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讲 | 我是“嫡子”我很牛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4-21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西晋的故事,话说三国末期,司马家族经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耕耘三世,最终由司马炎建立晋朝,一统天下。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将皇位传给太子司马衷。

这个司马衷呢,是一个智商严重欠费的皇帝,搁现在能评上二级智力伤残。在他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其中有这么一件很具有代表性。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树根,吃土,饿死了许多人。官员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司马衷大为不解,对报告人说:“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真真是哭笑不得。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这样一个白痴皇帝怎么能治理好天下呢,他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他本人被囚禁凌辱,最后被毒害。并因此导致了西晋的灭亡,我国进入“五胡十六国”的乱世。

司马炎是开国之君,能收拾三国这个烂摊子,应是何等的雄才伟略,多么的智慧啊,为啥要将皇位传给一个傻儿子呢?

是无人可选吗?不是呀,司马炎有二十多个儿子呢。

是不知道儿子的智商问题么?应该也不是啊,司马炎去世时,司马衷已经22岁了,司马炎肯定了解啊。

其实这都要归结为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才使司马衷这样的白痴皇帝有了走上历史政治舞台的机会。

我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是男子明媒正娶的配偶,是当家主母,需三媒六证,择良辰吉日,大红花轿抬入家门,妻子若不犯“七出之罪”是不能被休弃或者降为妾的。妻子所生子女称为嫡子女,嫡子具有宗法法理上的家产继承权。

妾属于有名分的小老婆,也叫侧室。地位低于正妻,在有些朝代妾的地位和奴婢无异。妾生的子女称为庶子或庶女,地位远低于嫡子女。庶子女要称嫡母为“母亲”,自己的亲生母亲只能称作小娘,所以“小娘养的”在古代是一句分量很重的骂人话。庶子在有嫡生兄弟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继承遗产或爵位的。

那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朱曼娘算妾吗?小编明确的告诉你,不算,那叫外室,是没有名分的,相当于现在的“二奶”。

朕也是庶子~

有人会说,小编你别骗我了,清宫剧我看多了,清朝皇帝不大都是庶出嘛。哈哈,确实这样,清朝除了道光皇帝以嫡子继位,其余全是庶子继位。但清朝是满族入主中华,汉族的宗法观念肯定就淡薄多了,自然会与汉人建立的朝代不同。清朝立嗣虽然以立贤为主,但是嫡子仍然具备很大的优势哦。

今天的故事讲完了,下期会更精彩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