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阳关残雪 2019-04-22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导读

今年一开年,杨雨成为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备受观众欢迎的新晋导师。大众媒介视野下的杨雨,俘获很多诗词迷。无论是在传统书斋,还是置身公众视野,杨雨只想“安安静静做自己”

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超脱自在,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凄婉无奈,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道不尽深闺情思……几千年的诗歌史,千古辞赋之美,打动着杨雨。

作为中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杨雨27岁拿到博士学位,33岁评上教授,出版15本学术专著,游历古典诗词,亦精通法语、英语。

埋首书斋里的杨雨,游历唐宋元明清,她说,阅读诗词带给了她人生的智慧和力量,“诗词背后诗词人的处世智慧培养了我的情商。”

站在“三尺讲台”的杨雨,是学生眼中的“杨姐姐”,她的古典文学课程在中南大学一席难求,往往一开放选课系统就被秒抢,甚至还有学生跑到网吧去拼网速抢课。经常有学生笑说:“上了一学期杨雨老师的课,就站了一学期!”

大众媒介视野下的杨雨,是《百家讲坛》的优雅主讲人,是《见字如面》中的知性点评嘉宾,是连续多年担任中国最早诗词类节目《中华好诗词》的评委,亦是今年一开年,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备受观众欢迎的新晋导师。

《文史博览·人物》2019年第2期封面报道

她俘获万千诗词迷。她出版的《问世间情是何物》《宋词的女性意识》《诗词中的人间冷暖》《杨雨讲诗词故事》等著作都很畅销,最近上档的音频节目《杨雨品最美古诗词》也备受大众期待。

这些年,她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中国最美女教授”“诗词女神”……但杨雨说自己仍是在书斋里,她依旧独享那份清静,“大众媒介平台给大众带来了更多的影响,我只不过是这个平台中一个很小的发声元素”。

面对多个标签和多元评价,杨雨很淡然,她说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不同的平台和解读,会呈现你不同的侧面。但在不同的声音里,希望尽可能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杨雨”。

8岁对诗词的“怦然心动”

8岁左右,杨雨无意中闯进了一个高年级的教室,抬头一瞥,看到黑板上写了一首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哇,这里面有我的名字!”小小的杨雨并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这首词有什么样的故事,只是心底莫名地就被击中:“他把雨写得好美!”对一个懵懂无知的儿童来说,那种忧郁的美感瞬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吸引力,令她觉得“怦然心动”。

“最开始这就是一种味道,但这种味道为什么会吸引我,其实我没有办法解释清楚。” 一个美好的“意外”,诗词“选择”了杨雨。

此后,杨雨开始下意识地去找一些教材里面没有的诗词来读。那时候,并没有太多古典诗词鉴赏和普及类的读物,遇到一本系列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她会反复地翻看、 背诵,每首诗词都配着解析,她会尝试着去理解、品味。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十多岁时,当女孩经历情窦初开,或进入多愁善感的豆蔻年华,诗词成为杨雨独特的“知音”。“这段年华其实特别契合词的整体情韵,就觉得很多词都特别贴合少女那种千回百转的心情。”

此后,李煜、苏轼、李清照等一大批文人词作,以及他们的生平故事进入她的视野,她对诗词、古文的理解更全面多样。到了高中,班上的同学都会来借她的文言文笔记,她甚至还会尝试给鹧鸪天、苏幕遮等一些比较短的调去填词。

“虽然现在从专业的角度回过头看,我知道它们完全是游戏之作,但这不影响我对诗词的爱好一直延续,而且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一些不同方向的深入。”

从对诗词“怦然心动”“感觉到美”转向探索“它为什么美”,杨雨说,“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却又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我不甘心于做语言的传声筒”

1992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上海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开放的脚步,导致商贸、文化方面的人才需求极为旺盛。当时,杨雨在华东师范大学念法语专业,找一份高薪工作对她来说非常容易,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被一抢而空,“我们不存在就业的烦恼,只存在怎么在N个offer里去选择一个更好职业的烦恼”。

但是杨雨连这个烦恼也没有。全班唯独她一人选择继续读研。读的专业更是在那个年代非常冷门的中国哲学,以及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当她去联系导师时,导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反劝她:“你确信自己不是一时冲动吗?”

事实上,在填高考志愿时,杨雨几乎所有的选项都写着中文系——这是她从中学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梦想。大学时代,她没有进入中文系,“我周围没有这样的氛围,我就像是一个异类。一边吭哧吭哧背法语,一边吭哧吭哧背《诗经》,背唐诗宋词。”

从大二开始,杨雨就有了许多进行实战翻译的机会,接触了许多外国人。在一次工作结束之后,一位法国人滔滔不绝地谈论他对庄子的看法,并好奇地问她:“孔子、庄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杨雨知道他对庄子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但自己又该如何向他系统、正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告诉他一个真实的孔子和庄子呢?这个时刻让她首次产生了一种“无力”感。“在跟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浅薄’。”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学习法语的杨雨(右一)

“我不可能,也不甘心于只是做一个语言的传声筒。”杨雨希望交流不止于语言。于是在毕业的“喧嚣”大环境中,她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一个冷门专业安守书斋。

两年之后,她又进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如此,沿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直在走,“一扎下去之后,就再也没出来”。

“至今,我从未后悔过。我热爱的和我的职业是完全一致的。我不会对我的职业厌倦,也不会让我的爱好变淡。”顺从内心的意愿,她活成了自己内心的样子。

“诗词提升了我的情绪感受力”

千古诗词里,描绘的有亲情、友情、爱情、君臣之情、家国之情;爱情里则又有初恋、热恋、婚姻甚至悼亡……“诗词包含了我们人生当中会遭遇到的全部情感类型。”

“同样是描写爱情,李煜和苏轼是不一样的,晏几道跟柳永是不一样的,纳兰性德和秦观又是不一样的。”诗词对于杨雨的人生性格最大的塑造和改变是:“它们提升了我的情绪感受力,让我懂得更加宽容。”

“诗词背后是一流的文人,是他们不同时期的处世智慧,提高了我的情商。”

杨雨心中的“男神”是苏轼,她欣赏他的一颗赤子之心。

60岁的苏轼当年被贬惠州,戴罪之身,时刻处于地方官的监视之下。惠州商业不发达,但是集市上每个月会宰一头羊,苏轼买不起羊肉,就跟屠夫说,给他留几根骨头就好。苏轼把骨头拿回去精心炮制,把骨头缝里残留的一点羊肉,又是烤又是煮又是炙——可以消耗一整天的时光在享受那点羊肉上。

他觉得特别快乐,并把这份快乐煞有介事地写下来,写给千里之外同样被贬的弟弟苏辙,调侃他说:“像你这样成天当官的人,平时吃惯了大鱼大肉,一口咬下去,牙齿都陷进厚厚的肉里。像我这种在骨头里挑一点点肉出来的日子,你肯定是没有过的。”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苏轼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给亲人写的信中还充满了乐观与快意。”杨雨一边读,一边不由自主地笑,“我会想,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其实也曾万念俱灰,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是经过不断的磨难之后,他才慢慢提炼出化解生活磨难的一种智慧。”

杨雨说,“文学往往是‘无用的书’,它不会给你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不像一柄手术刀能直接做一台外科手术,不像一个键盘能直接用来打字,但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能力”——“通过长期的文学阅读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在你面对人生的沟沟坎坎的时候,才能转化成应对世界的某种‘能力’。”

“大众视野中的我,也不完全是我”

许多人都是从镁光灯下认识杨雨的,《百家讲坛》上“以情动人” 的优雅教授,《见字如面》上的博学女嘉宾,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诗歌女神”……

大众媒介的曝光,让一个书斋里的学者,成为公众视野中的“公共知识分子”,收获了知名度、收获了粉丝,同时也让她迎来争议。

“自始至终,我就是想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能够给社会,尤其是给我的学生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那就是功莫大焉。”

其实最开始接到《百家讲坛》栏目的邀请时,杨雨是犹豫的,其一是因为不能控制媒体的取舍,害怕产生误解。其二,她认为,作为一个高校里的学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安静。

但最终,打动她的一句话是当时联系她的编导对她说:“大众传播也是学者应有的使命。”精英研究和大众传播并不冲突。杨雨开始有选择地走向屏幕:“我是研究诗词的,所以我基本只接受诗词文化类节目的邀请。”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如今,她已经在《百家讲坛》坚持了10年,每年都在讲诗词。从2013年接受第一档诗词类的文化节目《中华好诗词》起,她做了5年的评委。

在公众媒体中,杨雨已然成为一个研究诗词的学者符号,《中国诗词大会》也不会是终点。

当前,包括《中国诗词大会》《一本好书》《国家宝藏》《朗读者》等一大批颇受好评的文化节目涌现,杨雨认为,传统文化正面临一个最好的普及和传播的时机。

在以前的传播环境当中,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收方向是十分单一的。但进入融媒体时代,不同角度的呈现,不同论点的争锋,大众会接收到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众声喧嚣,我觉得,一定的喧嚣是必要的。因为喧嚣过后,一定会有东西沉淀下来。在这之后,我们再去判断,也许更能接近事实的真相。”这也是杨雨能够说服自己面向大众的一个动力。

“谁能够说辛弃疾就只是一个英雄词人,苏轼就只是一个豪放词人,而李清照就只有‘凄凄惨惨戚戚’呢?他们都是立体、多面的。”杨雨说,“就像大众视野呈现出来的杨雨,当然是我,但也不完全是我。”

“出世”或“入世”,都是随心。诗词本就是随心的产物。杨雨的“雨”,可以是“帘外雨潺潺”的雨,又未尝不能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雨?杨雨说:我始终只希望能做好自己。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策划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文 |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廖宇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