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余疾”应该如何理解?其穴位主治关系如何?

 紫薇院 2019-04-19

“乳余疾”应该如何理解?其穴位主治关系如何?

青年中医李铎 2019-03-08 10:29:01

“乳余疾”一词在《针灸甲乙经》中多处出现,其中肓门穴下载有主治“妇人乳余疾”;《千金方》又说“主心下大坚”;《外台秘要》合为“主心下大坚,妇人乳余疾”;到了《圣惠方》,于“下”后多出“肓”字,“乳”后多出一“有”字;至《针灸聚英》则作“主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疾”;《类经图翼》又作“主治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痛有余”。由于这些差异,使我们在理解上造成混乱。如按以上先后顺序作一番比较,不难看出其中的错误:一误在《圣惠方》误增“肓”“有”两字;再误在《针灸聚英》的增“便”、去“余”字;三误在《类经图翼》的改作“乳痛有余”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主要在于前人对“乳余疾”一语的意义没有完全弄清楚。

“乳余疾”应该如何理解?其穴位主治关系如何?

何谓“乳余疾”?《说文解字》:“人及鸟生子曰乳。”乳作为动词,指哺养、生育。“乳余疾”,意指由生产引起的病症,即产后病。在《针灸甲乙经》中,除肓门外,还有阴交、石门,同主“乳余疾,绝子,阴痒”;中极,主“乳余疾,绝(子)、不足”;期门,主“妇人乳余疾,食饮不下”等。指这些穴都可用于产后各症。在《本草经》中,如紫葳“主妇人产乳余疾”,意义同此。

乳余疾就是指产后余疾。《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余疾候”说:“产后余疾,由产劳伤腑脏,血气不足,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役,虚损不复,为风邪所乘,令气力疲乏、肌肉柴瘦。若气冷入于肠胃,肠胃虚冷,时变下利;若入搏于血,则经水否涩;冷搏气血,亦令腹痛,随腑脏虚处,乘虚伤之,变成诸疾。以其因产伤损,余势不复,致赢瘠瘦损,乍瘥乍甚,故谓产后余疾也。”

“乳余疾”应该如何理解?其穴位主治关系如何?

从上述可知,乳余疾的见症主要是肠胃虚冷、下利、经水否涩腹痛、瘦弱等。阴交、石门、中极,都位于下腹部,期门位于胁部,肓门位于下背部,对有关病症能起就近治疗作用。较集中的是下腹部任脉穴,后来的针灸著作又扩大到气海、关元等穴,均主“产后恶露不止”,可见有其共同性。

与“乳余疾”相类的病症还有“乳子”、“乳难”等。“乳子”意指生子,“乳难”意指难产。如《针灸甲乙经》载,腰俞,主“乳子,下赤白”;气冲主“乳难,子抢心,若(或)胞衣不出”;中封主“女子少腹大,乳难等。“乳难”又称“子难”,如昆仑主“女子子难,若(或)胞不出”。说明气冲、中封、昆仑均可用于滞产或胎盘滞留,而临床以昆仑较多用。

“乳余疾”应该如何理解?其穴位主治关系如何?

《针灸聚英》等书将“乳余疾”改作“乳疾”及“乳痛有余”是出于误解,而将“心下大坚”误作“心下痛,大便坚”,更成笑话。“心下大坚”应是指腹部的积块、痞结,这是肓门穴的主治症。《类经图翼》所载的“痞根”穴,实出于本穴的演变。“痞根”定位在十三椎(第一腰椎棘突)下,脊中旁开3.5寸,而背部第二侧线各穴的定位应是距正中线为3寸,以往由于《针灸资生经》和《神应经》等书误解“去脊”为“除脊”,不知是距离脊正中线3寸,而说成从棘突旁(所谓除脊5分)再旁开3寸(《类经图翼》定肓门即作“去脊中各三寸半”)可知肓门、痞根,本属同一定位,是同一穴。这样,对其主治产后病和腹部痞块等症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痞根”一名则是从脾肿大的病征而来,其见于疟疾之后者,被称为“疟母”。均可灸取本穴。

“乳余疾”应该如何理解?其穴位主治关系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