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广填四川”

 荷香月暖 2019-04-19

五百多部家谱揭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路线图

从华中师范大学《荆楚全书》编纂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收集整理明清至民国“湖广填四川”移民宗谱达500多部,100多种姓氏2000多个(分支),揭示出了“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主要路线图。

  收集移民宗谱中以邓氏、屈氏、甘氏、李氏、夏氏、李氏、洪氏、阎氏、董氏、梅氏等居多,许多家谱都有江西等地迁来湖北及转迁四川等地的记载。其中,洪氏宗谱记载有“始祖朝宗由江西迁居吴王古都鄂城县塔桥,为洪氏宗派祖籍洪家港由此而得名……”等详细内容;李氏家谱中也记载始祖由江西移籍黄冈,分支转迁麻城后又迁往四川的内容。

  记者看到,有些姓氏家谱不仅记载了家族迁史,还透露出了一些重大历史信息。梅氏宗谱中有回复抗清名将袁自如(崇焕)一文,文中记有“今日言之则为过后话不妄之切齿,极于昔年献俘之日矣远人子女六七岁上下者,皆充作俘寇……”等史实。

  此次收集的移民家谱大都来自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等地及新加坡等国。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国林认为,在当时明清统治者强迫移民推力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涌入麻城,麻城移民几乎同时涌出迁往四川,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移民潮之一。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川渝两地70%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来自麻城孝感乡,印证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的说法。而根据移民宗谱内容显示,由湖北麻城、宜昌、武汉等最终经长江三峡水路,进入四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一条主要路线。(完)

1、四川明洪武年间江西吉水入川之祖董仁高(其父董彦達,其祖董君進)其弟董仁厚、董仁敦;所谓“三仁”,既指长房、董仁高,住居酉阳县董家寨;二房、董仁厚,住居垫江县新场;三房、董仁敦,住居合州。

       附二、本支字派如下:

       仁佑修單仲,興文國济昌,美業洪熙運,永延世澤長。醇儒承先德,端正守忠良,瑞聯安真吉,汝為邦家光。道義昭前代,英才作述明,大猷咸懋建,俊杰克懷清,軒冕榮華锡,朝延治化行,隆平崇禮讓,裕后樹芳聲,孝友心傳廣,淵源必再思,桂蘭同振紀,羽翰用其儀,賢秉琳琅秀,輝騰焕耀資,書香能绍祖,培植定開基。

   2、  豢龙董氏源于江西发于巴州明清时期之四川源流:入川始祖董元通,字彦聪,明成化前自湖南湘潭县孝感乡迁入今平昌(1946年前属巴中辖)青龙坎和巴中(民国前称巴州)大(代)罗一带,娶戴、巫、王氏,生九子:
          二代祖董海一,钱氏,所生子孙迁重庆府垫江县新场坝;
         董海二,吴氏,所生子孙留董家坝风箱营三步两洞桥居住(后分徙平昌、巴中、通江三县如青龙、坦溪、兰草、大罗、鼎山、风溪、中和、铁佛等地);
          董海三,张氏,所生子孙一迁巴州三江口苦水坝,一迁南江县长池秧田坝居住;
          董海四,马氏,所生子孙一迁陕西汉中城固县文川坝(场)居住,一迁西乡县鱼肚坝居住;
          董海五,胡氏,所生子孙一迁绥定府达县董家坝居住,一迁达县石梯坎居住;
          董海六,李氏,所生子孙一迁保宁府南部县东滩坝居住,一迁成都华阳县居住;
          董海七,岳氏,所生子孙一迁顺庆府仪陇县居住,一迁通江县东河坝居住;
          董海八,周氏,所生子孙不知去向;
          董海九,郭氏,乏嗣,其家产舍与上董家坝华严寺(解放前后毁)。
          说明:
          一、上述史料是解放初董家坝 “风箱营三步两洞桥”董友忠、董友孝、董大培在董家中坝祠堂“神主牌”上手抄保存至今的,且有清同治3年的两本族谱、13年的四座碑载证实不虚;
          二、上述祖先经历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杀戮、天灾、瘟疫、虎患至康熙晚期,也许很多祖先都没有留下后代,而有幸留后于世的,已衍繁280多年,约12---13代人了;
          三、建议各位网友(宗亲)不要以自已的谱系去稽查寻根。以上述董氏一脉而论,董海一……海九之后,还过12—14代人,(约过了250—280年,即清嘉庆—1800年前后)才开始议今日还用的字派,以宗派对照寻根不科学也未必能对路。好的办法是:查自已祖先口传或有碑碣、宗谱等文字记载的地域(小地名)名称:如上述董氏的鼎山、大(代)罗、龙背场、青龙(林)坎、小屋基、黑马山、五台山、三步两洞桥、风箱营、坦溪口等;历史典故如“张献忠围鼎山寨”、“兄弟分家打烂一只锅,分锅边董、锅底董”、“逃白莲教”等,哪怕有一条相关的信息都值得探索。

3、关于董氏贡生上、下院子确切的修造年代,既无文献记录,亦无碑文可考;一时难以认定。

我们访问当地村民,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属于枫顺乡小院溪村;贡生院子所在地为小院溪村二组,老地名叫刺猪坝,贡生院子就修建在刺猪坝的严家沟附近。查2009年所填写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记录,下院(即大四合院)中心的坐标为北纬32°15′18.48″,东经105°04′29.2″;海拔高程为1042.4m,距村委会驻地约1000m。

经村民介绍,我们又找到董氏贡生院子的后代,董彬先、董彬生等人,访问他们祖先修建上、下院子的情况。

据董家后人介绍,他们家族是清代早期由湖广填四川而来到此地的。祖籍为湖北麻城孝感,经青川大石坝居住后迁过来的。

经了解,董氏贡生上、下院子应为祖先董茂发所修。 

2009年普查后,2014年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又派员到现场了解,由于董家没有遗留族谱,董茂发生卒年代已无可,为落实董家院子更加确切的修造年代,文管所对留存的两处董家清墓进行了考察,其中有一座墓葬为董大福之墓,在其碑文后人的名字中,发现了董茂发的名字;为董大福的侄儿。可见,董茂发应为董大福的后代。

董大福墓修建于道光六年(1826),享年六十四岁,可见董茂发至少在道光年间已经存在;若果董氏贡生院子为董大福、董茂发所修,则修筑年代应在嘉庆至道光年间,道光在位30年,咸丰在位11年;共计41年。然后又历经同治14年,光绪33年,宣统3年,至今又过去了106年(民国1912~1949,3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018,69年。)。

按照董大福的碑文来分析,可能他应为董家从湖广填四川,经青川迁来枫顺乡小院溪村的先辈了,因为碑文上排了董茂发为其侄儿,董大福去世时,距今已192年。董大福享年64岁,应该生于乾隆27年。设若他30岁率家由湖广填川,经由青川大石坝迁进雁门山区的枫顺乡小院村并主持修了上院,估计在35岁左右吧,则上院大约修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那么,设若20年后由董茂发修下院,则下院大约修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6)。由此看来,上院修成距今约221年,下院修成距今约202年。

查阅《江油县志》光绪版的卷十六《科名志》,从宋至清光绪,记录江油籍人士科名;其中从明恩贡到清光绪各类贡生,计有明恩贡2名,岁贡2名。清恩贡29名,拔贡31名;岁贡153名,以上均无董姓人氏,仅在光绪年间有一名姓董人氏,其名董兰;为光绪年间岁贡生,未记录具体乡镇人氏。

显然,这个叫董兰的贡生与修造雁门山区枫顺乡贡生院子的贡生没有关系。因为在光绪登基的1875年,这里的上贡生院子早已存在了78年,而下院也存在了59了。再者,根据当地人介绍,董家是湖广填四川而来的外来户,在《江油县志》的《科名志》中本来也就查不到外籍人氏的科名。

关于湖广填四川,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了。

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乃至陕南的人丁锐减,应该从宋、元时期就开始了。长期的宋、金战争,本来就导致四川的大量人丁减少,紧接下来的就是更为激烈而残酷的宋、元战争。

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所到之处,烧杀掳掠,一片废墟。尤其是在四川,经历了长久的拉锯战,最后在合川的钓鱼城,由余玠、王坚、王立等将士独钓中原36年抗击蒙古铁骑,整个四川盆地,包括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的汉水谷地、秦巴山林,生灵涂炭,一派荒凉。

尤其是四川,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的十分之一!

紧接下来就是元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剿四川等一系列的战争,以及战争之后的水、旱、瘟疫……到了清初,四川全省残余人口仅约为60万。

《江油县志》记录一则笑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万瑞麟莅任时,犹一片荒芜,户若晨星。往省谒,长官问及邑中人户若干,对曰:“成万。”长官惊曰:“何若是盛?”对曰:“城中唯有一城隍庙、万知县而已,无他有也!”闻者不觉大噱。(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