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电影第一跪我给《调音师》

 netcoolyu 2019-04-22

说《调音师》的上映是载誉公映一点都不为过。

2018年10月5日在印度、北美等地同步上映时,以450万美元的小成本在印度国内收获1400万美元总票房。豆瓣评分8.4,IMDb评分8.5,烂番茄新鲜度100%,观众喜爱度94%,空降豆瓣悬疑类影片历史榜单的前50,是2018年度评分最高的印度电影。

在对印度电影渐趋审美疲劳的时候,《调音师》的出现无疑让人眼前一亮。惊吓、反转、细节、深度、多重解读等等悬疑片必备的环节,《调音师》都高度完成了。

悬疑片其实最忌讳的就是剧透,所以小编在尽可能少提剧情的前提下,列出了调音师的几大看点:

一反印度进口类型片常态

搜索

就像豆瓣评分中获赞最高的一条评论说的那样——

谁能想到今年最佳悬疑片是印度片?

近几年印度进口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疯狂收割着票房和口碑,大众普遍关注的现实主义题材,笑点和泪点兼具的商业元素,恰到好处的煽情,让印度片叫好又叫座。可是这一次的《调音师》却剑走偏锋,玩起了悬疑路线,抛弃了以往电影里“伟光正”的主角光环,释放出人性邪恶的一面,打破了我们以往对印度片的刻板印象。

绝不仅简单的改编升级

搜索

《调音师》是根据法国的一部同名短片改编而成,讲述一名钢琴家在一次钢琴大赛中失败后,假扮成盲人调音师,享受着偷窥别人隐私的乐趣,直到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电影长片保留了原作“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意外成为一起凶案的目击证人”的核心设定,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许多独特又突破脑洞的扩充。

电影里主人公不再是调音师,而是一个有才华的钢琴师,扮演盲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试验眼睛看不见是不是钢琴就能谈得更好。原作中的主要的戏剧冲突在电影进行三分之一处就已经交代清楚,后面矛盾的再升级、所释放的人性之恶、涉及的隐喻之深,才是电影的重头戏。

如果说看短片像是坠入一处险流,紧张刺激,那么电影则是让人看见了人性的深渊,细思极恐。

正如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所言:“《调音师》是包含着邪恶与残忍时刻的、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有趣电影。”

神级脑洞,看到你怀疑人生

搜索

欺骗、戏精、凶杀、投毒、偷窥、绑架、勒索、倒卖器官......你绝对想不到,这些暗黑事件在《调音师》里都有涉及,而比这些更暗黑的是,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你以为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可能正拿着手机偷窥你的隐私;你以为匡扶正义的警察,可能是一个杀人凶手;你以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可能背地里干着某些不法勾当;你以为乐于助人的街邻,可能为了金钱分分钟就出卖你;你以为坠入情网的恋人,可是就是一个满嘴谎言的骗子......

据说,这部电影高达50多处反转,不过相信大家一刷的时候这50多处的反转肯定没心思数,你只需知道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不会知道结局是什么,而真的到了最后一秒,你也不一定知道真相是什么,因为你无法判断,这结局之前二十多分钟发生的事,究竟是真实的,还是男主的一面之词。

神来之笔的大结局

搜索

在感觉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担心再有什么大反转的时候,男主用拐杖击飞了一个易拉罐,随着“嘭”的一声,电影落下了帷幕,可是观众的心却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这个大结局,我想给100分!

有人看到了全员黑化,有人相信主人公身上依然保留着善良的本性,想细细回味,又怕细细回味之时,后背一阵发凉,《调音师》的魅力就在于此。

最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你看到的可能真相,也有可能,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谎言......

唯一观影提示:千万不要憋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