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ThinkfunQd 2019-04-19

刘颖,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出生,29岁当上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在《细胞》、《自然》、《科学》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均发表过论文,并入选为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个热爱生物学且为之奋斗不懈的人。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刘颖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学习好能力强,在高二的时候就对生物学抱有浓厚的兴趣。2002年,刘颖参加高考,不出意料地上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但因为当时清华北大的生物科学专业只招收省内高考成绩前几名,于是她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全国最高等学府,选择了在全国也知名的南京大学生物专业,并且不给自己留后路,只填报了这一个专业且勾选了“不服从调剂”那一栏。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刘颖的大学之路并非上文讲述的这么潇洒决绝、一帆风顺。考上了清华北大不去上,在中国做得到能有几人?同样,刘颖的父母也对此感到不赞同,但刘颖坚持自我,不愿放弃自己喜欢的生物学,最终取得了家人的支持。上大学期间,在有机化学期中考试中,刘颖没能及格,面对自己拼命去学却取得这样一个成绩,刘颖也忍不住感到阵阵沮丧。沮丧归沮丧,刘颖并没有放弃,仍咬牙坚持,最终在期末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在进入南京大学学习后,刘颖很快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本科毕业后要去美国深造。以此为动力,刘颖在本科期间也没有放松自我,花大量时间在学习上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本科毕业后,刘颖进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读取博士。博士毕业后,刘颖回国申请了北京大学的教职,于是,她在29岁那一年成为了北大最年轻的博导。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又是一段令人艳羡的经历,好像所谓学霸的人生历程都不约而同地看上去像“开挂”一般,你我等凡人难以望其项背,连攀比之心都生不起。可事实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刘颖也遇到过,还不止一次,甚至还为此生过放弃生物学的念头。尽管困难重重,坎坷无数,但刘颖对生命、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没有变。在常人所意想不到的痛苦和煎熬中,刘颖从连最基本的转化实验都不会做,到以线粒体为研究方向并于2009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之后的每一步,刘颖都踏得坚定无比。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现如今,刘颖成为了一个孩子的母亲,尽管她曾经说过本科没有谈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感到很遗憾,但仍看得出她很幸福——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还有自己愿意毕生追逐的理想。毕竟学霸也有生活,学霸的生活还过得很精致。闲暇时,刘颖喜欢烘焙,喜欢玩旅行青蛙,还参与大众马拉松比赛,当然,身为一个母亲,她也喜欢“晒娃”。这样高质量的生活,提高了刘颖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兼顾工作与生活。

她是北大最年轻的博导,高考放弃了清北选择南京大学,为了什么?

在刘颖看来,科研是她的兴趣,也是追求所在,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但她并不会因此放弃生活,牺牲家庭,那样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生命不息,热血不停,追求不止。无论是理想还是生活,都要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