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和喝」怎麼分啊?口「渴」了 需要「水」!想「喝」水用「口」喝吧! ※說在前頭 老師在教生字時,常常需要說文解字,更需要像拼拼圖一樣,一塊一塊解開來再一塊一塊拼回去,讓孩子知道這個字到底是由哪幾塊拼圖拼成,同時也在這過程中了解字的構成與意義。 不過有些生字常常讓學生容易搞混,像是「喝和渴」「部和陪」「辛和幸」等,這時就需要透過一些特別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並記憶。 因此, 在教生字時,除了基本的拆幾拼圖外,還可用幾個方法跟孩子一起來玩生字、認生字、學生字,或許下次你也可以試試看。 ・同部首的一起教 許多字都是同部首,也都是屬於同類的字,就可以讓孩子一起來找出來看看。就像「推、拉、提」等都需要用到手,所以是手部;「臉、膀、腸、肚」都是身體器官,所以是肉部;「湖、江、河、池」都是跟水有關的;「菜、葉、花、草」都是有關植物的,因此都加了「艸」。 如此一來學生就能把字分類並一同學習記憶,更能從中了解國字其造字是多麼的奧妙。 ・同字根的一起學 這就是「渴、喝」傻傻分不清的類型了!這些字通常是相似字,有相同的字根(部件),換掉部首就變了個字,所以可以用部首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兄弟姊妹。例如用「手」採水果,用「腳」踩踏,「彩」虹的部首真的像「彩虹」等來區分採、踩和彩;天氣晴跟「日」有關,內「心」的心情,向別人說「請」要講話,所以是配「言」等來區分晴、情、請這三個字;湯是「水水的」,楊柳是「樹木」,操場有「泥土」,飛揚就是用「手」揚起,至於太陽,那個部首(阜)就像升起的旗子一樣等來區分湯、楊、場、揚、陽。 除了這幾組,當然還有其他的字與其兄弟姊妹,如「推、堆、淮」、「懷、壞」,老師都可以跟學生從部首來一場說文解字的創意故事大賽。 ・編故事記住這個字 有時有些字還不容易拆解拼圖,這時就易靠老師一個一個小故事來讓學生記住這個字啦!我記得小時候最常聽到的就是「王先生白小姐二人坐在石頭上」來點出「碧」字;國中時為了「椅子(Chair)」這個單字都背不起來,那時大哥就教我一個簡單的圖像記憶:椅子四隻腳中感覺就像缺一個一個的洞,所以音就同「缺而」,果真我記一輩子不會忘記。之後發現電視上一堆神奇英文單字記憶法,也是用這樣音相似或故事性的方式來記憶。 記得之前的生字字謎教學,有一個學生寫了一句「天心走在路上被水潑到」來解釋「添」字。 後來兒子為了有趣的「趣」一直寫不出來,我就想了一個簡單的一句故事:一個人走來走去(走)又(又)聽到(耳)有趣的事情,如此一來「趣」就這樣寫出來了。
▲ 利用文轉圖的圖像式記憶,看得到,會讓孩子學起字來更輕鬆。 ※說在後頭 國字造字千變萬化,除了象形字可以從字的形狀去推敲外,很多字也都可以透過創意的發想去解釋或認識,老師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字」圓其說,或許對學國字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聯想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印象,一輩字記住這些字呀!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像「再多加一點點」、「文字的向左走向右」等教學遊戲法,都能讓孩子發揮創意聯想,在文字世界中悠游自在。 ※延伸閱讀: 關於國字教學,更可以透過語文桌遊撲克牌的設計來進行教學,利用「部首部件」卡牌來讓學生一起動手找字拼字會更有趣。相關語文桌遊教學可參考《語文桌遊自造課》一書,內容涵蓋了注音符號、單位量詞、成語、多音字相反字詞等,利用撿紅點、心臟病、抓鬼、吹牛等來進行語文桌遊。 (原文刊登於 南一dingdong 雜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