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转神作《调音师》经典赏析:原来杀死调音师的真正凶手是他?!

 梦菲影视 2019-04-19

今天看了法国高分悬疑短片《调音师》,很是震撼,再次证实了那句真理“浓缩的都是精华”。

影片剧情紧凑,每三分钟一次反转,短短的13分钟却给人一种国际大片的既视感。

最初男主因为紧张,参加钢琴大赛失败,之后他选择做盲人,利用他人对盲人的同情心,以及放松戒备的心理,为自己谋利。

他沉浸在自我的虚假胜利和虚假人设中,无法自拔,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结尾的悬而未决,以及悬而已决后的发人深思。

表面上看,并未交代调音师最终是死是活,实际上调音师的结局早已隐藏在影片的一个个细节中。

在小编看来,《调音师》之所以被称为反转神作,是因为它引起了网友的两拨讨论,一拨是对剧情本身的讨论,调音师最终是否被老妇人所杀,一拨是对人性的反思,对调音师之死的反思,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为何会死于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妇人之手?

关于前者,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在影片的细节中找到答案,接下来,小编主要讲述的是后者,对调音师之死的反思。

首先,调音师对于自己的演技太过自信,他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设想来揣度他人的动机。

殊不知在他翻阅日程本的时候,老妇人已经从猫眼看到了他并非盲人的事实,之后的试探也只是为了给盲人造成错觉,让他放弃反抗,只要演好盲人的角色就可以活着走出这个房间。

由此可见,害死调音师的真正凶手是他的盲目自信,事实上,老妇人已经给了他很多可以逃生的暗示,是他非要自己送上门的。

其次,长期的伪装已经让调音师陷入了我是弱者的错觉,他天真的以为只要他演好弱者的角色,就能博得他人的同情心。

然而,他不是上帝,最终还是因为紧张犯了同一个错误,之前造成的结果是比赛失败,这次则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由此可见,逃避和伪装并不能解决问题,勇敢面对才是人生的唯一真理。面具纵使做的再真实,也始终只是面具,它代替不了真实的生活。

最后,调音师的伪装不仅反噬了自己,同时也激怒了老妇人,“我是失去理智了,可我还没有失去智商,是你自己上门求死的,我就送你一程!”

由此可见,男主角是自作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综上所述,小编得出以下结论:杀死调音师的真正凶手是他性格的弱点,是调音师自己。

分析完影片,小编突然想到了故事的另外一个结局,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那就是老妇人利用调音师假装盲人讨生活的事实,作为筹码交易她杀人的事实,两人最终扯平了,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武装暴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合作共赢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