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的三次眼泪,哭尽了天下孤儿的悲苦

 少读红楼 2020-02-11

黛玉爱哭,众所周知,她的哭,为自己,也为他人,尤其在跟宝玉闹了别扭之后,更是会伤心大哭,即便是没人时,她一个人看到满院的竹影参差,看到满地的落红成阵,也会暗自垂泪。

  

在黛玉数不清的眼泪中,有三次眼泪,最令人动容和同情,因为这三次眼泪,她伤心的是同一件事。

  

  

第一次,宝玉挨打后。

  

宝玉挨打时,黛玉心疼,哭的“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这是为宝玉而哭,从黛玉之哭,我们可以想到,她的前世绛珠仙子与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的情缘。

  

黛玉的哭,既是对木石姻缘的认定,也是偿还神瑛侍者前世雨露灌溉之恩。宝玉挨打之后,黛玉还曾哭过一次,这一次却是为另外一件事。

  

三十五回里,黛玉又要去看宝玉,但这次她没有走进怡红院,而是“自立于花阴之下,远远的却向怡红院内望着。”黛玉看到贾母、王熙凤等人陆陆续续地往怡红院里去,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

  

“定睛看时,只见贾母搭着凤姐儿的手,后头邢夫人王夫人跟着周姨娘并呦备镜人都进院去了。黛玉看了不觉点头,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处来,早又泪珠满面。

黛玉这次哭,是因为她看到众人都去关心宝玉,忽然就想起自己原来是孤身一人,早没了父母,一个弱女寄居在外祖母家,“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其境遇可想而知。

  

黛玉回到潇湘馆后,忽然想起《西厢记》中的句子来,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

  

一句话,把百年后的读者也说哭了。崔莺莺啊,崔莺莺,你虽然也是薄命之人,但你总算还有一个母亲和一个弟弟啊,而我林黛玉呢,就连寡母和弟弟都没有啊……

  

很多人初读红楼,不理解黛玉为何葬花,但当你看到她每每因自己无父无母,自幼就是孤儿的身世而悲伤不能自已时,就能理解一个弱女为何会有葬花的举动了。她葬的哪里是花?分明是她自己的命运!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自叹身世时的眼泪,与为宝玉而哭时的眼泪相比,更令人心生怜悯,更令人感同身受。一个没了父母的女孩,她内心的悲苦和无奈,又有几人能真正体会?

  

  

第二次,宝琴等人来到贾府。

  

黛玉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孩,一个人生活在繁华热闹的贾府之中,自然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会非常敏感,而正是这敏感,一件小小的事,都很容易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

  

宝琴、邢岫烟等人来到贾府后,已经与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黛玉,一改往常刻薄小性儿的姿态,见了宝琴等人,她是敞开了心扉,非常欢喜,但当她看到一个画面后,立马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继而哭了起来。

  

李纨宝钗自然和婶母姊妹叙离别之情。黛玉见了,先是欢喜,次后想起众人皆有亲眷,独自己孤单,无个亲眷,不免又去垂泪。宝玉深知其情,十分劝慰了一番方罢。

黛玉见到更多优秀的女孩来到贾府,心里欢喜,这是一种女孩之间的彼此欣赏和喜欢,也是黛玉真性情的表现,但当她看到众人都是投奔了自己的亲戚而来时,忽然又想到了自己是孤身一人,没有父母兄弟,更无亲眷,于是又去偷偷抹泪。

  

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寄居在外祖母家,平时大家相处的都很好,斯抬斯敬的,几乎没有红过脸,但当她看到别人都有父母兄弟而自己只有一人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自然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继而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抹泪。

  

而谁又知道,黛玉每每偷偷垂泪的时刻,发生了多少次呢?也许只有潇湘馆的竹子知道,也许只有廊上的鹦鹉知道,也许只有每一个深夜知道……

  

好在还有一个宝玉,他深知黛玉心事,于是作小服低的,尽力劝慰安慰了一番,黛玉才慢慢地擦了眼泪,收起悲伤,复又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去与姊妹们玩笑。

  

每次读到这里,都会哽咽,鼻酸不已。一个女孩,内心要有多坚韧,才能在一次一次的悲伤之后,还得擦干眼泪,继续融入那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圈子?

  

没有父母的孤独,没有亲情的温暖,没有父母兄弟可以依傍,体弱多病的黛玉,要经受怎样的煎熬和折磨,才能在偌大的贾府,生存下去?

  

  

第三次,薛姨妈宝钗母女探望。

  

薛姨妈和宝钗母女先后去看病中的黛玉,两人在潇湘馆跟黛玉说话解闷,一不小心,再一次触动了黛玉敏感的内心。

  

宝钗给人的印象,一直都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照顾和关心着园子里的姊妹们,但她在母亲薛姨妈眼前,却又是一个会撒娇的孩子,宝钗说着话就钻到了薛姨妈的怀里,这在没有父母的黛玉眼里,自然是极为敏感的一个动作。

  

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宝钗笑道:“妈瞧他轻狂,倒说我撒娇儿。”薛姨妈道:“也怨不得他伤心,可怜没父母,到底没个亲人。” 

看到眼前的宝钗,有母亲可以撒娇,可以依傍,她焉能不难过不伤心?而平素成熟懂事的宝钗,哪里会明白,一个失去父母的女孩,内心的敏感和脆弱?更何况还是小她几岁的黛玉,她太需要关爱了。

  

黛玉的眼泪,似乎一直就在眼眶中打转,一遇有难过悲伤之事,立马就夺眶而出,所以曹公笔下的她,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她短暂的一生,有大半时间,都浸在眼泪中。

  

大观园之中的姊妹,不管怎么说,迎探惜三春都还是有亲人的, 迎春有父亲有继母,有哥嫂;探春父母兄弟俱在;惜春父亲和哥嫂也都在;宝钗也有母兄,宝玉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是大嫂子李纨,至少也有公婆和儿子守着,真正的孤儿,只有黛玉和妙玉两人!

  

妙玉自幼出家,且比黛玉又大了不少,也许对亲情还会看的更超脱一些,更何况她一直远离尘世,过着清静的日子,而黛玉则不然,体弱多病,寄居贾府,又无父母兄弟,日日与这些姊妹们处在一起玩耍打闹,自然免不了触景伤情。

  

所以,整个大观园姊妹们,唯黛玉是最孤独的女孩,她的眼泪流给了心爱的人,更流给了自己无父无母的凄凉身世。在贾府最欢乐热闹的时刻,也许正是黛玉最孤独悲伤的时候吧?所以她“天性i喜散不喜聚”。

  

黛玉的三次眼泪,哭的是自己孤儿的身世,是父母早逝的无奈现实,是寄人篱下无所依傍的无奈,也哭尽了天下所有孤儿的悲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