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闪耀在都兰热水墓群 首博青海文物特展系列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青海省442组件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精品文物向观众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青海故事。 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遗落着大量精美的文物,是历史上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最好见证。 展览以典型文物为载体,沿着历史时间的脉络,用“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展示了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了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四百余件(套),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展示青海文化特征。每部分还单列出青海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所蕴含的文化交流信息。 第四部分 吐蕃东进 公元6世纪,西藏山南地区建立起吐蕃政权。新兴的吐蕃政权向青海方向扩张,最终攻灭了吐谷浑。唐、蕃双方随即在青海地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军事与政治角逐。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唐军东调平叛之机,占领青海大部。9世纪中叶以后,吐蕃内乱不断,沙州汉人张议潮一度趁机控制了青海东部。唐末,吐蕃全境爆发大规模平民奴隶暴动,青海吐蕃势力也分崩离析,不复统一。唐蕃时期兴起一条连接中原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道路,即唐蕃古道。青海成为这条中原与南亚间商贸之道、民族友好之道的必经之路。 都兰热水墓葬 热水墓葬群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热水乡热水沟内。墓葬分布在长约7公里的热水河东西两岸台地上,是都兰县境内数量最多、范围最大的墓葬群,大小墓葬在200座以上。1982年-198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热水墓地进行了部分试掘,所发掘的大型墓,位在墓群中部,热水河东的东山山根下。热水墓葬群是吐蕃时代的墓葬,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建在大山下一座小山上。从出土遗物看这些墓葬属隋唐时期,但对墓葬的认识有所不同。有的专家、学者从发现藏文木牍及墓葬形制近似文献中《通典》所记吐蕃墓葬,认为属吐蕃墓葬。有的专家、学者则据出土的陶制器形皆近于吐谷浑都城伏俟城内所见陶器残片相同,文献记载吐谷浑地方政权在青海境内统治长达300余年,青海湖周围及巴隆地区是其主要的统治区,认为可能是吐蕃化的吐谷浑墓葬。此墓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草纹金饰片 骑射形金饰片
奔鹿纹金饰片
身鱼尾金饰片(一套3件)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欢迎转发 谢绝未经同意直接拷贝到自己公微号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