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手写心,我行我素——《心经》

 timtxu 2019-04-22
元·纸本,纵29.3厘米,横20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心经》是吴镇唯一传世的草书作品,作于元后至元六年(1340),《心经》本为佛教经名,历代书者不计其数大多以楷书进行。
吴镇用草书作《心经》,更是一反元代书坛盛行的明丽丰润书风,通篇写得雄伟开阔,笔底风生云起,具有不同于世的审美情趣。心性孤高的吴镇以手写心、我行我素,才有了《心经》这样一件不可多得的优秀书法作品。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自署橡林先生,嘉兴魏塘镇(今属浙江)人。他喜爱梅花,常以梅花自喻,又自比北宋的林逋,因而又自号梅道人、梅花和尚、梅沙弥等,是一位性情高洁、个性卓然的文士。
一生守得清贫,隐居不仕,不与权贵结交,但愿随心所欲,曾于杭州西湖孤山隐居20载。吴镇自十八九岁便学习书画,又精通道、佛、理学,这一点对他人生有重大影响。
在生活与艺术创作上,都力求摆脱世事的束缚,求得超然,正如他的一首诗所云:“碧波千顷晚风生,舟泊湖边一叶横。心事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吴镇曾自作诗云:“倚云傍石太纵横,霜节浑无用世情。若有时人问谁笔,橡林一个老书生。”与人品一样,吴镇的书法在元代也有着不同时人的风格,《心经》正是一篇代表作。
写佛经者通常会怀着敬畏之心,而元人书作的通常面目都有赵孟书作的影子,但这两点在《心经》中是完全看不到的。吴镇在此书作中用笔气势磅礴,点画痛快,节奏跳跃,线条飞动,一篇《心经》在他的笔下竟写得活了过来,这绝对是一篇乘兴放怀之作。
从落款上可知吴镇写此书作时正值60岁,是书艺成熟时的作品,用墨淋漓酣畅,如一场疾风暴雨,它所凸显的不是笔法的精细,而是人格精神的充分展现,正是重其神而不重其形。可以说,以元代狂草而论,无人能出吴镇之右。
像大多数文人一样,吴镇性情孤高,爱好读书,除了研究儒家的学问以外,还精通道家、佛家的学说。他隐居于西湖的孤山,忍饥耐贫,以卖卜为生。
在卖卜的空闲,常常吟诗、作画、写字,后来他的书画渐渐有了名气,就开始以卖画为生了。他生平喜欢与和尚们做朋友,不肯与富贵人来往,也不肯替他们作画。
但是遇到识者,会自动以画相赠,他的性情和孤傲由此可见一斑。他在高兴的时候,才会放笔作竹石梅花,以表示他清高的气节,或者写渔父图以寄托他愿作烟波钓徒狂放不羁的意趣。
吴镇虽然隐居山林,性格孤高,但他对自己的绘画书法才能还是极为自信的。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书画能够不随俗流,独树一帜。话说当时他和另一位著名的书画家盛懋(字子昭)做邻居,在所居住的地方,他们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家。
当时各地的人们都纷纷到盛家去求画,却很少有人到他家来求。因此吴镇的妻子有时候不免要埋怨他几句,说他的画不如别人的好。对于这样的抱怨和指责,吴镇不以为然,尽管承认盛懋的画在他之上,但依然傲然地回答:“过二十年再看谁高谁下。
经过一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到了晚年,吴镇果然在书画技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画名也远远超出盛懋之上了。而且从后世的专业眼光来看,盛懋的画工巧有余,神韵不足,若论气韵的沉郁苍茫,笔墨的生动,吴镇远远在盛懋之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