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朝兴传

 p0oouuu 2019-04-21

 金朝兴,巢人。淮西战乱,他聚众结寨自保。俞通海等人已归附太祖,金朝兴也率部前来归附。从太祖渡江,征伐各地,立下战功。攻克常州,担任都先锋。收复宜兴,担任左翼副元帅。平定武昌,晋升为龙骧卫指挥同知。平定吴地,改任镇武卫指挥使。攻克大同,改任大同卫指挥使。占领东胜州,俘虏元平章刘麟等十八人。

  洪武三年(1370),论功行赏封为都督佥事,兼任秦王左相。没多久,解除都督府事,专门辅佐秦王。四年,跟从大军讨伐蜀地。七年,统率军队打到黑城,俘虏元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跟从李文忠统领东道兵,攻取和林,详情记载在《李文忠传》里。

  金朝兴沉着勇敢,足智多谋,所到之处常常以少胜多,虽没担任大帅,但功劳高出诸将士。十一年,跟从沐英西征,收复纳邻七站地。第二年论功赐封为宣德侯,食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十五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在临安驻军,元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土酋杨政等人都投降了。金朝兴安抚有方,军民都十分高兴。进入会川后,不幸逝世,追封为沂国公,谥号武毅。十七年,论平定云南功劳,变更赐世侯券,增加食禄五百石。                  

金朝兴 

金朝兴(?~1382年),巢(今安徽巢湖)人,明朝开国将领,沂国公。

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靠明太祖朱元璋,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和北伐元朝的战争。洪武三年(1370年),任秦王左相。洪武四年(1371年),随傅友德征伐明夏。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为宣德侯。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平定云南时去世,追封沂国公,谥武毅。

洪武十七年(1357年),因平定云南之功,令世袭侯爵,增禄五百石。 嘉靖元年(1507年),嘉靖皇帝为傅友德、梅思祖和金朝兴各在云南修建一座庙,额曰"报功"。

人物生平

折叠早期经历

元朝末年,淮西战乱,金朝兴聚众结寨自保,至正十五年(1355年)时,明太祖驻扎在和阳,欲图渡过长江,俞通海等人带着船只前去投奔,金朝兴也率领部下前去归附明太祖, 随军渡过长江,征伐各地,立下战功。

至正十七年(1356年)三月,任都先锋,随徐达攻克常州。 后任左翼副元帅,收复宜兴。

至正二十四年(1363年),参与平定武昌,升任龙骧卫指挥同知。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定张士诚,改任镇武卫指挥使。

折叠南征北战

洪武二年(1369年),随常遇春攻克大同,又改任大同卫指挥使,又随李文忠攻克了东胜州,俘虏了元平章刘麟等十八人。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论功行赏,封为都督佥事,兼任秦王左相,没多久又卸任都督府事,专门辅佐秦王。

洪武四年(1371年),跟随傅友德攻打明夏政权。

洪武七年(1374年),统率军队打到黑城,俘虏元朝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 接着跟从李文忠统领东道兵,攻取和林。

洪武十一年(1378年),跟从沐英西征,收复纳邻七站地。

洪武十二年(1379年),论功封为宣德侯,食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 同年和西平侯沐英在东陇山之南川筑城。

折叠不幸逝世

洪武十五年(1382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在临安驻军,降服元朝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土酋杨政等人。金朝兴安抚有方,军民都很满意,同年进军会川,不幸逝世。 死后追封沂国公,谥武毅。

人物成就

金朝兴作为明朝开国将领,参加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和北伐元朝、南征明夏的战争,在南征明夏时,俘虏元朝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又随李文忠攻取和林,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洪武十五年(1382年),跟随傅友德南征云南时,安抚有方,降服元朝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土酋杨政等人,为明朝疆域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亲属成员

  • 长子:金镇,继承侯爵,后坐胡惟庸案降职。

人物评价

明史》:①朝兴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师取胜,虽未为大帅,而功出诸将上。②诸将当草昧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皆一时之智勇也。及海内宁谧,乃名隶党籍,或追论,或身坐,鲜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③朝兴抚辑有方,军民咸悦。

朱元璋:昔有圣君,定赏报功,维贤受之。朕观古制,汉封最多,然侯之名,则同其食禄。世守者,各有等差焉。功有先后,业有巨微,所以食禄有等,以辨轻重也。咨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宣德候食禄二千石金朝兴,前以平羌戎之功,特加侯爵,以贵尔身。今平定云南,功勋昭著,是用使尔子子世世承袭食禄二千五百石。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圣王之典礼。以券誓:若谋逆不宥,其若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呜呼,安不忘危,慎修为始。思相知之惟旧,念成功之多艰。垂训后人,永延世禄,岂不伟欤,宜令金朝兴准此。

后世纪念

报功祠碑:现存于昆明市碑林博物馆碑廊的砂石质碑,高2.1米,宽1.4米,文34行。直行楷书。是明代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云南巡抚何孟春向皇帝奏请建立报功祠的奏议及朝廷批示的全文。内容主要记述明初傅友德及金朝兴、梅思祖讨平云南的功绩,对明军在云南的征战记载详细。

后裔:川滇一带现仍有金朝兴庙,当地金氏有以金朝兴为先祖,应是金朝兴当年所带的亲族和子弟留下的后裔。

墓址:云南柘皋镇西街曾有金朝兴的衣冠冢,并有御赐石碑纪念金朝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