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上海17岁男孩跳桥身亡: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才是最好的家教

 赫赫古诗词 2019-04-20

本文参加了【子女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昨晚,一名17岁在校职高二年级学生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轻生的新闻迅速登上热搜。

4月17日晚上,一名17岁高中生在上海卢浦大桥和家人发生争执,随后他从桥上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5秒钟,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

男孩在一刻,必定绝望极了。

新闻上说,男孩是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母亲的批评后,跳桥自杀。

能够让一个17岁的男孩,放弃生命与母亲对抗,不难想象他遭受到了怎样的语言刺激。

一个在高架桥这样危险的地方,都要停下车来教训孩子的母亲,平日里与孩子的沟通该有多么槽糕。

有时候,言语真的会变成刀子,杀人不见血。

那个时候,如果母亲好好跟孩子说话,如果两人没有冲动,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总会让人想问,这件事问题出在哪里?父母批评教育的方式,或是孩子的心理承受压力问题?

有不少网友说是这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弱,一点受打击的能力都没有。

实际上,这就是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我们只看到孩子纵身一跃,却没有看到他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有过多少个孤立无援、绝望无助的时刻。

也不知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他的世界如何瓦解崩塌过……

事实上,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

当老师的朋友说,在她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真真地见过被父母逼地无路可走的孩子。

去年就见到一位家长拉着孩子跑到教室办公室,当众逼问孩子的数学为什么不能考到130分,还说就算是个傻子认真听讲就能考好,你为什么就考不好,你就算是去死,也得给我考好!

办公室里全是老师,孩子全程低着头,在众目睽睽下,孩子的心里该有多难受。

很多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也是家长的希望,但是,为什么会一点儿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

为什么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


之前在微博上有看到扎心的内容:

四川一位小学生在作文《说说心里话》中控诉:爸妈宁愿和网上不认识的人聊天,也不愿放下手机,和自己面对面聊天。

老师布置这篇作文后,她不知道怎么写,于是回家向妈妈请教。可是,「妈妈当时就在玩手机,也没有认真听我说的样子。

她说:觉得有时候太孤独了!而班上其他同学也举手表示父母有类似的情况。

一个男孩哽咽着吐露了心声:「每一次有委屈,想跟爸爸妈妈说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现在我就渐渐养成了有话说不出去。」

看到这,不少父母都需要深思。

很多时候,多点耐心给孩子,孩子会比你想象中优秀。好好听孩子说,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甚至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当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慢慢变淡、变冷、变僵的第一步是:有话想说,父母却不愿听。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不倾听,不沟通,忽视孩子的感受,一味地去责骂,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曾经有人问,世界上什么武器最厉害?

是家长的无端责骂。

语言暴力,其实比我们想象中伤害孩子更深,不会在身上留下伤痕,但是心上的伤口甚至还要比身上的伤口留存更久,影响更坏。

"当失望攒够了,就会离开"。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以下是实验截图

1、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

2、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

3、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哭泣。

实验证明: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其实当孩子不再用哭泣来寻求安慰的时候,或许就是他攒够了失望已经放弃的时候。他知道,再多的声嘶力竭的哭喊,可能都无法得到母亲的回应和重视。


小时候父母溺爱,从不向孩子说“不”,孩子撒泼打滚要挟父母一用就灵。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父母要求越来越高,孩子会想你们管得越来越多了,撒泼打滚都不太好用了,那最高级的要挟方式就是自杀。

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该如何面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面对3到6岁的孩子撒泼打滚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个训练,把孩子关在卧室里,自己和孩子一对一,不要任何人来插手,放任孩子去哭去闹,但要做到四个不要

不要骂孩子

不要打孩子

不要说教

不要走开

等孩子哭累了,关心一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适度地教育孩子,跟孩子说, 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没准可以考虑你的要求,鼓励孩子跟父母交流,从小就让孩子明白,哭闹是没用的。

那个从高架桥上跳下去的男孩,让我想到《死亡诗社》里的尼克。

尼克在学校是个光芒万丈、人见人爱的少年郎,他自信友好、对一切充满热情。

但实际上,他有个永远不满意他的父亲,逼着他选自己不爱做的一切。

他想报名剧社,父亲假意答应,但永远不给他签字报名,永远无视他的请求。

在剧团的表演中,他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父母一把把他拽回家,强迫他退学

最终他在被父亲“杀死”之前,戴着花环,开枪打死了自己。

我们能说他太脆弱吗?我们都不了解他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父亲抱着尼克的尸体歇斯底里的时候,才明白儿子一直努力向自己辩解、抗争的是什么,可有什么用呢?他以前也从来不听他在说什么。

孩子从桥上跳下去,他的妈妈捶地大哭、悲痛欲绝。而这个故事还会一直上演。

自以为是的父母们只要没有失去孩子,就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把孩子逼得离悬崖有多近。

即使是你指着窗户,希望他们可以听听你的想法,他们也只会挑眉冷笑:

你跳啊!

大人的冷笑,早就一遍一遍的杀死了孩子。

父母用冷言冷语和批评教育来殴打孩子,孩子就用跳楼、自杀的方式来报复父母。

这场过激的复仇,没有一个赢家。

出了事大家都说不要语言暴力,可我觉得,问题的核心是尊重。

如果是抱着尊重的心态,跟孩子平等对话,就算再逆反的孩子,也会停下来想一想。

尊重孩子,好好说话,好好沟通,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和痛苦,又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靠辱骂和打压,孩子永远不会长成你想要的模样。


一个教育家做过一个实验:

当一个人遭受到不尊重、攻击的时候,他的痛苦程度和肉体上的疼痛是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不尊重、辱骂他人,跟直接殴打没有区别。

孩子最不想听到的话:

最期待父母做的事: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他们没有成年人的防御系统,何况是来自至亲的敲打,他们又该如何消解呢?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优秀,可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个优秀的父母。

对你来说,孩子是你身体里的一部分,可对孩子来说,你是整个世界。

如果你的孩子犯了错,请你尊重他,尽量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一股脑的倒在他身上。

他是你的孩子,不是垃圾桶。

发生任何事,你都应该让他知道,你爱他。

毕竟,这才是家人的意义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