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维音响网讯 中国音响行业经过30 年来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音响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然而,近几年,对音响行业来说,其实并不景气。受种种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音响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统计,自1999 年开始,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至 2006年,产值已达2069 亿元。但是,受到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增速从2006年开始放缓,在2014年以前行业总体处于低速调整期。2014 年,由于国际市场的复苏和中国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网络零售保持旺盛,国内国际市场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行业复苏态势明显。 音响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2016年对音响行业来说,其实并不景气。 受电商的冲击,各大实体产业链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何况是以线下销售模式为主导的音响行业,不论是商业模式还是运作方式的改革,可以说音响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由于音响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专业音响、家庭影院、多媒体音响和汽车音响等。各细分行业由于产品形态和使用群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各细分行业的需求特征有所不同。 要转型先要搞清楚三个重要问题 我的企业为什么要转型? 转型的方向朝哪? 转型后呢? 毕竟转型不是跟风,看到其他人转你就转,觉得不转就会亏会落后,这样的心态是万万不可有的。同时企业在转型时要用心去制定战略规划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 制定战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确定目标,即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应对各种变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这个规划,当目标确定了以后,考虑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战略规划。 第三阶段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评估、审批,如果审批未能通过的话,那可能还需要多个迭代的过程,需要考虑怎么修正。 音响行业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如何快速挖掘消费者的市场需求? 在这儿,不得不提到,在音响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得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传统在音响的供应链上,或许地位永远是这样排序的,厂家总是把自己放第一位,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第二点,他一定是把经销商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把终端的利益放在第三位,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到第四位。 那么当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也许出现的状况就是,第一很多厂家并不关心消费者真正实际需要的是什么,第二代理商说了算,你代理某个品牌就会大肆渲染的夸这个品牌,并有意无意的去贬低其他的品牌,这就误导了消费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款音响。这样一来,品牌的定位就无法做到精准。 因此未来的电子音响行业也许将直面终端消费者,那么行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景气度依赖较大,在转型的过程中,想要将企业转型做到深入人心,那么对用户的消费心态必将纳入考虑的范畴,跳出老板的思维,真正的融入消费者群体,切实的去考虑他们的利益,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更好的品牌文化,从而使品牌效应大大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在整个消费升级的大浪潮下,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如何快速挖掘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是目前音响行业转型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 2、“环保” 非一朝一夕 而是一项长久的工作 2016年,环保风潮来得尤为猛烈,各行各业可谓是刮起了腥风血雨。在环保风潮下,太多的企业停产限产,打乱了各产业链的经营秩序,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品牌商来说,一家供货商的停产就可能导致工厂停产,这才是老板们最害怕面对的问题,从近期纸包装业陷入疯狂的涨价潮便可见一斑。自然,音响灯光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 在音响灯光行业,成品的制造涉及了众多中下游的配件供货商,一旦这些供货商停产,对于很多上游的厂家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打击。表面上,T铁华司、盆架、吊架铝材、海绵、螺丝等原材料前所未有的全线涨价,产品成本增加,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原材料停产,有钱无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转;另一方面,环保标准提高,产品要求更高,生产效率降低,出货慢,交货延期等等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一边是不得不治的污染,一边是说涨就涨的原材料,不少企业叫苦不迭。但,换个角度看,环保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行业的健康发展绝不是靠偷税漏税、破坏环境、偷工减料等来苟延残存,如果经历这次短暂的“阵痛期”,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业,让行业更加规范有序,进而迎来更长远的持续发展,也未尝不好。此次环保潮更是彰显了国家对于打击非环保企业的决心。期望音响灯光行业也能以此为契机,加快绿色生产,推动行业的升级转型。 3、音响器材的智能化 从事音响工作的朋友,都会碰到系统调试和设备使用的问题。音响系统调试主要是检查系统各设备的工作状态、电平匹配、声压级设定以及系统频率响应、压限器起控点、延时、反馈抑制器的调设等一大堆工作,而其中大部分工作既繁琐又要求负责调试的人有相应技术基础和经验,否则很难完成。 有没有这样一种设备,可以自动根据现场状况,智能地设定相关参数,轻松地搞定系统调试呢?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在众多领域已有应用,其中最具轰动效应的可算是汽车自动驾驶以及智能机器人,而且有时候,智能机器可以战胜人脑,比如有名的“深蓝”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大师,曾被人们津津乐道。 现在的音响设备早已摒弃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使得CPU方便的植入到设备中,而这种类似微型计算机的芯片植入,毫无疑问,不但可以提高设备的各种综合性能,同时使音响设备变得聪明已不再那么遥远。但问题是,目前来说,音响行业的大部分设备,智能化程度很低,大都还停留在设备的层面,网络化,信息化,似乎刚开始,更不用说智能化了,要说自动化,其实只是一些毫无智能的数据模式调用。尽管如此,这样的设备少得可怜,所谓的应用场景模式也少得可怜。这使得大量的音响系统调试、使用变得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的事情,也严重制约了那些大型剧场、演艺场所大量高档设备性能的发挥以及高频率高水平的使用。 当然笔者丝毫没有贬低技术人员主观能力的意思,也不涉及高级调音师的艺术创作,正如同自动驾驭技术,不涉及高超赛车手的超凡驾驭技艺一样。但是,若音响系统的频率均衡、压限调整、反馈抑制、混响调整等繁琐又复杂的工作,如果简化到一键解决的程度,岂不是一件革命性的变革。以前我们不敢这样奢望,现在我们则可以大胆地提出,期待这种智能音响设备早日普及应用。 4、顺应时代趋势 专业音响民用化发展 我们知道,国内的各大音响展都很明显地将专业和民用两大方向划分出来,显然,专业音响和民用音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然而目前大多数参展商都会留一块区域展示民用的产品。我们也不难发现完全坚守在专业领域的音响企业也越来越少见,就连国际高端品牌也纷纷涉足民用市场这块大蛋糕,利用自身较高的科技含量和专业的技术,来提升视听体验。这种趋势有其时代因素和背景。一方面,专业音响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娱乐市场的过度膨胀再加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专业音响行业受到了较大的挤压,各大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视听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专业音响产品凭借其较高的科技含量、优秀的音质,开始越来越受到高端娱乐人群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专业音响民用化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 目前来讲,以上是音响转型过程中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看各企业如何应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