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老先生的祭文 深度拓宽兴平民间“送老人”全程

 汉茂油桃 2019-04-19

今日微信公众号头条 兴平西城多媒体编辑部  恭祝您的稿件到来


王老先生的低祭文

英魂已随清明去,德范常昭故里人,---------沉痛哀悼王老先生;

王老先生   旧照

    各位乡党:泪洒清明、王门不幸!老父辞世,儿女悲痛:值此春风荡漾,清明祭祖之时。我们村又一位老人,即美丽、亚亚、改改、亚会、王美,姐弟妹5人之严尊,慈祥的老父亲-----王老先生,因寿高限止,重病染身。不幸于本年清明节走完了他80个饱经风霜的春夏秋冬。驾饭仙乡,与我们永别了……

王老先生    享年80岁

上图   请三代宗祖魂魄……

    王老先生虽辞别人世,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终生奋斗的精神,慈祥的音容笑貌!如山的伟大父爱,勤劳忠厚,乐于助人的美德风范,却永远扎根于父老乡亲、亲朋好友、儿女孙辈的心中。真可谓的是:身去音容存,乡梓留美名。

               兴平民间礼仪大师    野老   赵根生

民间礼仪大师  挚祭先生

     王老先生生于1940年,农历正月十二,出生于旧中国黑暗统治时期,也和全国贫苦农民家庭一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地不到半拢、房不过一间,和父辈兄弟多人挤在窄小、阴暗,透风不遮雨的地方,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穷苦日月!

    王老先生:成人以后,迎来了光明:新中国成立驱走了黑暗,全家才过上了翻身做主的生活,后来另划桩基,盖起了两间厦房、稍能安居,但由于地处水壕,每逢阴雨、潮湿难居,便几经申请,才在村上的关怀下,才迁居现在住地。盖起了两间土木大房,顺带厢房:改革开放之后,时代变迁,王老先生,努力奋斗、终于住进了前后楼房的现代化住宅。这真是:早年日艰,中年奋斗,迎来改革开放日月甜,几经拆迁、饱受磨难,换来楼房高耸全家欢。

     王老先生由于家贫,生计维艰,青年招工铁路,凤县出力流汗,苦干数年、努力奉献,铁路延展、饱受风寒。铺轨运石,夯基打纤;酷暑顶烈日,寒冬冒风雪;三年困难时,萝卜带主食;忍受百般煎熬,奉献青春于铁路战线。终于因家中人多劳少,只得返回兴平家园;

烧茶水的人

红白喜事离不开这些放铳的人

   王老先生回家后。白昼晴天辛勤工作,雨天编席以度难关; 也曾纤维厂做工,搬运货物谋生。也曾学习瓦工。技艺精湛。村中工地留下匠工美名,后凭瓦工技术度过终生。也凭热心、服务村中群众;东家修破房,西家砌倒墙;帮忙盖新居,拆迁旧破屋;赢得了四邻乡党的好评。这真是:修铁路、当瓦工,功在家国。勤耕耘兴家业,恩惠子孙。

邻居乡党帮忙的人

    王老先生疼儿爱女,关爱孙辈,关心他们的成长,供她(他)们读书,操心他们婚嫁,严教他们正直做人,他更是助人为乐。善待亲朋,乡党有忙,尽力相帮;  四邻有事,倾力相助,这真是:忠厚朴实、深施父爱,亲朋儿女爱戴;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父老乡亲敬重;

王老先生一生是饱经风霜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助人为乐的一生,也是值得我们怀念的一生。

    王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一生的功绩,奋斗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家乡父老,亲朋好友及后代儿女的心中。他的美德风范,千古长存!王老先生安息吧!

王老先生愿你身卧福地洞天,魂享极乐瑶天

已亥年三月初七晚

      本编辑部鸣谢野老  为编辑部荐贤荐稿

赵根生 74岁高龄老人,中共党员。兴平西城郭村人    原郭村学校副校长,兴平民间礼仪大师,擅长撰写 【民间趣闻、名人轶事】,【民间礼仪追溯】, 【兴平红白喜事民间礼仪】, 【农村人的媳妇有三爱】, 【人生三件事】, 【赵姓家谱】, 【过年习俗多部连载……】等几十篇文稿,先后被百度、新浪以及兴平多家公众号转载……    微信昵称:gcgs9277   野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