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宗敏哪来的底气,为何敢公开顶撞李自成,不听李自成号令

 hzq114 2019-04-19

李自成占领北京城,推翻明朝后,曾颁布了一条军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可是,刘宗敏却根本不服李自成的军令,李自成竟然还没杀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宗敏剧照

自从和李自成会师攻占北京城,推翻明朝后,刘宗敏便得了个肥缺——助饷总指控。

刘宗敏出身贫寒,父亲就是受明官逼税自尽而死。因此,他从小就对官僚有着刻骨的仇恨。所以,这个工作对他来说,简直比闹起义还积极。

刘宗敏赶制了5000副夹棍,专门凌虐拷打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京官。

他还命令各营官兵可以随意追饷,并强调:“人人皆得用刑,处处皆可用刑。”

由于可以榨取钱财,大顺军顿时来了精神。大家都打着追饷的旗号,不光掠拷京官,连城中百姓亦成了掠拷对象。一时之间,到处都在用刑,“冤号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由于受不住重刑,被拷打而死。

随着越来越疯狂的抢掠,城中美女也无一能幸免。刘宗敏当时住在崇祯帝老丈人田弘遇府中。本来打入皇宫后,李自成分给他上十个宫女,然而刘宗敏后来又从城中抢了数十女子。

《平寇志》上曾记载:“刘宗敏、李过、田见秀等归所据第,呼莲子胡同优伶、娈童各数十,环而歌舞。喜则劳以大钱,怒即杀之。诸伶含泪而歌,或犯闯字,手斩其头,血流筵上。”

正是刘宗敏的残暴酷虐和胡作非为,助长了大顺军的腐败行为。

很快,那些投降李自成的京官,还有曾对大顺军的到来热烈欢迎的百姓便认为,大顺军,原本只是一群只懂得烧杀抢掠的强盗。

李自成剧照

对于刘宗敏的所作所为,以及给大顺军带来的恶劣影响,李自成是很生气的。他找到刘宗敏,对他说:“你就不能帮助我做个好皇帝吗?”

结果刘宗敏强横地顶了他一句:“皇帝之权归你,拷掠之威归我,谁都别废话!”

按理,李自成和刘宗敏,此时属于君臣关系。刘宗敏的行为,俨然是挑战了李自成的权威,放到一个有政治权谋的人,一定会处死刘宗敏,但李自成没有。

李自成之所以没有对刘宗敏翻脸,那是因为他能有今天,离不开刘宗敏,为什么这样说呢?

李自成是在陕西蓝田时认识刘宗敏的。

当时的刘宗敏,是蓝田一带有名的铁匠。除了一身好武艺,他在做铁匠前,曾在明军中历练过,对练兵打仗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李自成很器重他。

后来,李自成的起义军被明军打得七零八落,最终只有18人逃出来,躲进商洛山中。眼看起义还未开始,便告失败,李自成悲从心头起。

谁知刘宗敏却一边收拢起义军,一边赶制武器。最终不仅壮大了队伍,还制造了不少武器,为李自成东山再起,创造了条件。

刘宗敏不仅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还骁勇善战,常常出其不意,给明军以重创。

这样一来,起义军所到之处,明军无不惧怕。

吴三桂剧照

​正是有了刘宗敏,李自成才在起义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所以,李自成认为刘宗敏对他忠心耿耿。再加上他二人私交甚好,一直以兄弟相称,所以李自成对他的骄横跋扈,一直颇有忍让。

李自成的身边有个叫李岩的谋士,当初就提出了“尊贤礼士,除暴恤民”的倡议,并四处散布歌颂李自成的儿歌,把李自成打造成了救世主一样的角色。

可以说,李岩是众人中,最清醒的一个。在他的提醒下,李自成勒令停止追掠,释放所有官兵。

接着李自成又想到还镇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

吴三桂是明末大将,手中掌握着不少兵力。能争取吴三桂,就能打败在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劲敌。

所以,李自成好生安抚了一番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并把他留在宫中,好生奉养。同时,李自成又让他给吴三桂写了一封劝降信。

李自成这样做,真是煞费苦心。同时他又给吴三桂送上4万白银,许以高官厚禄,就等吴三桂带兵来投了。

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宗敏却捅了个马蜂窝,他听说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貌美如花,于是抄了吴三桂的家,并把陈圆圆抢来强纳为妃。

正准备归降的吴三桂听说后,冲冠一怒,毅然调转马头,向满清大营奔去。

就这样,才坐上龙椅的李自成,悲剧了……

(参考史料:《明季北略》《平寇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