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碎片化学习,我白白浪费了本应该突飞猛进的青春

 青甲天下 2019-04-20

“碎片化学习”和“终生学习”是这个时代做自我迭代的关键词,但是其实我们很难意识到,有时候“碎片化学习”不但对自我提升无益,甚至还会陷入学习活动的“双重诅咒”: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那么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误;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其实收益也很少能事半功倍。

获取知识、获得自我提升的正确姿势是什么?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篇文章也许能让你认真思考一下,究竟应该“如何学习”。

01

为什么看TED演讲的弊端大于好处?

行为经济学创立人之一丹尼尔·卡尼曼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人们如何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高效?”他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一根魔法棒,我最希望消除掉的是什么呢?”

过度自信”,卡尼曼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这四个字,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遭受着过度自信的负面影响,也因此给自己设立了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我们认为自己比实际懂得多、比一般人漂亮、比一般人记忆高超。这种过度自信几乎每个人都有,在商业领域,似乎只有这四个字才能解释一些爆炸性的事件,比如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的破产。

过度自信会阻碍有效学习,当人们处于过度自信的状态,就停止了学习的过程。他们不会再进行练习,也不会再继续追问。

其实,问题来自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我们知道的越多,就越认为自己了解得更多。所以,掌握一点点知识,可不是有点危险那么简单,它实实在在地迷惑了我们。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实际我们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造成学习活动中过度自信的一个原因是熟悉程度较高。如果一个观念过于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人们就有可能认为自己对这个观念理解深刻,即使事实未必如此。

TED是一档被精致制作的演讲节目,演讲的题材从杂耍到道德伦理都有涉及,视频内容的观看次数超过千万。马克曼认为,从学习角度来看,TED演讲的弊端要大于好处。“问题不在于演讲本身,是我们使用这些演讲内容的方式有问题。我们观看了15分钟非常流畅的演讲内容,然后就转入下一个演讲。”

TED的精雕细琢会阻碍我们的学习活动,这些内容似乎获取得太容易,因此也会被轻易地忘记。一些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学习活动的“双重诅咒”: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那么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误;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那么学到的内容就相对较少,因为如果事情看起来轻而易举,人们就会减少自己付出的努力。

还有一个造成过度自信的因素,那就是过去的经历。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我们队学习活动作出判断。军事领域把这叫作胜利病:如果一名将军打了很多胜仗,他就可能变得自负,他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了,物极必反。

02

“度娘”知晓一切,我们还需学习什么

“过度自信”的我们阻碍了我们学习的原动力,然而学会“如何学习”,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锻炼的终极生存技能。

互联网让人们更倾向于记住某一信息在网上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而不是记住该信息的确切内容。我们已经与计算机形成了共生关系,共存于广泛互联的系统当中,我们与其记住具体信息,还不如记住到哪里找到这些信息。

上面的研究结论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我们的大脑以及大脑各种奇妙的功能,处于有效学习的核心地位。我们的大脑经常会把信息从大脑神经系统中卸载下来,临时存放在其他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电话、iPad(苹果的平板电脑系列)、笔记本电脑成了我们“延伸的大脑'。

其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提醒,它反映了数字时代的真相,即事实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已经大幅降低,事实真相的细节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价值。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利用数据更好地思考。确切地说,是我们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如何更精准地抓住复杂问题的关键点,以及哪些时候需要用大脑记忆信息,而哪些时候需要把信息存储到电脑上。

我们还曾一度陷入数据崇拜。我们很多人小时候家庭作业写小论文,通常意味着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在图书馆眯着眼睛一点一点看胶片;要想成为学霸,需要反复翻看大量资料以及记忆详细日期、方程式等。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比电线还便宜。比如我们只需要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在谷歌检索出蛋白质与血浆的结合方式,即在任何的专业门类中,“精通”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化。所谓的专业技能的生命周期变得更为短暂。

我们不妨简单概括一下:事实仍然至关重要,知识仍然是学习的坚实基础,记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手段, 你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仍然是你下一步所学知识的最佳参考。我把这些叫作“知识效应”。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对某一事实或者观念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指学习一整套的思维方式。

技术正在以超出大多数人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现实还需要人们善于对新出现的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人们应该跳出他们熟知的领域去寻找可类比借鉴的情形。

学会“如何学习”,即是“终极生存技能”,这是现代社会超越其他一切技能的关键能力。因为一旦学会了如何学习,你就可以学习任何事物。

03

学习为了什么—你能比AI更聪明吗?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越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收获就会越多。与此同时,要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你有没有得到一些反馈意见?有没有和一些参考标准做对比?如果你准备做演讲,那么可以录像机录下来看看;如果你在学习西班牙语,那么可以与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多对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学习设立目标,需要搞清楚我们的学习目的。

掌握某项技能,既是认知性的也是非认知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所学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学得会。就好比一台机器既需要润滑油也需要燃料,才能运转正常,我们的大脑也一样,既需要理智也需要情感,才能保持高水平的运行。为了学习某项专业技能,我们还需要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这也是有效学习的本质。

准备学习一种值得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那么只有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掌握。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价值感:如果我们本身不想学,那么是不太可能学会的,也就更谈不上精通了。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打算学习的只是和技能是有价值的,而且必须能发现其中的意义。

► 目标: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需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并且设定阶段性目标。

► 提升:某些形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这个学习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从而提高技能水平。

► 实践:我们在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知识与技能实际意义的理解。

► 融合: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把所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明白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只了解某一个具体细节或者一个步骤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细节或步骤如何与其他部分互动

► 反思:为避免犯错误或者过度自信,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回顾和反思,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解,从反思学习过程的活动中有所收获。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世界,仅仅变得聪明一些或者掌握大量的事实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目标在于成长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成为一个高效利用21世纪所有工具的人。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世界,仅仅变得聪明一些或者掌握大量的事实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目标在于成长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成为一个高效利用21世纪所有工具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