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周了,孩子们早已经把新书翻了一遍了吧?翻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时,有些同学犯难了——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景! 如果是写人记事作文,素材多少还是有的,就是不精彩;可是,写景作文对很多同学而言,简直就是毫无素材!即使按老师、家长教的好方法一步一步写,最后的文章也像填鸭一样,把一些干巴巴的内容“填”进去,味同嚼蜡。 写景作文的困境该如何打破?关键就是放下我们自以为是的偏见!下面,曾曦老师就用事实说话,来讲解怎样写出生动流畅的写景作文。 下面这篇“填”成的作文,用的就是著名的“移步换景”写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写得怎么样: 美丽的校园 黄晨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美丽如画的学校。 一进大门,宽阔的门厅就出现在眼前,门厅的两侧,是红的、黄的、蓝的花,花团锦簇,简直像进入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走过门厅,你会看见一排高大的树,他们守候在那里,四季长青,为我们遮风挡雨。 进了大门往左拐是我们的红领巾广播站,往右拐便是教学楼,教学楼有两层,每一天,老师在教学楼里为我们辛苦地备课、讲课,为我们的成长加油。 教学楼的前面是宽广的操场,操场的中心有一个篮球场,再向南走一点就是一条长长的圆形跑道,每年的学校运动会都会在那里举行,可热闹了。再往前走,就能看见几个乒乓球台,它的左边还有一些双杠等,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地方。 我爱我们的校园,它既美丽宽大,又是我们学习的好地方,还是我们玩耍的场所。你说我们的校园美丽漂亮吗? 这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却也是一篇平淡无奇、陈词滥调的作文。即使用了不少好方法,依然改变不了现有的问题。类似的情况有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病根就在成年人的两大“自以为是”! 网上有个段子,调侃中国的吃货达人: 这个段子貌似搞笑,却又“血泪斑斑”地真实。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与这些吃货无异。 面对风景,孩子和成人的关注点,截然不同。 就说风景吧。在大多数成人眼里,风景只有两种:美的和不美的。而所有美的东西,都能用一个标签来概括:提起故宫,我们会想到它端庄大气;说到黄山,我们会浮现出秀丽奇特;聊到海滩,我们会回忆它的宽阔浩渺……然后,我们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会这样思维,包括孩子。可是,抱歉的是,孩子们并不是这样的。 在大多数孩子眼里,风景如果只分两种,那这两种一定是好玩的和不好玩的。提起故宫,他们会想到哪儿能疯跑和捉迷藏;说到黄山,他们会浮现出攀越岩石、穿越云海;聊到海滩,他们会回忆挖洞扬沙、灌水捉虾……在他们眼里,先有好玩后有美,没有好玩难言美。 所以,当我们以成人的眼光,让孩子们用“移步换景”这一写景的“金科玉律”写出景物之美时,孩子们大多只能循规蹈矩、毫无情感地填出类似上面《美丽的校园》那样味同嚼蜡的写景作文,然后家长急得抓狂抓瞎,却毫无办法。 蹲下来,看世界,这边风景才独好。 蹲下来,知道了孩子对风景的关注点,再因势利导,孩子们的写景作文便可即刻化难为易,化腐朽为神奇。我们来看曾曦老师的这段小激发、小引导吧: 学校一景——甬路 川川0656 走进我们学校,你面对的就是操场和操场后面的教学楼。但教学楼后面的那条既美丽又有趣的小甬路,却是我的最爱。 小甬路不宽,两旁栽满了灌木丛和牵牛花。这里的夏天风景最美,树丛中的牵牛花五颜六色,大小不一,可漂亮了。有一次,我偷偷摘了一朵牵牛花,被老师发现了爆说一通。小甬路上不仅花漂亮,大树也很有趣。在翠绿的树梢上,有许多穿着“灰衣服”的虫子,我和几个胆大的同学经常支开树下的小同学,拿石子扔向树上穿着“灰衣服”爬来爬去的虫子。当然,我和同伴会把这种大飞虫打死在安全地带。 甬路的冬天也是有趣的,也只有在冬天,那里满地都是“大白米粒”。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其实这些鬼东西就是吊死鬼。在秋天,吊死鬼就开始用白丝把自己包起来,挂在树上。等到冬天它们就都冻死了,丝也断了,掉在地上,跟大米粒一样。 每天下课,同学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小甬路,在那里开始既疯狂又开心地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躲猫猫、打仗、扔沙包等等,这是因为小甬路上没有检查员。检查员就是看我们纪律的、不让我们在外边玩儿的同学。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跑,竟被一个女检查员抓住了,我拼命地逃,她拼命地追,一前一后,围着学校跑了三四圈,最后我还是被抓了。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喜欢小甬路了吧。 啊,充满阳光的甬路,我喜欢。 不可思议吧,孩子写出的文字又美又生动!同样是移步换景,这次不再是呆板的硬填,既有童真童趣,又有美丽风景! 秘诀是什么?没错,在孩子眼里,风景多是因为好玩而美丽,哪怕是个乱石堆,垃圾场!离开这个基本点,成人的各种“写景真理”大多难以写出美景之旖旎。 面对美景,孩子和成人的想象,截然不同。 除了对美景的关注点不一样,成人和孩子面对美景时的想象也截然不同。 和孩子们相比,成年人思维僵化,想象力匮乏,面对美景,他们多把各种现实当想象。在大人的脑海中,学校教学楼里除了读书声,还有老师的讲课声、孩子们的打闹声……而孩子们则思维灵动,想象力丰富,他们甚至还能把各种想象当现实:冰雪融化了变成春天;学校就是一块净土,除了读书声,几乎没有一点杂音…… 两相比较,孩子们的想象远远高出成人一大截。但现实偏偏是这样的:辅导作文时,我们会用我们的僵化扼杀孩子们的灵动。下面这个曾曦老师亲学生的真实案例,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实力扼杀”。
第一篇是孩子的景物+孩子的想象: 下面这篇,则是家长辅导后,用成人想象替代孩子想象后的作文: 好端端的“移步换景+好玩美景+童真想象”,被“亲爹实力坑娃”后,变成了化石级的“味同嚼蜡”。 蹲下来,走进去,作文的风景会更好。 一位著名作家说:“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变成熟,再用几十年的时间变纯真。” 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纯真,是作文的宝贵财富。辅导孩子作文时,家长和老师们万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小人儿’之腹”。家长和老师们请一定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当成熟的思想和写法与孩童纯真的目光碰撞时,精彩的写景作文自然来,精彩的移步换景自然来,精彩的各类文章自然来…… 这,才是让孩子快速写好文章的真谛! 还想看更多的曾曦老师对各个年级/各种版本作文“蹲下来,走进去”的指导吗?请扫码进群吧! 现在扫码, 加入曾曦老师作文训练营! |
|
来自: 李孟雅_ > 《作文写作和阅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