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洲吉澳行山路線鴨洲路綫:順時或逆時環島一圈吉澳路綫:高地頂 > 吉澳大街 > 天后宮 > 蓬瀛仙館吉澳地質教育中心 > 西澳 > 高棚頂 > 東澳灣 > 吉澳漁民村 鴨洲吉澳行山總長度:鴨洲長度:約1.9公里吉澳長度:約5.2公里 鴨洲吉澳行山所需時間:鴨洲時間:約1.5小時 (連拍照)吉澳時間:約2.9小時 (連拍照) 鴨洲吉澳行山難度:鴨洲:1星(4星滿分)吉澳:2星(4星滿分) 鴨洲吉澳行山交通(往返):於馬料水碼頭乘船來往,單程約1.5小時 (即日來回$90)鴨洲吉澳行山裝備:防滑鞋、防曬用具、充足糧水廣告 第1站:乘船遊覽-印塘六寶該新航綫由聲威實業設辦,每逢周末或假日早上8時半準時於馬料水碼頭開出,先於吉澳碼頭停站一會,再前往鴨洲停留一個多小時,才回到吉澳停留約3個多小時離開。船隻先於船灣淡水湖東南方駛過,來到黃竹角咀,可遠觀左方俗稱的「鬼手」、右方的赤洲。再經過紅石門後便來到印塘六寶,包括黃幌山(羅傘)、筆架洲(筆架)、印洲(玉璽)及波平如鏡的海面(紙)等,未上岸已拍了不少相片。乘船往鴨洲期間會經過黃竹角咀看著名的「鬼手」,看起來像手伸出拳頭來似的,船家也會慢駛讓遊人拍照。 船程還會經過印塘六寶中的印洲(玉壐),個人感覺較像筆架吧? 船家在讓遊人到鴨洲上岸前圍繞鴨洲的外圍繞一圈,這是鴨頭和鴨眼,像隻伏在水面的Pokemon傻鴨嗎? 左方就是鴨頭和頸,右邊就是鴨身,像隻俯伏在水面的鴨子。 廣告 第2站:快閃鴨洲環島遊鴨洲又名大鴨洲,島嶼外形像隻半浮於水面的鴨子,遠觀可清楚見到其鴨頭、眼、頸、身等,十分有趣。鴨洲上有不少褐色的角礫岩,甚是罕見。繞島一圈,能近距離欣賞角礫岩,巨石面前人都變得渺小,但注意穿着防滑鞋子較穩妥。島上設有鴨洲故事館,介紹島上歷史文化等;再走上旁邊的觀景台,環眺至深圳鹽田港、沙頭角、荔枝窩等,剛好趕得及回船前往下一景點。之前網上看過其他人拍人面石,雖然這個似乎不是同一個,但也挺像人的側臉吧? 鴨洲上有不少角礫岩,會見到明顯的岩石顆粒碎屑,當中也含礦物,有超過一半岩石膠結時多具稜角而見稱。 ![]() 鴨眼是島上必到地質景點,也是著名的海蝕拱,高兩米,闊十米,是經歷約8千年海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 ![]() ![]() 鴨頭與鴨身之間有段像斷開的斷層,形成像是鴨頸的形狀,遊人也爭相拍照記下這有趣位置。 ![]() 鴨洲新設了鴨洲故事館,裡面展示了昔日蜑家文化和歷史,例如漁民的衣著和捕魚工具等。 ![]() 登上只高約29米的鴨洲觀景台,可俯瞰島上碼頭和對開魚排,水色優美。 ![]() 深圳鹽田港就在鴨洲北面,邊境就是這麼近那麼遠。 ![]() 廣告 第3站:短遊吉澳-登兩山賞浮橋古跡由鴨洲前往吉澳船程只需約15分鐘,上岸便見到小食檔,幫襯之餘也能吃午餐。它比鴨洲大得多,山也有數座,今次停留三個多小時便選擇最近碼頭的高地頂及高棚頂,兩山也只高約80米,再逛逛大街、地質教育中心、沙灘等,時間也用盡了。交通便利了也表示日後可以再訪,屆時一早於吉澳上岸,可玩5個多小時,探索其他山頭。登上吉澳後便會來到村民的小食店,有其自家製的茶粿、糯米糍、砵仔糕等,可以在此吃午餐。 ![]() ![]() ![]() ![]() ![]() 吉澳全盛時期居住了6千人,但由於漁獲減少及交通便利問題居民相繼遷出,不少樓房已人去樓空,剩下約50名常住村民。 ![]() 吉澳的姻緣樹在吉澳大街南方,旁邊的珠估計代表了昔日的養(珍)珠行業。 ![]() 吉澳的天后宮是三級歷史建築,已有超過130年歷史,是漁民及村民祈求風調雨順的地方,屋簷牆飾做得很精細。 ![]() ![]() 登高地頂及高棚頂均有鋪得良好的水泥樓梯,適宜合家歡,但總覺得太人工化了。 ![]() 高棚登可俯瞰吉澳東面的澳背塘,右下方的小島是蒲魚排,旁邊的木樁此處乃昔日珍珠養殖場的「千尺浮橋」遺跡。 ![]() 鴨洲吉澳行山高度及地圖:![]() ![]() 最後修改於 4月3日,2019 GetReadyHK 現正徵稿, 如果你同樣熱愛發掘香港好去處, 歡迎你投稿至 bloggers @ , 若投稿的文章被選中刊登, 我們會有專人與你聯絡。 記住 FOLLOW @GetReadyHongKong,緊貼全港郊遊玩樂、品味生活、人氣美食資訊! Facebook @GetReadyHongKong Instagram @GetReadyHongK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