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跳槽,为何一个为枭雄,一个却成三姓家奴?(刘备篇终)

 金色年华554 2019-04-22

此时的刘表已经年老,锐气渐失,不复当年单骑入荆州时的豪气,又深患来自曹操、孙权的危险,对于刘备的到来自然十分开心,于是亲自出城迎接。同时送给了刘备一些士兵,并让其屯兵在新野。

但是此时,刘备已经在天下闻名,同时刘表用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用名不用才,使得荆州很多人才豪杰渐渐归拢到刘备的麾下。这时候刘表开始忌惮刘备,便让其在博望抵御夏侯惇和于禁。

演义中著名的火烧博望坡实际上并非出自诸葛亮之手,而是刘备的手笔。当时双方在博望坡对峙,但一天刘备突然把自己的驻地烧了,装作撤退的样子,夏侯惇去追击却被伏兵击败。

同样是跳槽,为何一个为枭雄,一个却成三姓家奴?(刘备篇终)

曹操征乌桓时,刘备建议刘表攻击许都,但刘表不用刘备计策。等曹操征服乌桓,开始南下征刘表,而恰恰此时,刘表病死,刘琮继位。刘琮瞒着刘备向曹操投降,刘备仓促不能应战,于是率众撤退。在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击刘琮,占领荆州,刘备却表示不忍心攻击刘琮。

实际刘备处于什么目的没有攻击刘琮,现在已经很难分析,是否真实处于不忍心,不得而知。但其“吾不忍也”能被向来未证实的史料宁可不用的陈寿记录,说明当时是被很多人知道并传播的,这次的营销事件,无疑为刘备的仁德之名加分不少。

同样是跳槽,为何一个为枭雄,一个却成三姓家奴?(刘备篇终)

撤退一路上,陆续有人加入刘备的队伍,到当阳时已经有十余万。现在有人说,这是刘备裹挟百姓当挡箭牌,但是当时曹操尚远,且接受刘琮投降也要一段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轻装简行,曹操是无论如何追不上的。

因有十万百姓,刘备日行十里,而曹操帅骑兵五千,日夜三百里不停追赶,终于在当阳的长板追上刘备。刘备只带几十骑逃脱,其余包括家眷还是被曹操俘获。所幸遇到刘琦水军接应,退守到江夏。

同样是跳槽,为何一个为枭雄,一个却成三姓家奴?(刘备篇终)

同时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促使孙刘联合抗曹,进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需要提的是,实际上在赤壁战中,除了促成联合,并没有诸葛亮过多的描述。反而是以刘备和周瑜为主,而火攻计是由周瑜提出和实施的。

赤壁大胜后,荆南四郡望风而降,不久后刘琦病死,众人推举刘备为荆州牧,至此刘备漂泊半生,终于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基业,向三分天下迈出了真正的关键一步。

同样是跳槽,为何一个为枭雄,一个却成三姓家奴?(刘备篇终)

不过有人说,刘备不是还投过刘璋吗?并不是,当时是因为曹操进攻汉中,刘璋惧怕曹操占领汉中后继续攻击自己,于是引进刘备用于抵御曹操。

用现在比喻就像是一家公司濒临破产,于是引进战略投资希望拯救企业,结果战略投资实力过强,反而将原大股东踢出了管理层。

同样是跳槽,为何一个为枭雄,一个却成三姓家奴?(刘备篇终)

总结:刘备一生主要的跳槽应该是四次,首先在公孙瓒下时,帮助其抵御袁绍颇有功绩。

第一次,由于陶谦的请求,和公孙瓒和平分手,并以拯救徐州的身份入住徐州,并被陶谦遗嘱受领徐州。

第二次,被吕布偷袭后,投靠曹操控制的朝廷,并在受衣带诏后,以奉诏讨贼的大义身份与曹操对立。

第三次,和曹操对战失败后,投靠袁绍,并在知道袁绍不可为的时候,开辟汝南战场牵制曹操。

第四次,袁绍败后,投靠刘表,并助其抵御曹操,并在刘琮投降曹操后,也未攻击刘琮。

从之前的详细分析也可以看出,刘备每次在投靠别人时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并在团队中很懂得搞好人际关系,均有立功。而每次的离开,又有合理的理由且保有仁德的名声,所以可以看到无论袁绍还是刘表都是非常欢迎和礼遇。这就是刘备为什么最后能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枭雄。

反观吕布,为利益先杀信任自己的丁原,后又杀义父董卓,投袁绍后,纵兵劫掠,轻慢袁绍麾下将领,最后是被袁绍“杀”出来的,投靠刘备之后,又是偷袭占领刘备的徐州。

明眼人都能看出,吕布称为三姓家奴并非是最后失败导致,早在其所作所为之中已经埋下了原因。不能不让我们后来人在生活工作中警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