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珐琅器琐录(一)

 副元帅馆 2019-04-19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依据其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具体处理方法的不同,一般可将珐琅器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及流行日本的七宝烧等几个品种。掐丝珐琅器又称“景泰蓝”,先在金属胎上按照图样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主要是铜,兼有金、银丝、片)焊着或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组成纹饰图案。再于纹样轮廓线的空白处,点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多次焙烧、磨光、镀金而成。 錾胎珐琅器的工艺制作过程是先在已制成的金属胎表面,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运用金属錾刻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从而使得纹样轮廓线起凸,再在其下凹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过程后,方可成器。其表面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 掐丝珐琅器与錾胎珐琅器的表面效果相似,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二者在点蓝(填施珐琅釉)、焙烧、磨光和镀金等工艺制作方法上基本相同。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金属加工工艺的具体方法上,即图案纹样的起线(制作和形成)方法。掐丝珐琅器是以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焊着或者是粘合在金属胎上组成图案纹样;而堑胎珐琅器则是运用金属錾刻技法起线花纹。掐丝珐琅器的图案线条纤细而婉转,在掐丝、焊着及磨光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线条断裂现象,而堑胎珐琅器的图案线条一般比较粗壮,且无接头相焊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