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十八章怎么理解?

 谨身节用华 2019-04-20

第十八章 大道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 释

1、 大道废,有仁义: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书本近同;简本作“故大道废,安有仁义”。

2、 智慧出,有大伪: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书本近同;简本无词句。

3、 国家昏乱,有忠臣:帛书本作“邦家昏乱,案有贞臣”;简本“有忠臣”作“有正臣”。

4、 大道废,有仁义:是指人还没有真正揭示客观的、绝对性的“道之德”,人也就不会遵从“道之德”;那么人只会在人世间中遵从相对性的伦理之仁义。

5、 智慧出,有大伪: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实践客观的道德理性时,人主观思想的智慧就会产生诈伪。

6、 六亲不和,有孝慈:是指家庭不和,才显出孝慈。

7、 国家昏乱,有忠臣:是指国家昏乱,才产生忠臣。

语 译

人道中,当人还没有真正揭示大道中客观存在万物的行为原则之道德,人也就不会遵从“道之德”,那么,人只会习性地在人世间中遵从相对性的伦理之仁义。人还没有认识、实践客观的道德理性(自然客观行为规律)时,人主观思想的智慧就会产生诈伪。

所以说,家庭不和,才显出孝慈;国家昏乱,才产生忠臣。

进而论之

“大道废,有仁义”,是指人类自身不知“道之德”是客观存在,以及实践“道之德”的实际意义,那么人类只会在实践中遵从相对习性的伦理之“仁义”、“孝慈”,或人内在的“自然德性”(仁性)实践的是外在的“伦理道德”,这反映的是人性的本善。正因为,人性的本善,人的初生及抚育自然地遵从相对习性的伦理道德,因此人的繁衍才能延续,否则人就不能繁衍存在。

相对性的“伦理道德”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不同的族群习俗、宗教或国家的意识形态,其伦理道德范畴就有所不同。绝对性的“道之德”,是人类伦理道德追逐的道德普遍原则,是人类伦理道德之上的道德行为准则。人类的最高善,就是相对性的人类伦理道德随着历史及文明的发展,逐渐认识、实践绝对性的“道之德”之行。

针对人而言,古哲人称谓的“仁”有内、外之分的语意。那么,人外在的“仁”就是相对性的伦理之“仁”;人内在的“仁”就是人的自然德性之德。所以,古哲人老子、孔子都认为,人的自然德性或仁性,修养了“道之德”,就成为有“道德德性”的人,那么,他外在的行为就是一个仁者、诚者、圣人,或老子称谓的“善仁”。即,老子、孔子对人内、外的“仁义”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针对万物而言,孔子所称谓的“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宇宙的生命机制中,万物内在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存在,而“性”中之“仁”是专指万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或万物的自然德性之德。

《老子》第十八章中的“仁义”,是针对人世间相对习性伦理的“仁与义”,即人与人之间相对的行为德性与德行。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