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读不下去西方文学?

 萧宝卷 2019-04-20

在高中课本上初次阅读了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


当时就觉得这篇到底写了什么?没有任何情节,就是两名流浪汉同一时间,来到同一地点,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可戈多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结尾也是开端的重复。


全篇着墨最多的就是两名流浪汉的对话,但是他们的对话毫无头绪,杂乱无章,每个字我都认得,但就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当时的我完全不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只知道这是篇名作,好在哪儿,完全看不出来,甚至还怀疑这里面的人都是疯子吧。


《等待戈多》舞台剧照

 

为什么那些奇妙而伟大的作品,我却看不懂?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翻开了托马斯·福斯特的《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


这本书其实是《如何阅读一本文学说》的青少版,书中的例子大部分也是比较熟知的作品,比如《暮光之城》、《哈利波特》。


我之所以选择看青少版,是为了更方便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关于西方文学的底层逻辑,也更合适没有大量文学储备的小白阅读。

 

01

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

 

西方文学之所以看不下去、看不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只理解了表面的故事,却看不到故事背后的联系及意义。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故事,我们都能用三两句话就把这些故事给讲清楚,但你发现了没有,讲来讲去似乎故事都大同小异,我们很少能看到或听到,任何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

 

就如托马斯在书中说的那样:“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

 

既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那优秀作品都是靠什么而创作出来的呢?或者说他们创作的源泉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列出了西方文学创作的三大基石:圣经、莎士比亚和神话

 


《圣经》包含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原型,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一位老渔夫在84天捕鱼徒手而归的境遇下,毅然决定只身出海,历尽千幸万苦,终于捕到一条重达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却又苦于身单力薄无法将大鱼拖到船上。一路艰难游走招致鲨鱼群的不断攻击,最终的战利品是一副骇人的鱼骨架。

 

如果单单看很像一个冒险的故事,稍微深入一点可以看到自我突破、自我成长,再深入一点可以看到自我救赎的圣经精神。


比如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在海上捕鱼一无所获,接下来的三天征服马林鱼和鲨鱼群共八十七天,八十七天是《圣经》中耶稣从受难到复活到永生的时间,老人八十七天的煎熬以精神胜利告终,暗示了救赎的神性。


数字3和7也是神圣的。耶稣经历死亡到复活历时三天,老人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了三天,期间三次向上帝求助,老人七次提到希望和马洛林在一起。


马林鱼是老人第七次尝试杀死的,先后有七条鲨鱼夺食被杀。一系列数字层层揭示了《老人与海》和《圣经》之间的隐喻关系。

 


而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神话也是如此,我们能在许多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看到他们的影子。


比如电影《特洛伊》的改编就是根据古代希腊罗马神话。相爱的男女,不顾家庭的反对,死也要在一起,这难道不是罗密欧和朱丽叶么?

 

许多文学作品,看上去故事或许都是一样的,但是背后的隐喻关系,如若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往往看不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你看任何一部作品都像是一个新的故事,它并没有和你已有的阅读经验产生关系,你也看不到故事下面事物所指代的意义。

 

02

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如果你第一次见一个人,可能会被他的外表所迷惑。

 

我有好几次都因第一印象而误解一个人,基于第一印象,我就开始判断和评价一个人。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往往容易掉入印象的怪圈。


但当我和这个人接触多了,越来越了解这人的过去时,会发现原来那些判断和评价都不客观,甚至还有背离的趋势。


其实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是如此。当我们不了解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我们常常就会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故事上,也就是文章带给我们的第一感。



还是《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作者海明威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区的一个公理会教友家庭,自小不安分的他拥有一腔爱国热情。


1918年5月,已经是一战末期,他以记者的身份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赴意大利执行任务时在前线被炸成重伤,治疗三个月后重返前线直至停战回国。这样的经历使他在文学创作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硬汉”形象。主人公有拳击手、渔夫和斗牛士等勇士角色。

 

一战后,欧洲社会的文明和价值观发生改变,消极悲观情绪弥漫欧洲和美洲,人们认为上帝不再降临人间,撒旦则占据着人世,人们开始注重物质享受,放弃精神追求。海明威一直在物质和精神之间权衡,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海明威创作出了《老人与海》。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思想产物,而作者的思想和所处的时代脱不了干系。

 

只有对作品的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到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灵魂才会挨着更近,也更能深切的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03

一切的外在都有其隐含的寓意

 

一切的外在包含了:季节、天气、地理环境、人物外貌特征、疾病等等,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任何细节都有其所隐含的寓意。或许是人物的内心,又或者是人物的命运,又或者是对现实的批判。

 

就如托马斯在书中说的“也关风雨也关情。”

 

就拿大家比较熟知的《权利的游戏》来说,龙妈丹妮莉丝· 坦格利安于风暴中降生,但是她却一直生活在骄阳炙烤的旱地,她出生时的天气与她后来一步步登上铁王座时所经历的种种一切,其实都在暗示世代为奴的人们对自由的极度向往,正如这片土地对雨露的热切渴望。



同时,我们也能在许多作品中看到人物都患有某种疾病,而这些疾病也有其存在的意义。比如肺结核,就表现了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无望。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戈蒂埃生活在香华中,但其内心却感到无家可归。她疯狂地寻欢作乐麻痹自己,但内心却讨厌这种空虚的生活。


《红楼梦》中林黨玉虽然身处豪门大院,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但寄人驚下的感伤和孤独却时时缠绕着她,令她忧郁、痛苦。

 

她们的疾病与其说是生理的,不如说是心灵的。


正如身患肺结核的卡夫卡在1920年致米菜拉的信中写的:“我患的是心理疾病,肺部的疾病不过是我心灵疾病的蔓延而已。”


说了那么多,托马斯·福斯特的《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就像是通往西方文学的一把钥匙。


他把文学作品中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元素,拆解分析了给我们听,让我们了解到这些看似无用背后的意义。


当然,你也可以忽视这些,单纯的看做一个冒险故事、爱情故事又或者是悬疑故事,但这么做的结果,你永远无法知道这些故事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人始终在故事中理解世界。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