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头山畔传文脉 负重崛起育桃李

 文山书院 2019-04-21
城头山畔传文脉 负重崛起育桃李
——喜看澧县四中发展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黄媛媛

    建校60年来,澧县四中一路踏歌成长。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地域生源的限制,成长始终有限。以前,学生进入这所学校后,想方设法转校;教师进入这所学校后,也看不到多少希望。在全县其他示范性中学的光环对比之下,该校俨然成了一只步履蹒跚的“丑小鸭”。

    2017年下半年是个重要转折点。澧县四中新班子在艰难的办学历程中负重崛起,找到了自己的成长点和突破口——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自此,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谋教育,教师奉献进取抓教学,学生热情奋进比学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澧县四中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变化一 提升形象创建幸福学校

    悠悠流淌的涔河,巍巍耸立的余家牌楼,历史悠久的城头山古城,无一不让澧县城头山镇这块热土充满了灵性和希望。澧县四中,就是这块热土浸润的一束绚丽之花。

    穿行校园,只见绿树葱茏,芳草如茵,景点星罗棋布,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相映成辉,为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名人雕塑、二十四孝图、宣传橱窗、阅报栏、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城头山文学社、一月一期黑板报、校园之声广播站等,为学生展示文学才艺提供了平台;自筹资金建起了电脑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使现代教学设备有了质的飞跃……

    一流的外观景象、一流的教学装备、浓厚的文化氛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使学校形象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该校外树形象的另一大举措。近年来,该校开展了元旦文艺汇演、运动会、作文竞赛、国庆征文等活动,特别是2018年“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晚会,采取网络实时直播的形式,近4万人在网上同步收看,展示了学校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增强了学生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

    为传承澧县四中的教育精神,该校精心构思编写四中校史,初稿已经基本成型,正在不断完善之中。近万名四中学子积极响应,真情回忆四中学习往事,含泪写出四中情怀。特别是四中毕业的清华学子王三益写的《澧县四中六年》,情真意切,深情怀念母校情谊,在网上和四中学子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变化二 安全管理经验全县推介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没有保障,就谈不上成功的教育。因此,该校始终站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着力打造“平安校园”,将学校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018年,澧县四中全面提升健康育人环境,新建了教学、生活两套监控系统,实现了家校的有效沟通。同年4月9日,该校承办了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综治维稳工作现场会,百余名教育管理干部来校察看澧县四中综治安全维稳的软硬件设施,参观并实地操作了两套监控系统,查阅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料,观看该校安全工作宣传片,对该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同时,该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安全教育与平安校园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教育视频、安全主题班会、各种演练等途径,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运动伤害、防震、防火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了校园安全“零事故”。

    变化三 教师业务能力大幅提升

    校长孙际军告诉记者,学校一直秉承“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一切工作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需要出发,科学地实施各种管理,不断改革评价模式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的管理。为让起点不高的孩子,在学业知识、综合素质上都能获得最大限度地“增值发展”,澧县四中以改革教研模式为突破口,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实行细化教研分组、严格备课评课、开展师徒结对、全员教学比武、对外教学交流、继续教育培训,多渠道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形成了一批信念坚定的教育守望者。

    请看,2018年名师荟萃显风采——钟广静荣获常德市微课大赛一等奖;黄子珊荣获市教学比武二等奖;孙小惠、蔡珊获省级在线集体备课三等奖;邓桃梅在澧县化学实验能手大赛中获特等奖,并代表澧县获市级比赛二等奖;成艳、资明波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周尚波、陈晓兰、任喜银被评为城头山镇优秀教育工作者;陈敦清、高平、李陶获县园丁之家荣誉;陈章龙、汪学武老师获市乡村红烛奖;陈佳伟、杨道玉老师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王艳华、周艳红、陈章梅、李祖木、熊祖和、滕丛荣、邓桃梅、夏先军、刘国平等9名老师被评为城头山镇优秀教师。此外,该校教师还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省级论文。

    变化四 书写“低进优出”的传奇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校长孙际军告诉记者,四中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历史悠久的学校,近年来,由于生源、地理位置、教师流失等诸多因素,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滑坡,且形成恶性循环,与进入其他名校的“宠儿”相比,澧县四中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自主意识等多个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学校必须不断挖掘四中优秀传统,不断提炼四中教育精神,凝聚人心,提振信心,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四中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四中美好的明天。

    2018年,该校围绕“给每个学生找到成功路径”的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努力追求“四个和谐统一”,即做到“全面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和谐统一,教授学业与学会做人的和谐统一,注重基础与提高技能的和谐统一,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和谐统一”。同时以各项活动为突破口,落实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先后组织经典诵读、急救培训、文学社采风、艾滋病预防公益讲座、禁毒教育、社会拓展实践、艺术节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书写了“低进优出”的教育传奇。

    请看,县科技创新大赛上,澧县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戴周靖获国家级三等奖,张越灵、陈梦洁、余佳玲、邓文文、严红雨、钟卫涛、黄涵彬等同学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王玉龙、刘芳、杨晨、王德厚、谭宏伟、蒋易平、汤一帆、刘子豪、胡唯一、佘远旺等同学获市级一、二、三等奖,还有20多名同学斩获了县级不同层次的奖项。

    变化五 教育教学质量蒸蒸日上

    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教学质量的突飞猛进。

    有数据为证:2018年高考一本录取4人、二本录取40人、三本录取18人,一、二本人数同比增加37.5%;学考合格率96.22%,以100%的参考率首次获全合格率市级示范性高中全市第七名、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2017年同期为18名);中考一中录取人数突破瓶颈,达到9人(2017年同期6人),初中各学科县内排名大幅度提升,其中该校物理学科取得全县第四名、政治学科取得全县第六名的好成绩;高考学考中考整体实现了突破性的跨越。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小升初时,与儿子成绩相当却选择了其他学校的许多学生,中考成绩都比不上儿子。更为可喜的是,孩子初中三年发生的变化:以前,儿子是一个拖沓、懒散、没有时间观念的学生,来到四中后,管理规范、行为严谨、节奏鲜明的学校生活让他的习惯发生了改变:孩子由原来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到懂得了感恩;由原来以自我为主,到对学校、对班级有了很强的荣誉感。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迎东方朝阳,沐云梦灵光,枕淇水清波,展兴教宏图。今后,澧县四中将汇聚教育智慧,点燃理想火焰,高扬奋斗风帆,谱写更加壮丽辉煌的奋进之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