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白云73 2019-04-20

作者: 沐子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退休则以70岁为限,在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他们为官经验被视为国家的财富。在这些老年官员中也不乏老当益壮者……

北宋朝宰相最高寿者当推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今属山西),出身官宦世家,享91岁,他是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重臣,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其祖先据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齐国的陈公子完,本姓敬氏,后来因为避皇帝讳而改姓文,神宗末年(公元1083年)文彦博已经获准退休,在洛阳准备要安度晚年。

文彦博21岁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人生。

文彦博从知县做起,到被任命为宰相只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可以说仕途十分顺畅,他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原因是北宋王朝对进士出身的官员特别看重,而且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我们通常讲,有才能的人不愁没有晋身的机会,金子总会发光。文彦博的机智过人、勇于担当、临事果断让他在官场博得了很大的赞誉。

当时文彦博入仕不久就审理了一件大案,也借此使自己声名鹊起,这就是“审理刘平案”。当时刘平身为边关大将,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然而他的监军黄德和却临阵脱逃,引发全军溃败。

刘平虽然杀敌无数,但最后还是身负重伤,力尽被擒,最终这次战争以北宋失败而告终。为了逃脱罪责,黄德和以重金收买刘平的部属,毁谤刘平投降胡人,致使刘平一族二百多人蒙冤入狱。

文彦博当时担任监察御史,奉诏查此案,经过仔细调查,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然而,黄德和打仗不行,做官却颇有一套,其党羽遍布朝廷,为了推翻判决,他居然说动了朝廷指派其他的御史来代替文彦博。

文彦博当时官阶甚低,但他面对权利压力,凛然不惧,对前来接任的御史说:“朝廷是担心我无法做成判决,才派你来代替。现在我已经做成判决,如果有任何差误,我愿意承担一切过失的责任,同你没有任何关系。”结果,黄德和及被收买的刘平部属全部被处死。

文彦博为官,常有深谋远虑,对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总能预见未来的发展,从而早做准备。

在担任河东路转运副使时,看到河东路所管辖的鄜州城与西夏相邻,然而往城内运送粮饷的道路却迂回绕远,不易行走。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城外的银城河边有一条唐朝时修建的道路,是通往鄜州最近的坦途,可惜荒废已久无人治理,人们也从不由此通行。

文彦博上任以后,亲自带人修复了这条故道,使通往鄜州城的路途近而好走,同时他还命人在城里积聚了很多粮草,当地官民都不明白他此举的深意。后来西夏元昊果然准备率军来进攻,却看到鄜州城早有准备,只好撤兵而去。

文彦博任宰相时,北宋与辽国达成了和平协议,数十年间国家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然而军队数量却年年有增无减。

他认为在和平时期国家没有必要保持庞大的军队,军队过多会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造成国家财力衰竭,因此,他找到枢密使庞籍,一起讨论减省军费的事情。

裁军一事被提交朝堂讨论的时候,许多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指出:“往年朝廷担心灾荒年间会发生灾民暴动,于是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现在如果执意裁军,恐怕这些被裁减之人会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

宋仁宗听了这两种不同意见后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现在国家公私困竭,冗兵是个重要的原因,如果因为裁汰冗兵而发生变故,我甘愿朝廷治我的死罪。

最终朝廷采纳了文彦博的意见,裁汰冗兵达八万之多,国家财力得到大大舒缓,裁军后也没有发生任何变故。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文彦博多年身居高位,但他为人谦退、宽厚,从不以势骄人,在是非面前却不计个人得失,敢于秉公直言。

宋神宗熙宁二年,拜陈升之为相,当时文彦博担任枢密使(最高军事长官)。神宗以文彦博朝廷重臣,资格老,功劳大,所以把陈升之在朝堂上觐见的位置安排在文彦博后面。

文彦博对此优待坚辞不就,他说:自我朝开始,从来没有枢密使位次居于宰相之前的,只有曹利用任枢密使时狂妄自大,悍然站位在宰相王曾等人前列。我本人还稍稍知道一点礼节,不敢效法他的做法而紊乱朝纲。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按照一般理解,即使文彦博对此事不言不语,不推波助澜,皇帝也会顾及他的颜面而放弃起复一个小臣。

然而文彦博不仅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反而对皇帝说:“唐介这个人自担任御史以来,其议论多数时候还是中肯的,虽然偶尔也有风闻参劾的失误,但总的来看做御史还算称职,建议皇帝同意对他起复任用。”当时的朝臣们对文彦博的胸襟十分佩服。

在宋仁宗生病期间,文彦博曾经和富弼一起建议请求早立储君,仁宗答应了他们的意见。此事因故推延,后来直接促成英宗登基的是韩琦等人。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英宗知道文彦博曾经建议立自己为太子的旧事,当面对他说:“朕之立,卿之力也。”

文彦博连连推辞,对英宗说:陛下能够当上皇帝,完全是先帝和皇太后的意思,而且陛下登基的时候,我还在京城以外,是韩琦等人依照先帝的遗愿拥立的,我不敢自居功劳。

英宗说:话虽如此,但此事最初是你的提议,所以你还是对我有恩。

文彦博仍然不肯居功,到了神宗时期,有人提起仁宗立嗣的缘由,神宗说起这件事情,文彦博用以前对英宗的回答来回复神宗。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宋神宗说:你和韩琦等人在我先父继位这件事情上,就好像西汉丙吉、霍光等人拥立汉宣帝,虽然各自具体工作不一样,但都应该是此事的功臣。神宗下旨加封文彦博两镇节度使,文“辞不拜”。

文彦博早年曾经上书朝廷,说王安石等人“恬退守道”,希望皇帝下旨褒奖。

后来王安石名声鹊起,成为宋神宗最为属意的宰相人选。然而当神宗询问老臣韩琦、富弼等是否可以任命王安石为相的时候,这两人都表示反对,富弼更是直接推荐文彦博为宰相的最佳人选。

王安石由原来被文彦博提携一跃成为他政治上的最大对手,然而文彦博却对此不以为意。

北宋第一名臣:出任将相50载,辅佐四朝皇帝,活到91岁

在王安石为相期间,文彦博与他同朝为官,身处嫌疑之地,如果这时文彦博对王安石的变法新政有所议论,难免会惹人非议,说他有攻击政敌之嫌。

然而文彦博并不忌讳这点,遇到自己觉得不合理的事情,他依然就事论事,该说就说。当时朝廷里一些官僚看见他们政见不同,就有人自分门派,互相攻击。

神宗皇帝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决心非常坚决,处分了好几个攻击变法的大臣,但却从来没有怀疑文彦博是这些反对者的幕后首脑,依然对他褒赏有加,文彦博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高度信任。

文彦博晚年定居洛阳,作为四朝元老,多年辅弼,可谓穷贵极富,然而他待人接物十分谦和,尊德乐善,惟恐不及。

智激“假”御史、深谋远虑、谦恭宽厚、“礼让”政治对手,文彦博在官场沉稳老辣,从不刚愎自用,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战胜了官场上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挑衅,适当的时候也巧妙规避了和政治对手的直面冲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