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点医学网》:让医学简单化 【小医导读】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这些在原始点理论里是什么情况呢? .. .. .. .. 张医师现场辩证寒热体质 身体有以下症状或特征,代表体内有寒湿: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 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手脚常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 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祛寒湿的方法】 一、血足是祛寒湿的根本 只有身体内血液充足,肾气就足,就能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全身就会感到温暖舒适,寒湿在充足的血液、流动畅快的血流面前是无立足之地的。没有了寒湿就不会出现这疼那疼,也就不会长斑、长痘、长癣。 二、运动后全身感到温暖 经常运动,经常体力劳动及做家务的人,会感到体内的热量大。这也是因为运动生热,起到了驱散寒湿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运动而体内的血液不足,运动后就会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湿会乘虚而入,身体仍会虚弱多病。 三、适当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适当出汗可以去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微微发汗,都可以达到祛寒的效果。 四、饮食祛寒: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 五、热能养生 中医认为“寒胜则痛,寒主凝滞,气血不通,经脉不畅,不通则痛”。 血有“得热则行,遇寒则凝”的特性。身体的血管经络就如同水管,遇寒时自然就结冰不通畅。当我们时常给身体补充内外热源(内热源:喝姜汤、参水。外热源:长期温敷),内外都去融化身体的寒湿,身体的血管和经络自然就会通畅。 温敷可以通络活血,是传统中医保健养生的一种方法,温敷对应的主要是“寒”,可以改善寒性体质,激发身体阳气,促进血液循环,融化体内寒湿。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目前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现代人普遍贪凉的同时,又缺少运动,自然就会造成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变缓,从而导致经络的淤堵,经络淤堵带给人的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疼痛,以及皮肤长痘、长斑。看看周围的人,有几个能说自己很健康,从没有过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围人的皮肤,又有几个色泽明亮、富有弹性、不长斑、不长痘的?这些都是和长期贪凉有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