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的不断诞生,就是演示一个不断破坏的过程,而完成这个不断破坏的过程折射出的便是融合新生。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始终坚信,对建筑的思考最重要的并不是体块造型,而是如何将建筑、人文、环境的界限抹去,让地球呈现其本就有的融合的、混沌的形式。 给常见的建筑理念做减法,建造最适宜的建筑。这便是隈研吾想表达的“负建筑”的本质。 日本建筑大师 隈研吾 “在中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改变”隈研吾如是说。中国拥有数目惊人的多元状态:文化、历史与传统、人文环境,每一项都充满着致命的吸引力,隈研吾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充斥着要来到中国的土地上放置一块石头的冲动。 船厂 1862 MIFA 1862 船厂 1862 的项目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北侧面向黄浦江。 在历史上,这一带遍布造船厂,大型货轮完成制造后,通过附近的码头运向黄浦江。 船厂前世 船厂经过多次增、改建,竣工于 1972 年,直到 2005 年停止运营。 业主从 2000 年代开始,将停止运营的船厂一带以艺术、文化与经济为主重新定位,进行开发。 开放时初期,几乎所有的船厂被拆除,唯一一座留下的船厂周围便是商场、办公楼、酒店、高层住宅等。 这座船厂位于穿透整块基地的即墨路北侧端部,它是由东西方向长度 200 m、南北方向宽度 45 m、最大净高 26 m、柱网间距为 12 m×30 m 组成的一个巨大的通透空间。 外墙被红砖包裹,仅有南侧外墙在拆迁时被拆除,透露着混凝土柱与鱼腹梁。 室内的钢楼梯、巨大的机械管道等与混凝土柱同样经过长年风化。 业主希望以这里为中心,将其改造为商业设施与剧院,作为文化艺术新的发源地。 船厂1862—阿斯顿·马丁之家 船厂是为了制作巨大尺度的货轮而建,因此它和通常的建筑尺寸不同,拥有独特的尺度感。 改建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留这种尺度感。 同时希望将非日常的尺度感与经过历史累积下来的材料质感尽可能地保留。 综合业主要求和场地特征,我们将其改造为由剧院、多功能厅、商业店铺三个功能组成的综合设施。 平面布局上,在西侧主入口方向设置商业设施。 在可以观江的东侧设置 800 人座的剧院。 建筑内部,我们运用了“孔”的手法,设置了穿过建筑纵向的孔(中庭),同时这个孔也贯穿着建筑的垂直方向,因此当人们进入到这个孔时,瞬间就可以感受到建筑的整体尺度。 另一方面,原本的建筑结构为可视的。在定位孔时,我们以原有直立的混凝土结构柱为中心,从而确定孔的位置。 通常孔和结构体不会相遇,为避免孔的通透性被破坏,我们会回避有结构体的位置。但在这里,我们故意以结构体为中心,显现 1970 年代结构体粗糙而有力的质感。 遗留下来的老管道在标识设计与新建空调管线中重新加以运用。 生锈的钢楼梯与柱子上的标语也尽可能地保留,以感受到当年的氛围。 新建区域为了与原有粗糙不均匀的材料协调,主要采用了氧化锈迹钢板、加气混凝土砖、不锈钢金属网等具有工业要素的材料。 这种方式也是对近年的商业设施的一种批判。近年商业空间倾向于把粗糙的结构体尽可能地隐藏,以拥有华丽表面质感的装饰材料作为建筑的最终完成面。 无论建筑本身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最终呈现的华丽内装却与它无关。因此全世界的商业空间均显一致,虽然富丽堂皇,但总是缺少些趣味。 在材质上,这座老的船厂拥有质感非常强烈的、色彩混杂的砖块。 在需要新建的山墙方向的墙体中,如何反应出它原有质感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难题。 新烧砖块的色调和纹理都很均质,难以反映出粗糙、混杂的质感。为了与原有砖墙协调,我们使用 4 种不同颜色的陶砖,以直径 8 mm 的不锈钢拉索连接吊挂,形成砖幕墙。 为突显独特的粒子感,砖块的尺度定制为 345 mm×120 mm×60 mm ,比通常使用的砖块略大一圈,砖块之间的缝隙为 30 mm 。为衔接南侧已被拆除的砖墙,整面砖块以水平向渐变的方式随机排布,原有手工制作的砖块拥有了不经意产生的随机性与混杂感。 为了有制造随机与混杂视觉感受,需要有意识地去计算,并且拥有能够制作它的当代技术。若仅仅依靠不经思考的当代技术,是没有办法反映出这种随机性与混杂感的。 在船厂 1862 ,我们通过将独特的结构体布置在最为显著的位置,创造出“有骨”的商业空间。在改建老建筑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质感的再生。 每座建筑拥有属于建筑自身的独特质感。比起形式,质感会给人带来更深的印象。 如果让人们去描写一座建筑的形式,大多时候记忆会比较模糊,而对于建筑的质感却会有着鲜明的印象。因为质感不仅仅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刺激,还会运用上人体全部的五官,以增加对于质感的记忆,船厂 1862 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细节构造 剖面图 立面图 建筑事务所: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engo Kuma & Associates) 设计师:Javier Villar Ruiz、寺崎丰、秋天、Rita Topa、陈威志、胡秀芝、洪人杰、陶鈊潆、涌田纯树 当地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构/机电/幕墙:奥雅纳(上海)有限公司 照明:松下电器、奥雅纳(上海)有限公司 剧院顾问:保利集团 商业顾问:Life Style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 业主:中船置业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1340平方米 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1626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1年12月~2014年4月 施工时间:2014年5月~2017年5月 喜欢本文的朋友,您也可能会喜欢下面的文章哦:) 安藤忠雄 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这座图书馆隽秀通灵,净素典雅,堪称世界最美校园图书馆 贝聿铭 菲利普·约翰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