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邮票暗记 一、变成无齿票的小全张 发行于1958年的“纪47M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首枚小全张,整版邮票打有齿孔,到了小全张上却变成了无齿票。 ![]()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纪50M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小全张)”。 ![]() 二、套票合一的小全张 ![]() 1964年发行的“纪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邮票在印刷成小全张时,将原来的全套三枚连票去掉了中间的两列齿孔,如果把小全张的边纸撕去,便剩下一枚含有三个邮政铭记和三个邮票面值的“大邮票”了。 三、增发的小全张 ![]() 中国邮政于1995年5月1日发行了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邮票。 ![]() 中国队夺得全部七项冠军,中国邮政于1995年8月14日增发了小全张一枚。通过边纸上的七座奖杯,表达了纪念中国团队夺取全部冠军的发行目的。 四、改变志号的小全张 ![]() 1995年发行的的《桂花》邮票志号为“1995-4”,小全张却将志号改成了“1995-19M”。 小全张的发行主题已经不再是“桂花”,而是“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 北京·1995”。 五、含有三地邮票的小全张 ![]() 香港、澳门、内陆三地邮政部门联合发行含三地邮票的小全张。 六、不是小全张的“小全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