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唐朝的大诗人,非常厉害。徐州人,祖籍河南洛阳,此人是唐代非常出名的文学家,作品众多,而且很多作品也都入选了小学初中课本,值得我们去研读,同时,刘禹锡还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跟刘备有一个很相似的特点,就是刘禹锡也喜欢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有“诗豪”之称呼。 ![]() 刘禹锡《陋室铭》很出名 刘禹锡的陋室铭基本上就没有不会背诵的人,但是今天小编并不会给大家分享陋室铭这种名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刘禹锡的另一首小词,这首词不是刘禹锡本人原创,是刘禹锡改编自白居易的《柳枝词》写作而成的,但是改变的非常好,以至于到了明朝还有人看了这首词以后成为了刘禹锡的忠实粉丝,这个人就是杨慎,杨慎夸刘禹锡这首小词为神作有“三妙”,分析的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 ~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 柳枝词(唐,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小词之所以称之为小,主要是因为篇幅比较短,字数很少,但是词句虽少,意味却很是深刻!我们一句一句来分析一下。 ![]() 柳枝词 这首小词整体为我们呈现出这么一个场景:清澈的江水缓缓流动,江水旁边一水儿的垂杨柳,枝条弯弯斜斜的垂落在江边,江水上的桥还是二十年前的旧板桥,没有什么变化;依稀想起来以前和美人儿在这桥上相遇,心中还是有些怨恨自己到现在了都没有打听到美人儿的消息 ~ 场景非常简单,可能会勾起大家心中的另一句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的意味和柳枝词的意味有些相通的意思。 ![]() 和美人儿相遇在这板桥之上 我们一起来看看杨慎认为的“三妙”都在哪些地方表现的出来: 1.第一妙在故地重游,但是情感表达的含蓄之妙。作者重游旧地并没有直接喊出来:我好开心啊,终于又回到这里了一切都是这么熟悉之类的话。而是重新把场景和环境再描写了一次,用整个场景带出来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含蓄而且深刻。 ![]() 板桥偶遇美女 2.第二妙就妙在整首诗跟其他的一些描写故地重游的词句都不一样,倒叙的手法用的很不错,很多别的诗词同样的描写一般都是先抒情在写景,用景色来加深自己的情绪,或者掩盖自己的情绪,但是刘禹锡的柳枝词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先写景再抒情,正好相反。 3.这首小词改编自白居易的《板桥路》,刘禹锡该它的时候更神奇,更改之后就给了歌妓去唱起来了,删减不多,但是删减部分去掉以后,情绪更加明朗,这就是第三妙。 ![]() ~ 不知道看了今天小编分享的柳枝词,大家喜欢吗?是否认同这首词的这三个妙处呢? |
|
来自: acerbookstore > 《刘禹锡77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