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掌心 今天咱们讲的这个历史故事真的有意思,和咱们传统的对联有关系,对联现在越来越受到“冷落了”,只是在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的时候想起贴个对联。对联是咱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古代是很受文人骚客的喜爱,平时几个文人见面时的娱乐项目就是“吟诗作对”,其中这个“对”就是对联的意思。在古代对对联十分的严苛,不仅要讲究是否工整,还要讲究平仄押韵。 大约500年前有个秀才很有才华,平时十分喜欢吟诗作度,卖弄文采。一年,这秀才在外有四处游学的时候,路过了一山,叫斗鸡山,它是桂林小东江东西两岸的两座山,并不是单单一座山,因为两座山造型酷似在斗鸡,所以它成为两座山的合称,这造型简直巧夺天工。秀才平时最喜吟诗作对,看见什么都想说几句,他看到两个山彼此依靠,造型还很奇特,就对着山做了一副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这对联看着只有简单的七个字,但是其实奇妙,正着念,倒着念,都是一个意思,而且语义通顺,还写出了斗鸡山的特点,让人称奇! 但是这个秀才自己对出了上联,却迟迟对不出下联,因为这对联确实有点奇特,一时间对不出来也无可厚非。其实他的身边不远处站着一个老者,只是衣衫褴褛,其貌不扬,看着像一个上山砍柴的老头,这个秀才并没有注意到他。他作的对联被老者听见了,老者摸着胡须捻了一会,悠悠的说出几个字——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听了这个下联之后,顿了一下,心中思索片刻,竟然这么工整。他就循着声音的来源,赶快回头,不想,竟然是不远处的老者说出来的。秀才这才仔细端详这位老人,只见这位老人头发花白,但是很是慈祥,正面带微笑的向他走来。两人靠近之后,互相鞠躬作揖之后,老者先开了口:“后生写好文采,写得一首好对联,刚才我劈柴回来,正好路过一个叫龙隐洞的地方,就以龙隐洞这个地名做出下联,不知可还工整?”此秀才也是很懂得规矩,连连作揖,直夸“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两人就这样坐在树下,喝点小酒,对起了对联,你来我往,好不快活。最后这个秀才觉得两人实在有缘,简直是忘年之交,就以此作了一个上联:“早来晚来全都来”,以此来形容来人相见恨晚,缘分使然。 老者想了很久,竟没有对出下联,这个对联竟成了一个死对。很多年之后,两人邂逅的佳话流传到了后世,这个上联竟背后来人用白话给对了出来:“先生后生先后超生”!细细品来还是有几分韵味,还算是工整。 但是你知道现在这副对联贴在何处吗?不说你肯定想不到,竟然是贴在一个火葬场门前。500年前一个秀才作出的对联,竟然很合适挂在一个火葬场的门前,还十分的合适,真的是太巧了。但是细细品来,还是有几分瘆人呢! 孔子画像人物挂画 丝绸画卷轴中堂对联画 孔夫子书房教室学校挂画 猜你喜欢中堂画客厅挂画农村堂屋背景墙画山水画装饰画大气中式对联画壁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