市”。简称“汉”,电话区号027,车辆号牌编为汉A-汉Z。 全市面积2.213万平方公里,人口1650万人,经济总量1.375万亿元,人均8.33万元。 撤销其区域内原有县级(或县级市)行政区,全部设为对应的区。为保留孝感名称,撤销孝南区设为孝感区,其他名称均不变。 调整后下辖22个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孝感区,东西湖区、孝昌区,大悟区,云梦区,应城区,安陆区,汉川区,麻城区和红安区。 调整后将汉都市作为副首都,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经济、文化中心。 22、湖北省,以鄂州市,黄冈市(不含麻城市和红安县),黄石市,荆门市,荆州市,咸宁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岳阳市(不含汩罗市、湘阴县和平江县),津市市,安乡县,澧县,临澧县和南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因武汉升为了中央直辖市,该区域位于洞庭湖以北,仍命名为“湖北省”。仍简称为“鄂”,电话区号编为071,车辆号牌编鄂A-鄂Z。 面积7.564万平方公里,人口2950万人,经济总量1.249万人,人均4.23万元。 省会由岳阳市除汩罗市,湘阴县和平江县之外的区域和通城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面积8770平方公里,人口320万人,经济总是2320亿元,人均6.44万元。撤销岳阳县,分设为岳湖区和岳南区,其他相应县市,撤销后设为对应的区,省会仍命名为岳阳市。 撤销现鄂州市及其梁子湖区、华容区和鄂城区,撤销现黄冈市及其黄州区,将该区域合并成立新的县级鄂黄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黄石市及其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和大冶市成立新的县级黄石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荆门市及其东宝区和掇刀区成立新的县级荆门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荆州市及其沙市区和荆州区成立新的县级荆州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原咸宁市及其咸安区成立新的县级咸宁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岳阳市,下辖8个副县级区:云溪区,岳阳楼区,君山区,岳湖区,岳南区,华容区,通城区和临湘区。 5个省域副中心城市:鄂黄市,咸宁市,黄石市,荆州市和荆门市。 9个普通县级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赤壁市、钟祥市和津市市。 22个县:团风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武穴县,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华容县,临湘县,崇阳县,嘉鱼县,通山县,阳新县,京山县,沙洋县,澧县,临澧县,安乡县和南县。 23、江西省,由原南昌市,萍乡市,九江市(不含彭泽县),新余市,宜春市和吉安市(不含井冈山市,遂川县和万安县)所辖区域组成,该区域为原江西省核心区域,仍命名为“江西省”,简称“赣”,电话区号编为072,车辆号牌简称赣A-赣Z。 面积6.909万平方公里,人口2220万人,经济总量1.139万亿元,人均5.13万元。 省会由原南昌市和永修县合并成立新南昌市,面积9440平方公里,人口560万人,经济总量4490亿元,人均8万元。撤销永修县设为永修区,撤销南昌县,将北部区域以昌东镇,虎丘镇,塘南镇为中心,新设昌东区,将南部区域以莲塘,向塘为中心设为昌南区。 撤销原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和芦溪县成立新的县级萍乡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原九江市濂溪区、浔阳区、九江县和庐山市成立新的县级九江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原新余市渝水区和分宜县成立新的县级新余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原宜春市袁州区设为新的县级宜春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和吉水县成立新的县级吉安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南昌市,下辖11个副县级区:东湖区,西湖区,安义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进贤区,永修区,昌东区和昌南区。 5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九江市,新余市,萍乡市,吉安市和宜春市。 5个普通县级市: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和共青城市。 20个县:莲花县,上栗县,武宁县,修水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峡江县,新干县,永丰县,泰和县,安福县,永新县,奉新县,万载县,上高县,宜丰县,靖安县和铜鼓县。 调整后将南昌市确定为国家区域副中心城市。 24、广信省,由上饶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抚州市,武夷山市,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浦城县,光泽县,建宁县,宁化县,宁都县和石城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以上饶市区为中心,取辖区内广丰区和信州区首字命名为“广信省”,因境内有江西五大河流之一的饶河,故简称为“饶”,电话区号编为073,车辆号牌编为饶A-饶Z。 全省面积7.402万平方公里,人口1710万人,经济总量5810亿元,人均3.4万元。 省会由原上饶市广丰区,信州区,玉山县,铅山县,横峰县,上饶县所辖区域组成,撤销上饶县设为饶城区,其他各县撤销设为对应的区。面积8550平方公里,人口340万人,经济总量1040亿元,人均3.06万元。 撤销原景德镇市昌江区、珠山区和浮梁县成立新的县级景德镇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原鹰潭市月湖区、余江县和贵溪市成立新的县级鹰潭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原抚州市临川区设为新的县级抚州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原抚州市东乡区设为普通县级市东乡市; 将武夷山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因宁都已有命名原南京市为宁都市,因此必须将宁都县予以更名,宁都县曾用名为阳都县,帮将其全更名为宁阳县。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上饶市,下辖6个副县级区:广丰区,信州区,玉山区,铅山区,横峰区和饶城区。 4个省域中心城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抚州市和武夷山市。 4个普通县级市:乐平市,德兴市,江山市和东乡市。 22个县:弋阳县,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婺源县,常山县,开化县,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浦城县,光泽县,广昌县,宁阳县,石城县,建宁县和宁化县。 25、安徽省,由安庆市,黄山市(原徽州市),池州市,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彭泽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以安庆市区和池州市区为中心,取安庆和徽州首字将该区域命名为“安徽省”,简称“徽”,电话区号编为074,车辆号牌编为徽A-徽Z。 全省面积5.58万平方公里,人口1750万人,经济总量7500万元,人均4.29万元。 省会由现安庆市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怀宁县、望江县;现铜陵市枞阳县;现池州市贵池区和东至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撤销其相应的县设为对应的区。面积1.285万平方公里,人口440万人,经济总量1480万元,人均3.36万元。 撤销现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歙县和休宁县成立新的县级徽州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黄山市黄山区成立新的县级黄山市; 撤销现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芜湖县和繁昌县成立新的县级芜湖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无为县设为普通县级无为市; 撤销现铜陵市铜官区、郊区和义安区成立新的县级铜陵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宣城市宣州区成立新的县级宣州市,确定为海域副中心; 撤销现太湖县设为普通县级太湖市; 撤销现彭泽县设为普通县级彭泽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安庆市,下辖8个副县级区: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怀宁区,望江区,枞阳区,东至区和贵池区。 4个省域中心城市:徽州市,宣城市,芜湖市和铜陵市。 6个普通县级市:桐城市,宁国市,黄山市,无为市,太湖市和彭泽市。 12个县:石台县,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南陵县,黟县,祁门县,潜山县,宿松县和岳西县。 26、巢淮省,由合肥市,六安市,淮南市,蚌埠市,明光市,凤阳县,定远县,颍上县,固始县和商城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因其位于淮南地区,区域内有著名的巢湖,巢湖文化的核心地区,命名为“巢淮省”,简称“巢”,电话区号编075,车辆号牌编为巢A-巢Z。 全省面积5.536万平方公里,人口2610万人,经济总量1.093万亿元,人均4.29万元。 省会由现合肥市与寿县合并成立新合肥市,撤销相应的县设为对应的区。面积1.442万平方公里,人口810万人,经济总量6420亿元,人均7.93万元。 撤销现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和怀远县成立新的县级蚌埠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和潘集区成立新的县级淮南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六安市金安区和裕安区成立新的县级六安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凤阳县设为普通县级凤阳市; 撤销现定远县高为普通县级定远市; 撤销现商城县设为普通县级商城市; 撤销现颍上县设为普通颍上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合肥市,下辖10个副县级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庐江区,长丰区,肥东区,肥西区,巢湖区和寿州区。 3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蚌埠市,淮南市和六安市。 6个普通县级市:明光市,凤阳市,霍山市,定远市,商城市和颍上市。 7个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五河县,固镇县,凤台县和固始县。 调整后将合肥市确定为国家区域副中心城市。 27、淮河省,由阜阳市(不含颍上县),信阳市(不含固始县和商城县),驻马店市(不含泌阳县和西平县),周口市,商丘市和亳州市所辖区域合并组成,为中部地区最不发达的区域,因此将该区域设立为一个省,因其为淮河发源地及上游区域,命名为“淮河省”,简称“淮”,电话区号编076,车辆号牌编为淮A-淮Z。 全省面积6.435万平方公里,人口3720万人,经济总量9650亿元,人均2.59万元。 省会由阜阳市(不含颍上县)和利辛县的全部区域组成,撤销临泉县设立为临泉区和阜西区;撤销其他相应的县设为对应的区。面积9870平方公里,人口670万人,经济总量1370亿元,人均2.04万元。 撤销现信阳市浉河区和平桥区成立新的县级信阳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驻马店市驿城区、遂平县和确山县成立新的县级驻马店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周口市川汇区、商水县和西华县成立新的县级周口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商丘市梁园区、睢阳区和虞城县成立新的县级商丘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亳州市谯城区成立新的县级亳州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民权县设为普通县级民权市; 撤销现平舆县设为普通县级平舆市; 撤销现潢川县设为普通县级潢川市; 撤销现太康县设为普通县级太康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阜阳市,下辖9个副县级区: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临泉区,阜西区,太和区,阜南区,界首区和利辛区。 5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信阳市,商丘市,亳州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 6个普通县级市:永城市,太康县,平舆县,潢川县,民权县和项城市。 20个县:涡阳县,蒙城县,罗山县,光山县,新县,淮滨县,息县,上蔡县,正阳县,汝南县,新蔡县,扶沟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鹿邑县,睢县,宁陵县,柘城县和夏邑县。 28、河南省,由现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骡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焦作市,济源市,义马市,渑池县,卢氏县和西平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因该区域绝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地区,仍将其命名为“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简称“豫”,电话区号编为077,车辆号牌编为豫A-豫Z。 面积5.89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人,经济总量2.198万亿元,人均5.48万元。 省会由现郑州市和开封市(不含兰考县和杞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撤销县(县级市)级行政区设为对应的区,撤销现开封市及其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和禹王台区设立为开封区。省会仍命名为郑州市,面积1.195万平方公里,人口1150万人,经济总量9200亿元,人均8万元。 撤销现洛阳市及其老城区、西工区、瀍河回族区、涧西区和洛龙区设立为新的县级洛阳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许昌市及其魏都区和建安区设立为新的县级许昌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平顶山市及其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和宝丰县设立为新的县级平顶山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漯河市及其源汇区、郾城区和召陵区设立为新的县级漯河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焦作市及其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山阳区、修武县和博爱县成立新的县级焦作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洛阳市吉利区并入济源市(普通县级市); 撤销义马市和渑池县成立渑池市(普通县级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郑州市,下辖15个副县级区:中原区,二七区, 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开封区,荥阳区,新郑区,新密区,中牟区,巩义区,登封区,通许区和尉氏区。 5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洛阳市和焦作市。 9个普通县级市:济源市,偃师市,汝州市,舞钢市,孟州市,禹州市,沁阳市,长葛市和渑池市。 21个县:兰考县,杞县,孟津县,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伊川县,叶县,鲁山县,郏县,鄢陵县,襄城县,舞阳县,临颍县,武陟县,温县,卢氏县和西平县。 调整后将郑州市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29、丹江省,由现襄阳市,随州市,南阳市,十堰市和泌阳县的全部区域合并组成,该区域内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因此将该区域的省级行政区命名为“丹江省”,省会襄阳市,简称“丹”,电话区号编为078,车辆号牌编为丹A-丹Z。 全省面积8.179万平方公里,人口2570万人,经济总量9250亿元,人均3.6万元。 省会由现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宜城县、枣阳县、谷城县和老河口县所辖区域合并组成,仍命名为“襄阳市”,撤销其县(县级市)级行政区设为对应的区。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人,经济总量3580亿元,人均6.63万元。 撤销现南阳市及其宛城区、卧龙区和镇平县设立为新的县级南阳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十堰市及其茅箭区、张湾区和郧阳区设立为新的县级十堰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现随州市及其曾都区和随县设立新的县级随州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撤销泌阳县设立为普通县级泌阳市; 撤销南召县设立为普通县级南召市; 撤销浙川县设立为普通县级浙川市。 调整后辖区情况如下: 省会襄阳市,下辖8个副县级区:襄城区,樊城区, 襄州区,南漳区,宜城区,枣阳区,谷城区和老河口区。 3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十堰市,南阳市和随州市。 6个普通县级市:丹江口市,邓州市,泌阳市,南召市,浙川市和广水市。 12个县:保康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方城县,西峡县,房县,内乡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