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旁观者效应

 马兴鹏 2019-04-19


/马兴鹏

1964年3月13日晚,纽约一位名叫凯蒂Kitty Genovese)的服务生,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男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附近公寓里的38住户看到或听到凯蒂生被刺的情形和反复呼救的声音,然而,没有一个人去实施救援,没有打电话报警。最终凯蒂被歹徒袭残忍杀害,案件被媒体曝光后,震惊了美国

2008年,一名美国男子在马路旁边把自己的儿子活活踩死,他的家人、朋友和路人在旁围观,无人制止。

2011年10月13日,年仅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广东佛山某五金城先后被两台车子碾压,7分钟内18个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过了好久,才被一名捡垃圾的救起,但由于拖延太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不幸离世。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们会对他人的呼救如此无动于衷呢?为什么人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不去帮助他人呢?这样的惨剧是否揭示了一种人性沦丧?或者说是我们文化出现了一种道德滑坡?如果不是,我们又对发生的现象,对旁观者的表现做何解释呢

最早关注这一现象的是两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而引起他们关注的正是纽约女服务生凯蒂遇害一案。和其他案件一样,案件发生后,人们都毫不例外、异口同声地痛批当时在现场的38名住户。将他们影射为戴着“好市民”善良面具,实则冷酷无情的帮凶——

足足超过半小时的时间,38名受人尊敬、奉公守法的市民,眼睁睁看着一名凶手在他们住的社区强奸杀人。

他们甚至连打电话报警都没做——只有一个人在女子被杀后才终于打给警察。

连已经侦办凶杀案长达25年的警探,在案子发生后两个礼拜,仍然震惊于这些‘好人’竟然没有一个报警。

是啊!如果住户们有人帮忙或报警的话,女服务生就不会死了!因此见死不救的那些人等于是谋杀女服务生的凶手,或者说是帮凶

在这样的逻辑下,女服务生凶杀案从一桩普通杀人案,摇身一变成为大都会、大城市——尤其是纽约——人情冷漠、对他人袖手旁观的悲剧象征。

相较于报导与公众舆论对住户的严厉抨击,拉塔尼和达利,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则觉得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他们试图解开这一谜团,解释这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研究和实验——

第一个实验:假装受伤

让参加实验的听到隔壁办公室里有人从椅子上重重摔下来,并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哎呀,我的天呐!我的脚……我……我……不能动……它。哎呀,我的裸骨。我……拿不开……这个……东西。”事情的全部过程大约持续两分钟。

第一种情境下,被试的人单独在场,结果70%的选择帮助受害者;

第二种情境下,事情发生时有两个陌生人在场,结果40%的人选择帮助受害者;

第三种情境下,被试的人与一位消极的实验者助手在场,助手对被试的人说不用帮忙,结果只有7%的人选择帮助受害者。

第二个实验:房间充烟

在实验中,让实验对象在房间里填写问卷,有的单独在一个房间填写,有的则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填写。在填写过程中,“紧急事件”发生了——烟雾从墙上的通风孔进来了。当一个人时,有75%的实验对象报告了烟雾;当三个人在场时,只有38%的实验者报告了烟雾,而且报告速度比较慢。有趣的是,他们还设计了第三种情况,即:有三个人在场,其中,1人是真的被试者,其他2人都是“托儿”,这两个托儿故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显得对烟雾毫无反应。那个真被实验的人看到到其他2人对烟雾无动于衷,于是在迷惑不解中拖延报告的时间,甚至最终把烟雾判断为“正常情况”!这种情况下,报告率只有10%,许多人直到实验结束时都没有去报告,而这个时候,烟雾已经浓到让他们咳嗽和揉眼睛的程度!

第三个实验:发送电子邮件

德国一位心理学家试着向一个技术学院的240个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该学院有没有生物系。向其中一半人是单独发的,另一半人则是以邮件组的形式发送的。结果发现,单独发的有64%的人回信了,其中有33%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而以邮件组发的只有50%的人回信,其中只有16%的人给出详尽的回答。

上述实验结果清楚地显示,无论是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提供帮助的及时性,都随着“在场”人数的增多而迅速递减。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旁观者效应,又叫责任分散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面对突发事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有帮助受害者的责任;而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这种帮助受害者的责任就会扩散出去,觉得帮助受害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在场的人越多,这种责任扩散就越厉害;在场的人越多,在场的每个人就觉得自己出手帮助的责任越小。

二是面对突发事件,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这么想:别人已经帮了,用不着我了;我不帮,总有人会帮;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三是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不仅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扩散了、递减了,而且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扩散了、递减了“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道德谴责无济于事,只有科学研究才能给出解决方案。知道了“旁观者效应”及其危害,我们就应该努力避免成为它的牺牲品。那么,如何有效避免呢?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

(一)从受害角度讲。

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你要主动让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

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人们都想当然的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比如,在受到侵害时,看到旁边有一位先 生路过,应该对着他大声喊:“先生!请你救救我!这个犯罪分子要杀我!”,而不是一味地喊“救命”。呼救要具有针对性,要让旁观者知道自己确实需要帮助, 同时引起旁观者的责任意识。这样,获救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一般情况下,警察、军人、老人、学生、穿制度的人、穿工作服的人、身材高大的人属于优先人选。

(二)从旁观者角度讲。

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如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

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这个时候,当你还需要发动更多的人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而且,还会吸引更从的人加入其中。否则,会适得其反。我从正反两面举几个例子——

1、某公交车大火事件中,之所以出现不少司机、路人冒着公交车可能爆炸的危险奋起营救的场面,是因为有人冲上去救火,而且号召大家一起营救,于是,人们纷纷加入,旁观者效应被突破了一点之后,便瞬间土崩瓦解。

2、某公交车大火事件中,由于有人带头逃跑,结果,大家跟着一起逃跑、站在远处观望,司机、乘客、路人全部成为了“冷血动物”。

(三)从国家角度讲。

一些国家选择通过立法消除旁观者效应。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将救人于危难之中定为法律义务,救助的方式包括亲自救和找人救,非事情对旁观者有危险,或者旁边有更合适的人来救。美国州法律,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救援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和作法,既通过立法规定惩罚机制,一方面给予施救者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如果遇到被救者事后反咬一口的现象要求被救者必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我们的邻居新加坡就有类似的规定,正因为有“道歉+赔偿”规定的出台新加坡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现象,公民在实施见义勇为时也免去了许多顾虑和担忧。只有降低了个人可能承受的社会风险,旁观者才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