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北的婚俗1 三媒六证齐了吗?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4-21

L

O

V

E

  传统的婚礼,在日益快节奏的今天,已经很难得看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奢华的车队代替了以前的迎亲队伍,在儿时模糊的记忆里,有过几次传统婚礼,新娘子是用八抬大轿抬来的,嫁妆都放在“被笼”里,挑的挑,扛的扛,好不热闹。

  小时候,我是个淘气的小丫头,总会有问不完的问题,那时候总觉得父亲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尽管他初中未毕业,在节假日他会跟我说“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对联的故事。

于是我自然会问:为什么新郎要叫新郎,不叫旧郎,为什么新娘要叫新娘而不叫陈娘。

吃完晚饭,父亲用一把小火钳拱了拱火钵里炭火,开始给我讲故事。

现在我讲给你听哦: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里,住着个叫新郎的小伙子,很有肚才(岭北话说有文化的意思),邻近村子的人有了什么难事都找他。他在自家门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年。”

有三个皮匠去赶庙会,这一天路过新郎的家门,看见“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在年”的木牌子,感到稀罕。“口气不小,咱进去看看。”结果就想给新郎出个难题:“”想请你办件事,不知能不能办到?”新郎说:但说无妨,一定尽力相帮!

大皮匠说:“我想要太阳大的一个馍。”二皮匠说:“我想要海大的一瓮油。”三皮匠说:“我想要路那么长的一匹布。”

  新郎听了知道这三个臭皮匠是来为难他的,哈哈大笑:“三位老兄,得多长时间要?”三人一商量:“三天就要。”说完三人走了。

  第三天,三人早早来了,进门就喊:“新郎在家吗?”“在。”大皮匠问:“我要的馍,怎么样了?”新郎不慌不忙地说:“我给你把面发上了,你去量量太阳有多大,弄准了我再蒸。”大皮匠一听傻了眼,忙说:“不要了,不要了,你爱蒸多大蒸多大吧。”

  二皮匠说:“海大的一瓮油,你做好了吗?”“你把大瓮搬过来,我就给你装油。”二皮匠一听,就说:“我本来想难为你,你倒难起我来,不要了。”

  三皮匠又问:“我要的布,织好了吗?”“你把路量量有多少丈多少尺,我织的时候好有个头哇!”三皮匠一听也哧一声笑了,摇摇头说:“不要了,不要了。”

  新郎知道他们有意难为人,看他们一个个没话说了,才开了腔:“三位老兄,早听说过你们见多识文,今天求你们办点事。”“有嘛事,尽管说。”

  新郎说:“我要六证,帮我买去吧。”

  三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嘛叫六证,也不好意思问一声。三人偷偷一商量,到别处把听去,不能让他看出咱们没本事。

  他们走到哪儿,打听到哪儿,就是没有一个知道的。这天来到一个山头,这山叫黄花山,见一位挺好看的姑娘正洗衣裳。他们上前施个礼,说:“请问大姐,你们村的没有卖六证的?如果有,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姑娘一听笑了:“我家就有六证。”

  这位姑娘叫陈娘,也是个有才的女子。回到家里,她翻箱倒柜,拾掇出六件东西:剪子、梳了、镜子、斗、秤和算盘。又对三个皮匠解释说:“裁衣裳剪子为证,梳头梳子为证,容颜好不好镜子为证,斤两大小秤为证,过量米面斗为证,结算帐目算盘为证,这就是六证。”

  三人听陈娘有条有理的一说,非常佩服她,说:“我们找了多少天,不想来你这找到了,要多少钱吧?”

  “一分钱不要。只想问问你们是给谁找的?”

  “给一个叫新郎的小伙子。”

  “噢,以后有什么事还来这儿找我。”

  “那么姑娘大名。”

  “我叫陈娘。”

  三人高高兴兴带着六证回来了,见到新郎把东西一交说:“你看这是不是六证?”并告诉他是在黄花山,一个叫陈娘的大姑娘送给的。” 新郎仰慕陈娘的才情托三人给她带上几句话。新郎说着,提笔写道:“寅时想姑月偏西,菜在园中水在溪。家中有米无人煮,床上有枕少个妻。”下坠“新郎”。

  三人直奔黄花山,找到陈娘。她看完信笑了笑,拿出笔来写了这样几句:“屋中无梁,没梁没墙,冬暖夏凉,天然一堵石头墙。”三皮匠回来,把信交给新郎。新郎拆开一看,哈哈大笑:“多谢三位老兄,这事你们甭管了。”新郎多聪明!一看就知道,陈娘住在一个石洞里,邀他去呢。他急急忙忙打点了行装去找陈娘。走到一座山上,在一个石洞前遇见一位姑娘。就上前施礼:“打听个人,可曾知道?”姑娘说:“说吧,这一片儿有名有姓的我都知道。”“有位叫陈娘的,住在哪里?”“你是……”

当天晚上,两人在山洞里成了亲。新郎说:“你别叫陈娘了,以后改叫新娘吧。”从这儿开始人们就把新婚的男女称为新郎新娘……

噢~原来是这样的啊,于是我知道了剪子、梳了、镜子、斗、秤和算盘是六证,于是我知道结婚的第一天晚上为什么叫入洞房。入洞房实际上是入山洞。男方媒人、女方媒人、中间媒人则是由这三个臭皮匠演化而来的,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总觉得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在岭北,不管条件怎么改变,讲究的娘家人一定会为出嫁的女儿准备六证。

  那时候,我最喜欢听父亲讲这样的故事,你呢,喜欢我讲的故事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