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龙缺首与青黄不接时代的山东文学| 新东媒评论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9-04-20

从山东省作家协会换届谈及当代文学的有关问题

文| 鲁小东

 

   (图片/著名作家 张炜) 

谈当代山东文学,就必须从谈张炜开始。

作为文学重镇的山东省以著名作家张炜先生届终而止视为最近也是最重要的这次换届成为山东文学史上的具有里程碑式的一个历史回顾节点。

与外国不大相同的是,作为中国特色的作家协会性质虽然是群众团体类,但实际是赋予一定级别的政府供养单位。作为正厅级别的省级作家协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作协主席这个岗位又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卸任。

山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张炜年龄按正厅级年龄已到,作为实力大家其人在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而光荣且体面地隐退山东作协当家。虽然这种人事变动并不影响作为不同一般的职业作家张炜的写作规律与进度,但在张炜退位后的山东文学界曾引起不小的“波澜”……… 

      (图片/著名作家 张炜)

张炜之后怎么办?山东文学界谁来挑大梁?谁能挑起来?

按作家协会的章程规定与上下作协系统一般规则,每次换届必须补充相当数量的兼职副主席。他们在作协不上班、不发工资、没有上级组织认可的相应职务级别,但人选基本是足足可以代表各文学门类最高创作水平的作家代表。就是这么一些个兼职在向来“善于起哄与相轻”的文人堆里给闹得不可开交起来………

鉴于考虑正值当时全国重要活动的氛围营造,据说山东省委主要领导与组织部门研究后决定“避开锋芒”,将作家协会换届工作暂时搁置延期才使得“这场山东文学界之内部纷争热潮降温”。

这场因换届而带来的山东文学界的众声喧哗,问题的问题就是:环顾当代齐鲁无论写作实力与影响力如今很难找出与张炜之实力匹配的作家,也就是领头羊、领头雁的效应。

山东以及全国文学发展按常规主要衡量实力与发展的指标是:小说创作水平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力量。山东作家群中还有一位实力派,曾任日照文联主席兼任省作协副主席的全国知名作家赵德发,组织部副部长出身,组织信任、基层历练、创作实力等俱佳,完全可以荣任此位。但其人遗憾地已由正县级岗位光荣退休,而省作协主席为正厅级,显然是不可以的事,除非省级作协主席取消级别,因为省级作协主席与主持工作的党组书记必须是正厅级。

我认为有一个党组书记掌握宏观方向就是,作协主席可以是无级别的重要作家,一个或一代文学符号,然而在中国行业层次改革是如此之慢,所以选个作协主席——宣传协调组织部门那个难啊!都在绞尽脑汁,往往搞得都不满意。

而张炜这样一个在山东文学界具有灵魂和领军人物的作协主席的退位一段时间是令山东文学界感到很空茫,文学界的凑在一起闲杂,说起来都感到纠结。

毋庸置疑,一个地区优秀与超人的当家主席有很好的影响带动力。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在被新媒体强烈“挤压”文学阅读环境的今天,当家人的文学威望更是需要,然而山东群龙缺首还是出现了,青黄不接更是其前奏,所以山东文学地位实际在近些年里在全国的地位落后了些,这也不是哪个人与哪个班子的问题,文学创作事业是需要勤奋加天才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搞搞补贴弄一批签约作家和一些貌离神合的文学奖或运用哪个机制与政策就可以完全搞定的事。或是巧合,近年来山东这个经济大省的文学创作像经济指标一样都在疲于跑追,站在全国位置看,文学与经济一样还是出现了不小的距离,表面的繁荣代替不了内心的虚脱。

如果说张炜是山东文学的一面大帅旗帜;那么莫言是山东文学的一个深刻符号。

(图片/著名作家 莫言)

莫言的荣耀最终属于广义的中国文学,似乎与山东文学发展看上去有些不好言说的距离。甚至教育界认为他的出现与现象实际完成一个很重要的根本问题:世界语种对于“中国汉语的认可,不仅在国外也在国内,重视提高了大学汉语言教学的份量”。

如今山东省作协新班子组成后,思路新,办法多,力度不小,不仅讨得了很多文学发展和支持办刊的新政策,而且在链接培养新生力量方面确实做了不小的成绩。很多评论家指出:看似山东文学近几年领航名篇出现写作荒,但经济大省自有与之匹敌的文学基础。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存储丰富,待到他日出笼,必有轰动之作。

笔者渊源齐鲁,上上下下良师益友颇多,问题点出,不再赘笔。

我想在全国领军多年的山东文学其遇到的问题一定是这个时代全国遇到的共有的问题,我们回头思考一下中国的当代文学。

当代或是近几年中国文学要说繁荣,那就是莫言获奖后突然掀起了的那一段“非亲非故”的全国文学热潮,也可以说是简单围绕“莫言图书热”带来的热潮。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自“稀里糊涂”的朦胧诗后,从此而引发的热闹有些年头没有出现过,国人的贪图热闹与好奇据此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围城内外”的狂欢之后很快还是被汹涌而至的新电子属性产品与经济的虚拟与波动带来的更多人的内心的忧虑占据。

过去生活拮据欲望微小时代依靠文学来解决精神世界问题,只要精神问题解决了,人就满足现有条件而有志气且很体面地存活,但文学化后时代是实实在在的经济物质的欲望时代,遇到经济波动或物质欲望无法解决,文学不再会是解决精神的一剂良药。

行至此深,如今缺乏的是没有震撼与穿透心灵的优秀的文学食品可供大家食疗精神之饿之困,人群的奋斗更多是依赖经济物质生活的提高,所以都说“累”都说“忙”,这就是现实面临的大问题。人群对文学对阅读的渴求开始更多地依赖更方便的网络电子产品寻求快捷获得的“快餐化阅读”,网络电子产品带来的无所事事东张西望而可以同时进行的听读快乐远远胜过枯燥而需要低头识别才可以达到的效果,这是想找回那个“文学阅读时代”的疼痛之处。

时代的认值标准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今哪个还再去宣扬“文学之大好形势”甚或是“文学回归时代到来”,这些都是不科学不严肃的,应该理性看待。

时代发展是一切的前提,文学是伴随时代行走的。

在没有网络与微信的时代,甚至电视壳子也缺乏的时代,文学世界是很多人的理想,但始终是少数人,不要好大喜功。我想谈及的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群对原来通过依靠文学作品可能理解认识的世界与个人认知的现实发生的事件有了根本性区别,文学不再是可以影响左右个人行为的认知主要渠道。

当然我们也不会仅仅依靠文学来解决人生与世界观问题,我们说的是文学的力量已构不成人生的主题内容,时代发生了变化,当下文学作品很难打动人心,所谓销售数字都是“虚假炒作”,就像电影票房一样存假。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内容。比如长篇一年生产很多,实际看的不多。比如反腐片《抉择》比如当年的县官志《新星》等很多反腐类作品,现在估计拿出来就没人愿意看了,因为比这些更曲折的内容与更高级别的人物的贪腐故事早已在网络有了详细的故事性延展式报道,更现实的例子在人群都司空见惯了,文学作品不再是他们的首选,更快捷的网络已把故事的里外里外都说个通透了,你个作家还在虚幻或虚拟些啥啊?!看一个新闻深度报道比看一部繁琐的长篇小说更直接更痛快,所以也有部分创作者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天马行空式的“文学制造”,这也足以说明当代文学的缺失之处。

我特别认为:具有新闻性的深度报道实际大大挤压了文学的部分生存空间,特别是来自大量网络与自媒体公号的政治性和反腐类题材,作为其延伸的影视链条也受到了影响。对于正面典型的题材,人群也很难接受了,因为人们对现实更贴近关注。

所以文学实际被时代发展或科技发展逼上了羊肠小道,所以文学作品在现实发展面前的拓展空间在哪里?文学在这个时代需要反映揭示什么?那么多长篇的数量都在写什么东西?你写的东东人群确实因需要而观阅吗?

当代文学的前期已经在时代发展面前落伍了,根本没跟上趟子,产生的很多作品特别是代表文学发展的长篇人群根本不需要也不买账,因为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依靠翻看网络电子产品而消解寂寞与理解人生,文学不再是阅读主流,文学组织主管部门也回避这些问题,因为文学作品的主流产生渠道确实不是靠出几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虽然一直在出文件试图推动文学进一步发展繁荣。

近年随着网络的开放其传播与阅读在一定程度的解禁,对文学阅读带来的冲击很是强大,特别是对文学报刊的压力。对于国家财政资金扶持党报党刊后,《人民日报》电子版由原来的收费阅读现已经改为免费阅读,更多的党报党刊也会放开免费阅读,实际党报党刊电子版除去专业机构与研究者需要付费使用外,对于大多数的人群来说根本不需要付费阅读,在政策支持下与实行收费实际缺失很多读者的情况下,此类报刊决定放开阅读,因为现实环境下有人真的去认真阅读一份报刊很是难得。我需要浏览最快的信息,甚至一般是看看标题就是,手机微信一点就得到,何必去订阅什么电子版?从此想到大量的文学报刊在此环境下内容不上网展示是很难的,从大量文学报刊微信群互动看,文学报刊必须通过网络实现更大更广空间推广推介,阅读习惯的更新势必逼迫传统销售订货平台变换,传统订户的大量缺失,是时代的“自然与善意的威逼”,这也是文学报刊的无奈之举。

在当下环境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与生产比起以往历史进程中更难,新时代环境下也逼迫作家眼光与思想步步趋上,必须开始审视自己与时代同行的步伐与思维。

时代改变了一切,也势必改变着文学。

新东媒
XDM
联系

dytvz@163.com

054683261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