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中的第一神秘分子,终于被找到!

 我是天选小丑 2019-04-19

在今天的宇宙中,我们看到物质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复杂的结构,比如行星、恒星、星系......

但这一切都是从何而来?

回到138亿年前,在大爆炸后,宇宙非常炙热。那时恒星、星团等还没有出现,有的只是少数的几种元素,其中大部分是。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和冷却,在大爆炸核合成时期产生的轻元素便开始结合。

科学家认为,在大爆炸的10万年后,中性氦原子(He)与质子(实际上是带正电的氢离子,H开始反应,形成宇宙中的第一批分子HeH⁺(氦合氢离子)。这是宇宙演化的第一步。


○ 氦合氢离子是早期宇宙形成的第一批分子。| 图片来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

之后,HeH⁺与氢原子反应,创造了形成氢分子的第一个路径,这为第一批恒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之后,在宇宙的漫长演化历史中,恒星逐渐创造了宇宙中的其他元素(比如碳、氧、氮等)。尽管HeH⁺在早期宇宙历史上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但在过去,科学家一直没有在星际空间中寻找到它的踪迹。

我们知道,氦本身是一种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原子结合。但在1925年,实验科学家设法让氦与氢离子共享一个电子,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了HeH⁺。但是,我们真的可以找到这些诞生于早期宇宙的第一批分子吗?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找到它们,因为它们在很久以前应该就已经消失了。

然而,到了1970年代末,理论家预测这些分子很有可能在行星状星云中形成,因为在那里有着与早期宇宙相似的物理条件。但40多年来,科学家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这使得相关理论也受到了质疑。

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学家Rolf Güsten表示:“宇宙的化学始于HeH⁺。长久以来,由于缺乏能证明它存在于星际空间中的确凿证据,使得天文学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

2016年,天文学家再次瞄准了一个年轻的行星状星云:NGC 7027


○ 行星状星云是一颗低质量到中等质量的恒星(比如我们的太阳)在耗尽其燃料后,将其外层抛出而形成的。外层的气体膨胀进入太空,形成通常有着环状或气泡状的星云。大约200年前,威廉·赫歇尔称这些球状的云为行星状星云,因为它们像行星一样是圆的。在行星状星云的核心,会留下一颗炽热的白矮星。图中显示的是行星状星云NGC 7027

○ 行星状星云是一颗低质量到中等质量的恒星(比如我们的太阳)在耗尽其燃料后,将其外层抛出而形成的。外层的气体膨胀进入太空,形成通常有着环状或气泡状的星云。大约200年前,威廉·赫歇尔称这些球状的云为行星状星云,因为它们像行星一样是圆的。在行星状星云的核心,会留下一颗炽热的白矮星。图中显示的是行星状星云NGC 7027| 图片来源:WILLIAM B. LATTER/SIRTF SCIENCE CENTER/CALTECH, NASA, ES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