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西方朔老兄商榷关于文扬老师的文章及观点

 昵称535749 2019-04-20

4小时前

读了西方朔老兄的文章“文扬老师,请谨慎些!---兼论如何对待西方“伪造”文明史”,阅读量还挺高,评论区虽然批评意见不少,但似乎极少说到点子上去的,变成了缠斗(对于诸如古希腊历史是否伪造的问题、科学的问题这些本来就乱成一锅粥的问题,基本上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能进步)。

笔者不才,要说几句。

第一,呼吁各位朋友看文章要仔细,别文章还没清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没精准get到,就一通议论上来了,徒逞口舌之利,既不能提高自己,也不能帮助别人提高,还惹的相互怼,甚至谩骂。

第二,如果只是意见,那可能大家永远也不能统一,那就意味着永远要相互怼。就比如文扬老师此文,你非要去表达所谓的不同意见,那肯定是有的说的。但是意见只是意见,重要的是你得有个比文老师更高层次、更高明的框架,把文老师的东西还有你自己的意见都能兼容了,那才是真的好。大家也能跟着学习进步。否则就只能开撕。

第三,呼吁大家多介绍你心目中的大师的理论和观点,也就是说,发评论时尽量注明一下你的观点来自谁,或在谁的观点之上有深化、推陈出新。这样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学习进步。毕竟,我们一定程度上还都是俗人,需要一些光环的加持,我们才会多一点重视。当然,这样做,也有利于将那些张嘴就想怼习惯的朋友能三思而后行,这样,评论区的无谓的撕逼就少一点。

总之,大家是来学习进步的,不是开怼取乐的。照着这个原则去做,我们的学习环境能更好点。

下面附上我对西方朔文章的评论:

阁下似乎有点莽撞了。

1、先说你此文的动念和立论就是没认真看文扬文章的理解偏差,所以似乎搞成了竖了个靶子自己打

文扬老师在其文文末已经说明:

“具体的历史事实不一定是虚假的,所以不必去纠缠什么“希腊伪史”、“罗马伪史”,毕竟挑战者并不占有历史材料上的优势,没有说服力;但通过借鉴中华文明史的历史经验进行对照衡量和逻辑推理,即可以判定,贯穿西方版“西方文明史”的那个线性结构,就是伪造的,是霸权工具。而这一点才是问题要害。”

文老师点的问题的要害你没抓住,你却抓住了文老师已经说明不是要害问题(不必纠缠,也不占材料上的优势,但其真假都不影响要害问题的结论)的问题,然后自己在那热烈鼓捣,这是自说自话啊。

2、关于文老师点出的要害问题,提供给阁下另一篇文献看看,你就更能明白文老师的文意了


这篇文献就讲了西方(实指欧洲,老欧洲)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统治合法性,而编造各种“帝国正统论”,其中典型的是“帝国转移论”,说白了就是八竿子打不上也打成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

3、我对自然科学产生于西方的看法

阁下文中的“有人”不知是否包括我。不管那,我在拙文


中提出了六个层面的问题,其中第一层、第二层、第五层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以问带答表达我的观点)直接跟你在文中的诸多反问、诘问(关于西方为什么搞得了自然科学)有关。阁下不妨参考一下。

4、关键词

我倾向于用关键词“移植”或“嫁接”来表示近代西方对于古希腊文明尤其是毕达哥拉斯一脉的科学(古希腊意义上的科学,见吴国盛老师著作中的表述、定义)传统的“拿来主义”式的运用。

这样既可解释近代西方凭着“拿来主义”在新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率先(原因在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说“穷则思变”)崛起,又可解释现在中国的迎头赶上并渐有再次超越群雄之趋势。

其实阁下的文中,既肯定西方先崛起,又肯定中国当前崛起,但是你的西方文明一脉相传的观念在解释这两者上是矛盾的,你自己都没注意到。

5、关于文老师提出的“没有人会认为这块大陆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文明”的观点

这当然是确定的了,不知你疑从何来?

《马可波罗游记》可是掀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向往啊,书中把中国写成了一个遍地黄金的国度,可见人家的艳羡。

大航海是搞什么?地理大发现又本来是要做什么?还不都是为了要找到通往马可波罗书中那个无限美好的国度的海上通道吗?以至于找到了美洲大陆,但仍错误的认为到了东方的印度,所以美洲土著人才被叫成了印第安人,这个印第安的词语就将错就错的用下去了。为什么要千方百计要通往中国,那是为了抱大腿啊,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还记得大大到访法国,马克龙赠送的书么,《孔子论语导读》,15世纪(?)编的,那时欧洲的思想家们绝大部分是对中国赞不绝口的,是标杆,是榜样,这些大咖认为欧洲就该照着中国的样子学。你看当前各国用的官僚体制和公务员制度,这都是从中国学的啊,现在还在用着呢。

所以,那时的欧洲人“没有人会认为这块大陆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文明”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可理解的,有什么可怀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