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八章 功败垂成是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最新更新章节

 文摘常客 2019-04-21
    隋炀帝不甘心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的失败,半年后再次御驾亲征。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吸取教训的隋军凭借优势的兵力,周密的部署安排,即将大获全胜,一雪前耻。然而就在关键时刻,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迫使隋炀帝忍痛放弃了大好形势,班师回朝。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隋炀帝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结果却是三十余万大军客死他乡。面对上上下下低迷的情绪,隋炀帝如果明智的话,就应该先安抚一下遭受重创的百姓,然后卧薪尝胆,等到时机成熟再图大事。然而,隋炀帝却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幸好,因为有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再加上精心的准备,隋军这次似乎胜利在望。可是瞬息万变的战场,却又戏弄了隋炀帝,让他再一次无功而返,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大业八年(612),隋炀帝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高句丽,最后以惨败告终,三十余万大军,只有两千多人回来。这可是沉重的打击。那么,面对这样的严重失败,隋炀帝会怎么反应呢?一般说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反应无非是两种:

    第一种,老老实实地承认失败。一方面安抚遭受重创的百姓,另一方面卧薪尝胆,好好反思,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图大事。

    第二种,无论如何不承认失败,而且,越挫越奋,非要较这个劲不可。

    那么,隋炀帝属于哪一种情况呢?他选择了第二种反应。就在大业九年(613)四月,隋炀帝又率领百万大军,渡过辽河,再度讨伐高句丽!

    大败之后,休整刚刚半年就再次出征,这可是一个比较冒险的决定。那么,隋炀帝为什么非要这么仓促再战呢?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战争理由继续存在外,还有一个新的原因也非常重要。什么原因呢?面子。

    说实话,第一次讨伐高句丽失败,隋炀帝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他这样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大隋天子,怎么可能在高句丽这样的小河沟里翻船呢?而且还当着那么多国际友人的面,这简直是太丢面子了!隋炀帝可是个骄傲的皇帝,这个面子,他无论如何也要挽回来,而且越快越好,否则在国内、国际上似乎都很难交代。所以,这个仗必须要打。

    可能有人会觉得,打也可以,总不必亲征吧?上次亲征,不是没有什么好处吗?隋炀帝这次为什么还不吸取教训呢?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我们这样想,当时人也这样劝过他。谁呢?

    第一个,左光禄大夫郭荣。他说:

    戎狄失礼,臣下之事;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奈何亲辱万乘以敌小寇乎!

    什么意思呢?戎狄要是失礼的话,惩罚他们,是我们做大臣的职责,由我们去办就可以了;能发千钧的弩机,怎么可以用来射杀老鼠呢?您是万乘之尊,怎么可以亲自去对抗那些小小的蛮夷之族呢?或者用我们老百姓最常说的一句话,杀鸡焉用宰牛刀?这是郭荣的意思。

    第二个,太史令庾质。这个人在炀帝上次亲征的时候就提过反对意见,这次提得更直接了。他说:“陛下若亲动万乘,靡费实多。”陛下您要是去的话,这战争成本可就大了,本来一百块钱能办的事儿,一千块钱也办不下来。

    无论是提出哪种理由,这两个人都是说隋炀帝没必要亲临现场。那么隋炀帝有没有可能听这种意见呢?完全不可能。为什么呀?这就更关乎面子了。上一次隋炀帝亲征打败了,如果这次派一个将军去,倒打胜了,隋炀帝的脸往哪儿放呢?所以,一听庾质他们的建议,隋炀帝勃然大怒,说:“我自行尚不能克,直遣人去,岂能成功也?”我自己去都不能够打赢,派一个将军去,怎么可能赢呢?因为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大业九年(613)的御驾亲征也就势在必行,无人能够阻挡了。

    那么,这次御驾亲征会不会取胜呢?应该说,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一次出征跟第一次相比,多了两个有利条件。哪两个有利条件呢?

    第一个,隋炀帝学乖了,不再瞎指挥了。上次出征,他不是还没打仗,先规定了两条基本原则吗?

    第一,任何将领不得擅自开战,遇到情况必须先行禀报。

    第二,每支大军都设专管招降的慰抚使,控制将领,把招降看得比打仗还重要。

    这两条原则束手束脚,让隋军吃了大亏。这一次,隋炀帝主动把这两条都取消了,不再设慰抚使,而且宣布“听诸将便宜从事”。诸将可以根据战机自行决定自己的安排,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换句话说,他终于摆正心态,不再想什么天子有征无战,而是真把打仗当仗打了,这就有利于调动将领的积极性。

    第二个,这次出征,军队的战斗力也有改善。怎么改善的呢?隋朝在原有的府兵之外,增加了一支名叫骁果的军队。骁果是怎么回事?所谓“骁果”,字面翻译就是骁勇果敢。为什么骁勇果敢?因为这支军队是招募来的,所有的骁果战士,都是志愿兵,这就和府兵有本质的区别了。

    我们知道,府兵是征来的,扫地为兵,想参军也得参军,不想参军也得参军,因此里面有好多人是不情不愿地走上战场,这样的士兵战斗力自然不会强。但是骁果就不一样了,骁果是自愿报名参军,都是渴望通过战争建功立业的人。有道是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喜欢打仗的人,战斗力当然强。

    为了能够保证兵源质量,隋炀帝还刻意提高骁果的待遇,不仅免除骁果之家的赋役,还让骁果隶属于专门负责保卫皇帝的左右备身府,充当皇帝的侍卫亲兵,这一点可太诱人了。俗话说,宰相门房七品官,更何况是跟着皇帝干呢,那进步得多快呀!所以,好多富豪子弟、英雄豪杰都争相应募,骁果之中人才济济。

    前文讲过,一征高丽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指挥失当。现在,皇帝不再瞎指挥了,将领有权,再加上士兵精锐,这仗就容易打好了。就这样,百万隋军又是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战场是英雄用武之地,英雄是提振士气的一剂良药。此时,隋军中涌现出一个身怀绝技的战斗英雄,他的超凡魅力加快了隋军攻占高句丽的步伐。这位英雄人物究竟是谁呢?他又是凭借什么威震敌营的呢?

    那么,这一次隋军是怎么打的呀?总的说来,隋炀帝的战略部署仍然和上一次一样,分兵进发,同时出击。而且,出击的着力点也和第一次一样,仍然是两个。

    第一个着力点当然是平壤,这是朝鲜半岛的核心,也是高句丽的首都。

    第二个着力点则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这是辽东半岛的核心,也是高句丽的东部核心,相当于第二首都。

    这两个着力点都怎么打呢?对于平壤,隋炀帝仍然是海陆并进。陆路的指挥者是隋炀帝最宠幸的宰相宇文述,按照部署,他率领大军先一路东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再从鸭绿江南下,直奔平壤。海路则仍然由大将来护儿统领,从东莱(胶东半岛)出发,跨海作战,直趋平壤,然后和宇文述两面夹击,合围平壤。

    这两个将军,其实都是上次一征高句丽的败军之将,回来之后也都被隋炀帝免了职,但是他们毕竟和高句丽人打过仗,熟悉情况,所以,这一次隋炀帝依据用功不如用过的用人原则,又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这是平壤方向。

    那辽东方向呢?辽东方向更不得了,那是和隋朝直接接壤的部分,所以由隋炀帝亲自督战,集合了大约四十万军队围攻。要知道,辽东城的守军只有三万人,四十万对三万,那不是以石击卵吗?是不是很容易就打下来了?还真不是这样。别看皇帝亲自督战,各路将士奋力拼杀,但是大军攻城将近一个月,硬是没有打下来。

    为什么呢?攻城作战太不容易了。要知道,高句丽和隋朝的老对手突厥和吐谷浑可不一样,它是农耕民族,善于筑城,也善于守城。这辽东城相当于高句丽的第二首都,修筑得特别结实。内外有两层城垣,两个门楼,都是高大坚固。在没有火药、大炮的情况下,要想拿下这样的城池非常困难。隋军虽然人数多,但是一时之间,也发挥不出来。

    怎么办呢?为了能拿下这座城池,隋炀帝也算把那个年代能想出来的攻城手段都用了一个遍,像什么飞楼、冲车、云梯、地道等,轮番上阵,可是效果都不理想。眼看顿兵城下将近一个月,还是毫无进展,隋炀帝也相当着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候,隋朝的大军之中涌现出一位英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局面。谁呀?

    此人名叫沈光,是吴兴人,也就是原来陈朝的子民。他爸爸在陈朝官至吏部侍郎,本来也是官宦子弟出身,可是后来陈朝灭亡了,沈家一下子败落下来,举家迁到了大兴城,还没有工作,他爸爸和哥哥都靠给人写信谋生。本来,亡国之民命运凄惨,一般人可能也就认了,但是沈光不是一般人,他不甘心这样了此一生。怎么办呢?他就开始结交权贵了。结交谁呢?最先结交的就是太子杨勇,在杨勇手下当学士。

    没想到,杨勇后来被废了,沈光只好回家;后来,他又辗转投到汉王杨谅的手下,给杨谅当府掾,没想到,杨谅又举兵造反,而且造反还失败了,王府就此撤销,沈光只好又回到家里。真是眼光奇烂,挺谁谁死。

    眼看正常的途径无法出人头地,沈光又改换思维方式,走起了野路子。什么野路子呢?戏马。沈光和一般斯文秀气的南方文人不一样,他是个有武功的人。按照《隋书·沈光传》的说法,就是“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这个戏马,和一般说的马术还不完全一样,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杂技。耍杂技每个时代都有,沈光怎么就能号称天下第一呢?

    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当时大兴城新建了一座寺庙叫禅定寺,寺前立起一座幡竿,高十多丈。可是,幡竿竖起来之后,绳子忽然断了。要把绳子重新挂上去,只能把幡竿砍断,这很不吉利。怎么办呢?正在和尚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沈光游逛到了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幡竿,说:把绳子给我吧,我帮你们挂上去。他怎么挂上去的呢?按照《沈光传》的记载:

    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

    什么意思?沈光嘴里叼着那个绳子,然后拍打着和地面成九十度角的光溜溜的幡竿就上去了,一直爬到顶端龙头部分,然后再把绳子重新系好。按说这已经不容易了,但是沈光的表演还没结束呢!绳子系好之后,沈光一下把手和脚都放开了,腾空而起,直接落地。十几丈高的幡竿,那是什么样的高度?从这样的高度飞身而下,冲击地面的作用力是相当大的。怎么样化解这个作用力呢?触地之后,沈光手脚并用,倒退了几十步,然后站起来,毫发无伤。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轻功吗?所以当时“观者骇悦,莫不嗟异”。围观的老百姓既开心,又惊叹,都在那儿啧啧称奇,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肉飞仙”。这样一来,沈光豪杰的名声就奠定了。

    我们也知道,大兴城是关陇贵族集团的老家,这个地方的人都勇武豪侠,也最崇尚豪杰。沈光身手好,为人又行侠仗义,不拘小节,所以很快身边就聚拢了一批所谓京师恶少年。这些人有的供他喝酒,有的供他吃肉,所以别看沈光没有工作,养家糊口倒是一点都没耽误,而且每天呼朋唤友,斗鸡走狗,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但是,英雄毕竟是英雄,光是日子过得滋润还不行,最重要的还是要实现理想。中国古代人有什么理想啊?有一句最经典的说法:“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文也罢,武也罢,一定要受皇帝赏识,为国家所用,才算有最终的归宿。

    问题是,沈光出身不好,不光是江南亡国之民,而且还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有过给废太子杨勇和汉王杨谅打工的前科。这样的人,要想出头可真不容易。可是,现在为了征讨高句丽,隋炀帝招募骁果,只问武艺,不问出身,这样一来沈光总算是盼来了出头之日,当即报名参军。他不是人缘好吗?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有一百多人都骑着马来给他送行。沈光看着这些朋友,把壮行酒洒到地上,发下重誓说:

    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

    一句话,此行一定要立功,不成功,即成仁。

    现在,隋军攻打辽东城,久攻不下,这不正是沈光建功立业的机会吗?就在这种情况下,沈光隆重登场了。

    怎么回事呢?

    当时,隋朝军队为了攻破辽东城,使用了一种叫冲车的装备,所谓冲车,一般都有四五层高,里面满载士兵,下面装着轮子,可以推着走,上面斜竖着一个长十五丈、包着铁头的木头杆子,就用这木头杆子冲击城墙。问题是,辽东城很结实,冲车的冲击力量不够,不管用。

    怎么办呢?沈光一看,就悄悄地从冲车里面爬出来,顺着冲车上面的木头杆子爬上去了。他本来就擅长爬杆,转瞬之间就上到了冲杆的顶部,然后一跃而下,直接跳上辽东城的城头,挥舞大刀,照着守城士兵的脑袋就砍了下去。守城士兵没想到冲杆上还能爬上人来,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马上乱了阵脚,一连被杀了十几个人。

    不过,尽管旗开得胜,沈光毕竟是孤军奋战,等高句丽士兵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沈光一个人抵挡不过,一下就从城墙上掉下来了。要知道,辽东城也有几十米高,这样摔下来的话,就算不死,也得骨折,隋军这边一片惊呼。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沈光即将落地的一刹那,他一把抓住了冲杆上垂下来的绳子,不仅没有摔着,反而像猴子一样,直接又顺着绳子爬上去了,又斩杀了好几个高句丽士兵,然后滑下冲杆,毫发无伤。

    这番举动,把两边的将士都看呆了。这哪里是打仗啊,简直就是行为艺术了。一时之间,隋军扬眉吐气,军心大振。

    隋炀帝亲自督战,亲眼看到了这英雄的一幕。这么英勇的士兵,简直就是大隋军魂!马上就把沈光树为典型了,一连给了他三大荣誉。

    哪三大荣誉?第一,拜沈光为朝散大夫,赐予宝刀良马。这宝刀良马也就罢了,关键是朝散大夫,这可是五品官,算是中层将领了。沈光一介白衣,一次战斗,直接官拜五品,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第二大荣誉,隋炀帝还把沈光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而且,就在贴身侍卫里,沈光的待遇也比别人高。怎么个高法呢?按照史书记载,隋炀帝跟他解衣推食,宠幸无比。

    第三个荣誉,隋炀帝还给他写了一首赞美诗。这首诗名叫《白马篇》: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旁。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曾令千载后,流誉满旅常。

    什么意思?一匹白马装饰着金刀贝壳,五彩焕然,横行在辽水之旁。骑着白马的少年郎是谁呢?就是皇帝的宿卫羽林郎。他们都穿着犀牛皮做的铠甲,手里的宝剑也闪闪发光。这是诗的开头。诗的结尾又说什么?结尾说,这个羽林郎本来是想以身许国的,他的德行非常高超。可是他不光德行高超,武艺也非常高强。因为既有德行又有武艺,即使千年以后,他的赫赫英名还一定会在军旅之中传扬。

    可能有人会说,这首诗写的是英雄群体,不是个人啊!没错,这首诗赞美的确实是隋朝士兵,确切地说,是骁果这个英雄群体。但是,谁敢说这个骑白马,佩宝剑,威风凛凛而又风度翩翩的少年武士,不是以沈光为蓝本创造的呢!有了皇帝这样的首肯,不仅沈光建功立业的理想得以实现,隋朝的士气也一下子振奋了不少。

    可是我们也知道,虽然沈光骁勇,虽然他的英雄行为也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是终究还是无法改变辽东城的战局胶着状态。怎么才能把辽东城拿下来呢?隋炀帝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人赶制了一百多万个布袋子,发给士兵,让他们把布袋子里都装满土,然后一袋子一袋子地从营地一直往辽东城的城下堆,最后堆成一个宽三十步、最高高度和辽东城齐平的斜坡,这个斜坡的名字隋炀帝都想好了,就叫鱼梁大道。一旦这个鱼梁大道修成,隋朝的士兵迈着方步就可以攻上去了,到那时候,高句丽的三万士兵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所以,虽然在堆沙袋的过程中也受到高句丽居高临下的打击,造成不少伤亡,但是隋炀帝还是咬紧牙关往前推进,毕竟隋军人多,拼消耗还是拼得起的!

    到六月下旬,眼看这鱼梁大道就要完工了,这也意味着总攻马上就要开始,隋炀帝的心里乐开了花。有一句话叫好事成双,这时候,不仅辽东战场的形势一片大好,平壤方向的推进也相当顺利,宇文述已经率领陆路大军来到鸭绿江边,准备渡江作战;而水军统帅来护儿也统率士兵,齐集东莱,随时准备扬帆。在隋炀帝看来,只要再有几天的时间,顶多半个月,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真是扬眉吐气啊。

    在隋炀帝看来,只要再给他几天的时间,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他就可以一洗前番征讨高句丽的耻辱,得胜还朝。然而就在这时候,一封突如其来的密信一下子打乱了隋炀帝的战略部署,那么这是怎样的一封密信呢?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隋炀帝又会如何决策?

    可是,就在总攻即将开始,胜利的曙光已经呈现眼前的时候,一个满面烟尘的骑兵忽然出现在隋炀帝的大帐之前,翻身下马,呈上一封密信。隋炀帝一看这封密信,马上脸就绿了。怎么回事呢?信上说,负责给隋朝远征军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造反了!这可让隋炀帝一下子慌了神了。为什么呀?

    首先,运粮官造反,马上意味着粮草难以为继,没了粮草,出征在外的大军就算不饿死,也要造反了!

    其次,这次出征,好多跟着隋炀帝的文官武将都把子弟留在了洛阳,现在杨玄感逼近东都,这些孩子可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孩子在杨玄感手里,这些官员能踏实吗!

    最后,东都洛阳可是隋王朝的命根子,一旦被杨玄感占领,那岂不是意味着隋朝的半壁江山都面临危险吗?

    想到这里,隋炀帝真是心乱如麻。面对这么一个突发情况,隋军到底何去何从呢?隋炀帝不是傻瓜,当然知道孰轻孰重,高句丽再可恨,毕竟属于肢体之疾,而杨玄感造反,众叛亲离,东都不保,那可就是关系到隋朝前途命运的心腹大患了,隋炀帝是不会为了肢体而丢掉心腹的。所以,第一个反应自然是立刻撤军,回去灭火。

    问题是,如果这时候撤军,那真等于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此前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放在谁身上谁也不甘心啊!

    怎么办呢?就在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一下子让隋炀帝不敢再犹豫了。什么事呢?兵部侍郎斛斯政投降高句丽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这仍然是杨玄感造反的连带后果。斛斯政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祖上都是武将,本人也非常有才干,很受隋炀帝宠信。所以,这次出征高句丽,隋炀帝就让他掌管军机,相当于总参谋长的角色。

    可是要命的是,斛斯政不光跟隋炀帝好,他跟杨玄感关系也不错。杨玄感在造反之前,曾经跟斛斯政有过联系,还让他帮自己伪造两份文牒,让自己的两个弟弟都从隋炀帝身边逃出来,回来帮自己一块造反。要知道,关陇贵族是一家,彼此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所以斛斯政也就帮了杨玄感这个忙。现在,隋炀帝严令追查杨玄感的党羽,斛斯政坐不住了,这事一旦败露,自己肯定要被隋炀帝杀头啊!怎么办呢?

    理论上讲,自己的狼狈处境是杨玄感造成的,此时应该投奔杨玄感才对,问题是,这时候想要千里迢迢投奔杨玄感,又肯定不可能。怎么办呢?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奔高句丽了!所以,就在大业九年(613)六月二十六日深夜,兵部侍郎斛斯政居然趁着夜黑风高,投敌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天早晨醒来,隋炀帝听到这个消息,真要气得吐血了。要知道,斛斯政是隋炀帝身边的总参谋长,对隋朝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他这么一投敌,就等于隋朝所有的军事机密都曝光了,这仗还怎么打!怎么处置这个叛徒呢?赶紧追吧。隋炀帝下令,让将作少监阎毗率领两千骑兵,火速追击。可是,人家斛斯政已经走了半夜了,怎么可能追上呢!

    这样一来,隋炀帝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撤军。怎么撤呢?就在大业九年(613)六月二十八日凌晨,隋炀帝突然召见将领,传令军队轻装撤退。怎么叫轻装撤退啊?《资治通鉴》说得非常清楚:

    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

    一句话,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要知道,无论是杨玄感起兵也好,还是斛斯政投敌也好,那都是隋朝的最高军事机密,一般士兵,乃至中下级军官都无从知晓,现在仗打得好好的,眼看胜利在望,忽然这么狼狈撤退,士兵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都在自己吓自己,队伍也越走越乱。

    隋朝的军队纳闷,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士兵更纳闷啊,本来,眼看着隋朝的鱼梁大道就要合龙,他们都觉得自己命在旦夕,就要跟辽东城同归于尽了,没想到六月二十八日一早起来,居然一切都天翻地覆了。每天热闹的大隋军营现在空空荡荡,鸦雀无声,军资器械都乱扔在那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这是怎么回事呢?

    高句丽将领不敢相信,还以为是隋军在玩空城计,故意放出烟雾,引蛇出洞呢,所以继续紧闭城门,严防死守。一直过了两天,确信隋军不是玩鬼把戏,而是真的撤退了,这才派出几千士兵出来追杀。不过,毕竟隋军人多,威慑力还是有的。高句丽的士兵也不敢太过分,只是在后面跟着。一直等到隋朝主力都渡过辽河,只剩下几千老弱残兵的时候,这才一拥而上,把这几千老弱病残给消灭了。

    辽东半岛的大军一撤退,在东莱待命的来护儿水军也自动撤军,回援东都了。就这样,隋炀帝第二次大举东征高句丽又以失败告终,而且是功败垂成。说起来,这次失败可是太冤枉了,连我们在千年以后都不免替隋炀帝发出一声叹息,真是时乖运蹇,英雄无命啊!那么,改变了整个战局的杨玄感究竟是何许人呢?他为什么要造反?

    后记:

    五年了,真快。那时候,我三十出头,对电视一无所知。懵懵懂懂间,纵身一跃,就跳上了“百家讲坛”。现在,我都奔四了。在百家讲坛讲了五年,书也出了五本,走到外面,还有人介绍说,这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我也只好笑一笑,补充上两个字——曾经。

    武则天曾经是泪眼婆娑的绝望尼姑,杨广曾经是气吞六合的风流天子。然而,几十年的风烟散去,武则天成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一代女皇,而杨广则成了“好内远礼,逆天虐民”的隋炀帝。结局和曾经之间,该有多大的距离!

    那么,我呢?我知道,人生本来就是开放式结局,那曾经的因,其实没有必然的果。外在的环境总在改变,自己的理想也未必恒定吧。在执著与鼎新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取舍、怎样平衡呢?

    当年,看冰心先生集龚自珍的诗句:“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真是羡煞。沧海横流,能让心定下来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是良知,是梦想,还是清风明月,右史左图?

    五年,对人生而言,该是一个小段落了。在这个段落结束之后,我想稍事停留,给自己一个思考的余地。或许,等再读几句书,想明白几个道理之后,我还会跳上这个或者那个讲台?毕竟,在我心里,一直回荡着古人的豪情:试上小红楼,论诗说剑;更尽一杯酒,举首高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