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小电视V2》回归,看网红直播文化与综艺的融合玩法

 alayavijnana 2019-04-21

3月29日,MBC《我的小电视V2》时隔两年回归,节目在对决形式、竞争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但大体上延续了为明星设立个人频道的表达形式,内容涉及料理、健身、表演等,通过网络展开直播,继续上演明星艺人的播主挑战记。

第一季在2015年上线,可以说是韩国直播综艺的开山之作,展现了与观众的强互动性。冷眼君认为,综艺也是一种对时代的记录和表达,在视频内容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今天,当一种新兴产物出现时,身为内容创作者有义务结合时代语境编排进自己的作品中,去将两者结合。

究竟《我的小电视V2》怎样将“网红”直播概念与综艺相融合?其他节目还有哪些表达?为强调与线上线下观众的交互感,创作者都有哪些创新性设计?今天冷眼君就具体来说一说。

逻辑架构:

明星化身主播运营各自直播间

“直播”体现了强交互性和压缩时空的能力,观众可身处全世界各地观看内容,且相较于滞后的收视率及评价反馈,直播可通过弹幕和礼物实时接收回馈,有着独特的变现能力,同时观众的线上意见可直接影响内容走向。

《我的小电视》就是网络直播与电视节目的结合产物,让明星变身互联网主播,亲自担任节目导演、编剧兼出演嘉宾,与网络观众展开实时互动。

明星在直播开始之前会聚在一起,介绍新的嘉宾和各自直播内容,当他们选定房间后会听从主持人口令展开直播。为了公平地进行对决,直播时间是非公开的,分为上下半场,第一季采取竞争模式,最终产生的人气排名是由各自直播间的观众数量决定的。可以说,第一季是一场互联网的人气对决之战。

回归的第二季有诸多细节变化,嘉宾构成方面,除原有固定成员外,本季新加入的女团成员安宥真会以小女儿的身份设定参与节目,本质仍是主持人角色,明星嘉宾仍然自行策划直播主题。

应该说,节目在网络直播平台和电视平台双向播出,用户覆盖率更广。直播内容由明星自行设计,可挖掘出明星的隐藏魅力。比如讲足球故事的姜富子,在演艺圈属于表演大前辈,却对竞技体育足球项目十分热衷,意外的嘉宾邀请,意外的直播内容都形成了反差看点。

直播场地方面,本季嘉宾离开传统的直播室,来到全新打造的“My Little Television住宅”,在家中的各个房间展开主题直播。

在逻辑架构上,本季最大变化在于从个人竞争升级为集体团战,明星要通过3小时的直播将5组力量集合起来,收集500万的直播打赏善款用于公益事业。

目前播出四期,两期为一个故事单元,交代打赏结果,两次都超过了500万的金额要求,挑战成功。

应该说,直播场地的变化是为了推出“家庭概念”,这一设计实则是为了本季升级的挑战模式服务,突出了明星为冲击打赏的团战属性。第二季从单纯的人气竞争进阶到具有公益性质的善款筹集,明星参与的目标感和使命感加大,节目的服务功能变强。

网红直播文化与综艺节目的融合玩法

近几年,小屏直播兴起,网络直播带来的真实感和零距离特质让制作团队不断尝试将直播元素和节目内容结合起来。2016年被称为国内的“直播”元年,“综艺+直播”变成了各大视频网站共同的探索方向,继而上线了一系列“直播综艺”,如《看你往哪跑》、《Hello!女神》、《小哥喂喂喂》、《晚安朋友圈》等。

应该说,直播与综艺的结合让制作时间、环节、逻辑面临诸多考验,也面临着节奏、尺度和受众习惯的制约。比如早前花椒、映客大火,《夏日甜心》就搭上了移动端的直播热潮,用多屏直播选拔综艺女团,但节目的问题在于套用概念,实际上演的是一场伪直播实验。

今天聚焦的创作重点是网红直播文化与综艺的结合,究竟还有哪些创新性表达?冷眼君认为,网红直播文化在当下的几种表现形式可分为在线直播、短视频、Vlog三种形式,其实目前市场上结合这种流行文化已做出了一些相对应的创作表达。

在线直播方面,4月8日,韩国《租赁频道,主播大人不在线》,就是讲述艺人在一天之内,借用人气主播的节目频道,展示制作本人节目的内容。出演阵容中有掌握130万订阅户的足球专家Gamst、掌握190万订阅户的吃播主播Shukii、金希澈、池相烈等人,内容涉及爱宠、料理、吃播等领域。

概括说,节目逻辑就是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红主播直播概念,邀请韩国高人气网络主播与明星嘉宾组队,进行网络直播内容教学,让明星晋升为网络直播达人。

短视频方面,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哆唻咪》就是以短视频创拍为城市画像,让大张伟、杨迪、刘维担任创意推荐官,与短视频达人两两组队前往12座特色城市,合作1分钟微视拍摄。每期由200位观众现场投票,两期票数总和最高者晋级总决赛,成为微视大使候选人。

节目采取真人秀与演播室相结合形式,各组嘉宾的拍摄进程是架构节目的故事主线,演播室则承担搭档选择与公布结果的功能。节目与腾讯微视捆绑,这是综艺内容与互联网产物的有机结合。

Vlog方面,博主们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发布在自己的个人账号或频道上面,更强调“记录”和“个人”。比如韩国的《横向频道》由姜虎东、李英爱、梁世炯三人建立各自专属的Youtube频道展开订阅竞争,期间记录下拍摄过程,采取演播室观察模式。

当然还有一些真人秀节目也编入了这种文化形式,比如《无限挑战》的“In Out”特辑,是探讨御宅倾向和外向倾向的两种生活选择,节目让成员两队比拼,以一日行程为基准,通过网络点击量的形式展现不同生活态度的思考。

冷眼君认为,网红直播文化与综艺节目的融合玩法其实就是通过这三种表现形式展开“或加或减”的结合创作,这种流行文化携带着商业模式、互动基因以及大众文化气质,是时代的产物,是创作思路的新切口,值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