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人感应,五运六气理论-中医里的天文学机制

 醉牛988 2019-04-21

中医许多理论都有天文学机制,路辉老师在无极之镜中有所说明,以下内容转载于路辉老师的无极之镜内容。推荐阅读!

 五星五行

五星是太阳系的五大行星,与地球同样围绕太阳在公转,同时自转。若以地球为静止参照物,那么五星也伴随太阳围绕地球做右旋运动,从而与日月共同对地球产生了综合时空力学效应,即阴阳五行时空力学系统。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第一次在现存古籍中明确说明五行起源于五星。如:“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义失者罚出岁星。察罡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历斗之会以定镇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曰西方金,秋司兵月行及天矢,日庚辛,主杀。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日壬癸。”司马迁不仅说出五行起源于五星,而且还说明五行主色的天象原理,我们知道五星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而反射光的光波波长与五星表面大气成分有关,岁星呈青色,故称为木星;荧惑呈红色,故称火星;镇星为黄色,故称为土星;太白为白色,故称为金星;辰星为灰色,故称为水星。

五星五行影响着地球上的自然变化规律,古圣人在长期的观天查地中发现,五星五行与四方、四时有着相应的对应关系,如《淮南子·天文训》说:“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神()为岁星(木星)…南方火也其神()为荧慈(火星)…中央土也…其神()为镇星(土星)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金星)……北方水也…其神()为辰星(水星)。”

我们将“神”的概念解释为现代物理学的“场”的概念,古义自现,就是天上的五大行星的电磁场及引力场按照“分野”或“天体对应区”,对地球上万物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产生的力学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说明,日月的运行是基本不变的,所以日月产生四时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主运、主气,而五大行星轨道的变化及五星布局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客运、客气变化。五星五行时空的变化与日月地阴阳时空系统的变化相互影响,五星五行是制造日月地时空系统阴阳灾变的决定性、关键性时空因素之一。所以京房将五星纳入阴阳八卦中,用五星五行之法去解说阴阳灾变。这就是阴阳五行系统。

五行物理

   五星在上古时期有许多名称,如木星叫岁星、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等,火星叫荧惑,土星叫填星、镇星、地侯等,金星叫太白、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等,水星叫辰星、小正、天搀、安周、西爽、能星、钩星等。在上古的《天元玉册》里,计算五运六气的司天、司地的高、下、迟、速的内算里,有许多天体行星的名称,现代人已经无法求证这些天体的真正出处及具体位置了,所以尽量多地知道一些五星的曾用名,对于研究五运六气大有裨益。

古中医称之为“天人感应”,现代科学无非电、磁、声光、力(万有引力)等几个途径。那么,我们从现代科学已知的力学途径分析一下“天人感应”的物质基础是“电磁感应”还是“引力感应”。

现代天文观测表明,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半径有着很好的递增关系。对于天体的这种递增关系,现代天文学上一直没有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行星距离可以认为是磁场斥力与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受到的引力作用最大,其后是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群、木星、土星等依次排列。距离太阳越远,所受的引力作用越小,而磁场斥力则相应增加。地球和五大行星到太阳的总距离大约10个天文单位,而土星以外的远行星之间,就各约10个天文单位,其距离也不再有递增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两种天文因素:一是引力与斥力至天王星已达到中和程度星和行星之间的斥力,也就只能有10个天文单位,已达到了力学极限,不再增加。二是到了海王星已经达到太阳系边缘,再向外就要受到恒星宇宙的斥力而推向太阳系;冥王星的轨道有时也距离海王星10个天文单位,但有时又运转到海王星轨道之内。可能这是受到太阳系之外的天体磁场斥力的影响所致。

如果按照电磁感应原理,使导线在两磁极之间运动,导线所形成的闭合电路就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而这个电磁的转化是切割磁力线的结果,这一原理也可用于太阳系各天体的自转,行星在太阳两极间转动,切割了太阳的磁力线,太阳有电要自转;卫星又在行星两极之间运转,又切割了行星的磁力线,行星也要自转。自转来源于电磁力,所以行星的自转速度和卫星的数且多少有着明显的关系。没有卫星的行星,也就没有自转。至于它们由于公转而形成的所谓“同步”自转就是另一回事了。

实际上,太阳系天体行星的自转与公转运动起源于磁力与万有引力的综合力学效应。目前我们所知的唯一能吸引万物者,只有万有引力。面地球上万物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皆不能悬空,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磁体,才可以产生物体的悬空,例如超导体的磁悬浮等,这是磁场斥力与地心引力反向作用的结果。所以可以推理,唯有磁场斥力能使天体离开太阳的万有引力。我们还知道,两个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能使对方产生位移或时空变化的力学因素,只有电磁力和万有引力。

牛顿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恒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奠定了三维空间低速质点运动的经典力学。其实如果按照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八大行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加在二起,还不到月球对地球引力的万分之一,由于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如此之微小,所以在计算海水潮汐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朔望月,太阳和月球合力的作用下,对固体地壳升降的振幅为20厘米左右,20厘米的万分之一为根头发粗细的四分之一就是说八大行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引起的地壳升一降幅度还不到这一根头发的四分之一,可见,这么微弱的行星引力振幅,对巨大的地壳运动显然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现代天体物理学认为宇宙之间行星的运动是万有引力的原因,值得商榷。

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场和力线的客观性。太阳磁场到达每一个星,行星是在太阳磁场中运行的磁体、整个太阳系可以说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运动中的大磁体群。每一个行星都具有自己的磁场,场强都不一样有的行星的磁极偏角甚至接近90°。八大行星磁场由强到弱依次为:木星土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水量、火星,最弱的是金星,几乎没有磁场。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卫星中,也并不是都存在着磁场,比如月球就没有磁场,而且还是中空的,并且月球背面始终背对着地球。

但是,在子学理论体系中,“气”的概念早就提出来并且作为最基本的概念在应用着,虽然没有“气场”的字样,但是“气场”的概念却是十分明确,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堪舆家将磁场称为“大罗”。堪舆过程中应用的罗盘,也叫司南,就是现在的指南针,西方人的航海大发展及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都是依赖中国的罗盘,而这个罗盘或司南就是利用地球南北磁力线的分布原理来分析地球磁场中复杂的磁场分布。在地球宏观角度上,地球磁场是基本上按照南北方向分布磁场的,但是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空间结构、不同的时间结构,磁场的分布是不同的。这在古中国的堪舆理论中,都有详细明确的论述及应用,基本的概念有天干地支、紫白飞星、阴阳五行六十四卦等,基本结构分为地盘(正针)、人盘(中针)天盘(缝针),而其余的各式盘符都是对这三个基本盘的具体解释和注释。上堪天文,下查地理,中舆人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风云人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直接作用于地球的力有两种,一种是电磁力,一种是万有引力。在地球上万有引力表现的最明显的是海水的潮汐现象,而电磁力只具有吸引铁、镍、钴的能力,对金银铜铅土木石水等都没有作用。而地球表面70%是水,地壳内部的岩浆含有大量的铁、镍,地球还有一个液铁核心,太阳系磁场对地球的磁力要比万有引力大10倍,所以日月行星对地球上的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人体的水成分与海水相似,人体内含有铁,还有生物电,这些都决定了日月行星对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圈也是影响巨大的。

磁场不但有吸引铁镍等金属的特性,而且还有传递和加强磁场的特性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小实验,在桌上放些铁屑,在距离铁屑上方一段距离放置一块磁铁,二者之间放置一根铁棒,铁棒与铁屑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可以使铁屑手磁感应而立起来,但尚未附着于铁棒之上。这时若一动上面的磁铁,而中间的铁棒不动,可以看到那些竖立的铁屑并不因磁铁的运动而运动;若是上面的磁铁不动,只摆动中间的铁棒,铁屑便随着铁棒的摆动而摆动。这是因为铁屑受到被磁化了的铁棒的磁场控制,铁棒在铁屑处的场强比磁铁的场强要强,所以铁屑就按照较近的磁化体的磁场产生电磁感应。有人不理解天人感应”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只要你理解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就理解了“天人感应”的原理了。

所以,当行星运行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行星不但自已的磁场可以影响到地球,而且还将太阳对地球的磁场强化,使地球内部的铁镍金属岩浆、地球上空带电云层按照不同的五星布局形成不同的运动势能。而行星之的万有引力在另一方面影响着地球表面、上空及内部的水的运动势能。自然界如此,人体亦是如此。日月行星通过磁场和引力场不但决定着宇宙空何一的行星运动,同时也决定着地球的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一切运动轨迹。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身在不断的自转,月球围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这就是天体运动直接制造人体及生物体的天象机制!

  地球环境中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电磁圈五大部分这其中,电磁圈是地球物理与日月五星发生力学联系的主要介场,当然方有引力场也是其中一个力学因素。首先太阳内部氢氦核子转换导致了太阳强大电磁场运动,在太阳表面形成巨大耀斑、太阳黑子、日冕、日珥等太阳电磁活动,向外层空间吹送巨量高能粒子,形成巨能强大的太阳风,而五星及地球物理圈对太阳电磁活动极其敏感。其次,五星也有各自的磁场与引力场,虽然有的行星表面磁场很弱,但是由于行星自身的质量与体积的巨大,自转方向的异常导致角动量的异常,以及与地球距离的远近周期性变化,这种行星引力场与电磁场对地球物理圈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这在中国天文古籍中都有大量记述,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就明确说“岁候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再次,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论述,而关于月球对地球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现代科学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证实,不再赘述。实际上在人体内部可以看到整个太阳系甚至银河系、整个宇宙的印记,地球生命体五脏就是五大行星的力学结晶,女人的月经就是月球每月朔望之潮汐力所致,关于生命是宇宙全息体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是有大量描述。最后,人类生存的这个宇宙,还不只是太阳系,还有银河系、河外星系、超河外星系等,宗教之中论述的那些天体世界,对于地球人类来说,简直就是神话传说。这些天体的物理场都是决定地球、决定地球生命体的重要因素。

  而地球圈物理效应正是通过这些宇宙背景电磁场,引力场来实现的。首先就是大气圈,地球大气中含有巨量水蒸气、带电粒子,而大气圈运动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太阳辐射的热量,还有日月五星运动中对大气圈中的带电粒子的电磁作用和引力作用,可以引起大气圈的潮汐作用及电离放电等电磁活动。而大气的运动变化就会带来气压、湿度、温度、电离度、电荷负载量的巨变,甚至各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变化。这些物理指标不就是五运六气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吗?!其次是水圈,因为大气中含有巨量水蒸气,所以水循环与大气循环有密切联系,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日月五星对地球水圈的潮汐作用也是巨大的。还有蒸发、降雨等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再次是岩石圈,地球本身就是一片陆地漂浮在大海之上,大气圈与水圈的运动对地壳岩石的影响是巨大的,还有天体引力场与电磁场对陆地中的各种金属、非金属元素的物理作用,以及天体对地幔、地心的物理作用,这些都决定了大陆板块的运动,地壳地形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到水圈与大气圈的运动。上述的大体影响综合后,就作用到生物圈,生物圈包括细菌、病毒、微生物、动物、植物等一切生命形式,而生物圈中最高级的物种就是人类。人类体内同样存在着大气圈、水、岩石圈(骨骼系统生物圈(各种细菌微生物)电磁圈(生物电、神经递质)等。所以人体生命活动与天体运动密切相关这就是五运六气造人造天地的天文原理与机制,也是五运六气决定人生老病死的原理。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